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色拉油制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色拉油制作salad oil making

将植物油经过精炼和冬化(或称脱蜡),制成可生吃的高级液体油的过程。色拉为salad的音译名称,意即西餐中的凉拌菜或生菜。色拉油主要用于凉拌菜或生菜的高级食用油,故可称作凉拌油或生菜油。此外,色拉油还是制作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和各种调合油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煎炸油,制作即食食品。色拉油起源于欧洲,最初是用橄榄油制作的。后来,美国研制出以棉子油和玉米油为原料制作色拉油的方法。目前,许多植物油均可用来制作色拉油,例如,苏联与东欧各国多采用向日葵油,中国和日本则主要采用大豆油和菜子油。
色拉油的制作工艺与烹饪油的精炼过程基本相同,也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等工序(见油脂精炼)。但其工艺要求一般比烹饪油的精炼要求更高,例如,脱酸时需用较多的超量碱,脱色时需用较多的脱色剂,脱臭时需要更高的温度和真空度以及更长的时间。某些精炼油是不耐低温的,在5℃左右的低温下长期贮存时会析出固体成分。这种固体成分大多为蜡质,即高级醇与高级脂肪酸合成的酯,有些则是高熔点的甘油酯,例如棉子油中含不饱和甘油三酸酯就达25%之多。为使精炼油能耐低温,还须进行冬化(脱蜡)处理。首先将精炼油冷却到20~25℃,使之析出结晶状固体成分,然后用过滤机或离心分离机从油中分离出固体成分,即得到色拉油。
常规的冬化方法通常要经过两次结晶和分离。第1次结晶和分离的温度为25℃左右,过滤压强为300~350千帕。被分离出来的液体油再降至20℃以下,结晶24小时后,进行第2次过滤分离。对于某些难以脱蜡的油脂,例如棕榈油、米糠油,可在冬化时添加某些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以促进蜡质结晶,便于过滤分离。
棉子油的冬化通常在脱酸和脱色之后进行,最后再脱臭。冬化时,先将棉子油缓缓搅拌一段时间,慢慢冷却到零上几度,使之析出易于过滤的固体成分,然后用压滤机进行过滤。向日葵油的冬化处理相当简单,即首先冷却到5~10℃,再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在10~15℃下进行过滤分离。菜子油和芝麻油在精炼后,就可于低温下保持清亮的液体状态,因此,在制作色拉油时一般不需冬化处理,只是精炼过程的工艺要求更高一些。
由于进行了全面的精炼和冬化处理,色拉油便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外观,其颜色清淡(用比色计测得的颜色一般在红2.5黄25以下),酸值较低(一般在0.3以下),稳定性较好,长期贮存不易变质,在0℃左右的低温下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可保持清亮透明,在5℃左右的低温下,长期贮存仍不失其液体状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