色里克维吾尔语“摊派”之意,清代新疆陋规。各地驻扎大臣和阿奇木伯克衙门日用所需,向当地民众按月收取“克列克里克”钱外,不敷时还要另行续收,称“色里克”,按户分摊,无定数。 色里克 色里克维吾尔语selik的音译,意为“摊派”。清政府对新疆各地的办事大臣和阿奇木伯克,除发薪俸外,不支办公经费,按照陈年惯例,向所属民众按月定额摊派银钱。如果定额的摊派仍然不敷支出,则须临时加收,数目多少不定,这种续收的摊派称为“色里克”,是清朝新疆维吾尔居住区的一种陋规(不好的规章制度)。 ☚ 博勒克 月钱 ☛ 色里克维吾尔语音译,意为“摊派”。清代新疆陋规之一。旧制:各地驻扎大臣衙门服食日用所需,皆由阿奇木伯克供应,而阿奇木伯克及其随从除每月按定额向所属人民收取“克列克里克”(意谓“需用”)钱之外,又恣意苛敛,从中肥己,俗称之为“色里克”。以致每月每户需交纳“红钱”高达25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