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háng kōng gōng yèавиациóнная пром шленность航空工业Aircraft industry见航空。 航空工业陕西是我国航空工业最密集的省份,是航空工业战略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1949年以前,陕西除西安、宝鸡、汉中有少量直接为航运服务的地面修理和后勤保障服务业外,没有航空制造工业。1949年以后,在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陕西投资建设了一批航空工业大型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其中列入156项重点工程的有5项,占156项中全国航空工业工程的38.5%。1965年起,在陕南布点建设了飞机生产基地。截止1990年,陕西航空工业有4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汉中等5个地区15个县市。职工人数占全国航空工业总人数的1/4。拥有固定资产27亿元,建筑面积近700万平方米,科研面积3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制造大中型飞机为主,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专业配套、力量雄厚、技术先进的从科研设计、试制、批量生产到试飞鉴定的飞机科研、教育、生产基地,生产了5个系列近20个机型的飞机,提供了5大系列12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了多机型的飞机配件、航空发动机附件、航空电源电气系统、航空机轮与刹车系统、航空液压伺服系统、航空仪表与自动器等机载设备,配套于全国航空行业;航空专用配件产品,包括大型铸件、滤网滤器、专用齿轮、电焊条等,不仅供应国内航空工业,而且出口国外。开发研制了以铆焊和液压为主的专用设备230多种,有8项成为替代进口产品。优质硬合金工具、量具、刀具、螺纹工量具和带电作业工具驰名国内外,硬质合金带表卡尺1988年出口12万把,获出口美国免检权。1988年,民品产值比1978年增长19.6倍,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80%。已形成6大类3个层次300多个品种,涉及22个行业。重点产品有批量生产的国内民航支线客机“运七”,军民兼用并向国外出口的“运八”,汉江牌微型汽车、团体客车、高级旅游车、箭杆织机、喷水织机、气流纺纱机、高速并条机、宝花牌空调机、空调压缩机、空调电机、冰箱压缩机、冰箱电机、电风扇等。列入国家和部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共52项,总投资5.35亿元。形成年产家用电器电机50万台、空调器6万台、转子式空调压缩机10万台、冰箱压缩机50万台的生产能力,还将形成年产运七——100型飞机30架、气流纺纱机80台、挠性箭杆织机400台、电涡流测功机200台、大型复印机400台、汽画轮毂及刹车总泵7万台、喷水织机350台、燃机民机电子控制系统60台套、硬质合金1000吨和工具50万把的能力。1989年镀,航空工业系统,共获部、省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30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134项。有182项产品获国家和部、省优质产品称号,103种产品外贸出口。 
航空工业Aircraft Industry制造大气层内飞行器及其所载的设备、武器系统和地面设备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产品按用途,可分为军用品和民用品两大类;按产品本身性质,可分为基本产品(飞机、飞艇、机载设备和机器)、辅助产品(航空地面设施)和其他产品(非航空工业产品,如气垫船、燃气轮机等)。航空工业的主要特点有: ❶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综合了现代科技成果,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 ❷高度精密的综合性工业。为保证产品安全使用,有一套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保障措施。 ❸航空工业产品是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 ❹军用和民用密切结合的工业,尤其在和平时期,担负了现代交通运输任务和专业航空作业。 航空工业制造大气层内飞行器及其所载设备、武器系统和地面设备的工业。航空工业的产品按用途分为军用品和民用品两大类,按产品性质可分为基本产品(包括飞机、飞艇、机载设备和机器)、辅助产品(指航空地面设施)和其他产品(指非航空工业产品,如气垫船、燃气轮机等)。航空工业的主要特点有:(1)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是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水平。(2)是高度精密的综合性工业。为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有一套完善的试验设备和技术保障措施。(3) 是军用和民用密切结合的工业。它成本高、效率高、见效快。(4) 航空产品是附加值很高的工业产品。现代航空工业的兴起是在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1783年法国人制造了载人热气球和氢气球,1852年又制出了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载人飞艇。1903年美国制造了第一架有内燃发动机和螺旋桨、可操纵、有翼的载人飞机,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家的航空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而且飞机的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成为极有影响的军种,飞机性能大为提高,生产规模空前。战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航空工业的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飞机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性能有了极大提高。各国提高了军用飞机的导航、通信、控制、电子对抗、目标捕获、识别、跟踪、自动火力控制等全天候作战能力,研制了空间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无人驾驶飞机等特种飞机和各种导弹,以及安全、舒适的大型宽体洲际喷气式客机。目前,航空工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航空工业是194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航空工业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工业。到80年代,航空工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门类较全、布局较合理的科研、生产基地,并能生产歼击机、轰炸机、侦察机、多用途机、无人驾驶机和超轻型飞机等产品。 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生产大气层内飞行器及其所载各种设备、武器系统及其各种地面设备的新兴工业部门。主要有生产、修理、研究、设计、销售、试验、管理等部门组成。航空活动范围限制在离地面30公里以内。其基本特征是:(1)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2)产品和工艺高度精密、综合性强。(3)军用和民用结合密切。 ☚ 航天工业 船舶工业 ☛ 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生产大气层内飞行器及其所载各种设备、武器系统及其各种地面设备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生产企业、修理企业以及独立或隶属于生产企业的研究部门、设计部门、销售部门、试验与试飞基地、管理部门。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离地面30公里以下的大气层内。航空工业的基本特征是:(1)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极为典型; (2) 产品和工艺高度精密、综合性强; (3) 军用与民用结合密切。航空工业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经济、安全、舒适的运输手段,还广泛用于空中摄影、大地测绘、地质勘探、资源调查、播种施肥、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航空工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世界公认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次实现了人类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从1909年起,一些国家注意到飞机的军事用途,陆续成立了航空科学研究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二次大战后,喷气技术推动航空工业的大发展,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发展到40年代后期的超音速,50年代后期的两倍音速,70年代的三倍音速,并出现了超音速的大型客机。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建国后创立的。1951年4月,成立了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1954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教练机 (初教5),1956年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歼5),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 (运5),1959年又试飞成功超音速歼击机 (歼6)。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航空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先后研制、定型了高速无人驾驶侦察机、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以及中短程旅客机 (运7),中程运输机 (运8) 等民用飞机,形成门类齐备的航空工业体系。 ☚ 信息工业 航天工业 ☛ 航空工业aviation indu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