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石窟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地石窟部 > 石窟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běishíkūsì

座落於甘肅慶陽縣西鋒鎮西南五十里。與南石窟寺相對,因稱。始鑿於北魏水平二年(公元509年),涇州刺史奚康生建。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開窟增修。現存龕窟二百九十五處,雕像二千餘軀。龕窟集中分佈於高三丈,長三十六丈之峭壁上,其中第一百六十五窟内存七佛及脅侍菩薩。室内遍布浮雕,以大型高雕佛本生故事《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圖》最爲著名。清乾隆六十年《重修石窟寺諸神廟碑記》及《鎮原縣志》所引唐碑載北石窟寺開鑿增修事頗詳。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陇东石窟之一。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25公里蒲、茹两河交汇处的覆钟山崖壁上,坐东面西。包括寺沟及其南面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和北面1.5公里的楼底村等几处。系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后西魏、北周、隋、唐、宋,都有增建和修缮。现存窟龛,有编号者295个。精华集中于寺沟,计280余个。就时代而言,唐代最多,198个; 其次为隋代,63个。最重要的洞窟是北魏的165窟。此外,222窟、240窟、北1窟等,也较重要。窟龛形制多样: 有大、中、小三种,以中、小为主; 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马蹄形; 顶有覆斗顶、平顶、穹窿顶、圆拱顶。寺沟窟群存大小造像2126躯,全为石雕。造像题材,有七佛、三佛、阿弥陀佛、弥勒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胁侍菩萨、阿修罗天、弟子、力士、佛传和本生故事等。绝大部分造像都是高浮雕或接近圆雕,半圆雕和浮雕很少。手法纯熟,富有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突出,形象生动。原有彩绘壁画,年久剥落,仅留残迹。另有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碑刻7通。该石窟居陇东石窟之首,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花寺石窟   南石窟寺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陇东石窟之一。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25公里蒲、茹两河交汇处的覆钟山崖壁上,坐东面西。包括寺沟及其南面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和北面1.5公里的楼底村等几处。系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后西魏、北周、隋、唐、宋,都有增建和修缮。现存窟龛,有编号者295个。精华集中于寺沟,计280余个。就时代而言,唐代最多,198个; 其次为隋代,63个。最重要的洞窟是北魏的165窟。此外,222窟、240窟、北1窟等,也较重要。窟龛形制多样: 有大、中、小三种,以中、小为主; 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马蹄形; 顶有覆斗顶、平顶、穹窿顶、圆拱顶。寺沟窟群存大小造像2126躯,全为石雕。造像题材,有七佛、三佛、阿弥陀佛、弥勒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胁侍菩萨、阿修罗天、弟子、力士、佛传和本生故事等。绝大部分造像都是高浮雕或接近圆雕,半圆雕和浮雕很少。手法纯熟,富有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突出,形象生动。原有彩绘壁画,年久剥落,仅留残迹。另有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碑刻7通。该石窟居陇东石窟之首,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莲花寺石窟   南石窟寺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位于甘肃省庆阳县西锋镇西南覆钟山下。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以后各代陆续开凿,分上中下三层,现存龛窟295个,大小雕像2100多躯。奚康生所营造的石窟是窟群的主体,编号为165号窟。平面为长方形,窟顶为覆斗形,规模很大,保存完好。内造七尊佛,身高8米,体形魁伟,服饰简单。胁侍菩萨身高3—4米,秀眉细目,安详自得,其中尤以骑象的普贤菩萨最为出色,大象温顺可爱,菩萨嫣然含笑。室内遍布浮雕,大型高浮雕佛本生故事《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十分精彩。北石窟寺以唐代开凿的最多,石窟形制分方形、长方形和马蹄形几种。第32号窟是个中心柱窟,建于唐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窟内转角处的斗拱粗壮有力,为仿木结构的石雕,上雕以阿弥陀佛为主尊的造像的一铺,神态动人,是盛唐时期的艺术珍品。此外,石窟寺还保存着从隋代至元代的题记150多则。北石窟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供养菩萨像壁画   南石窟寺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位于庆阳县西锋镇西南的寺沟川附近,泾寺支流蒲、茹二河的汇流处。
北石窟寺开凿于509年(北魏永平二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等各代的相继开凿,至今在南北长约110米的红砂崖上,形成有窟龛共295处,大小雕像2125身,石刻墨书题字150方,碑刻7通的大型石窟群,是陇东地区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石窟中,营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是正中的第165窑,又称佛洞,是北魏时期的作品,面积有340平方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像,其刻制技法成熟洗练,尤其是面部,刻画得清丽秀美,脉脉含情。窟门内雕刻着三头四手的巨大的阿修罗像,三头各具愁苦、愤怒和慈祥的不同表情,有两只手则高举日月,以护法神的形式出现,这种大型的阿修罗雕刻在全国石窟中是惟一的一尊。此洞窟内还遍布浮雕,其中最精美的当属萨锤那太子“舍身饲虎”一幅。北石窟寺的其他窟龛中,以唐代的最为多见,约占70%以上。
北石窟寺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石窟寺   王母宫石窟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寺沟石窟。位于市西南25公里处。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建造。经历代增修,窟龛密集,唐代所建约占三分之二。窟龛集中在长120米、高20米的赭红色石崖上,分三层开凿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25尊,宋、明、清碑刻7通,隋、唐、宋、辽、金、元、明、清题刻150余处。系陇东地区石窟文化遗存最丰富的一处窟群。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窟龛最为精美。第165窟为全窟寺中心,营造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该窟高14米、深15.7米、宽21.7米。内有7尊高达8米多的立佛,体形丰满,服饰简朴。旁有十身胁侍菩萨,神态安详,高3至4米。室内遍布浮雕,以《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最为精彩。窟门内雕硕大的阿修罗像,三头四手,三个面容分别为愁相、怒相、慈相,有二手分别高举日、月,以护法神形象出现,如此大型阿修罗雕刻在全国石窟是唯一的一尊。门外两侧雕有金刚力士、狮子。第32窟为唐如意元年(692)泾州临泾县令杨元裕所建,雕有阿弥陀佛等佛像,衣纹柔细,风姿动人,为盛唐艺术珍品。

☚ 3. 西峰市   4. 合水县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位于西峰市西南15公里蒲、茹两河交汇处的覆钟山崖壁上, 是陇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兴建,因与泾川南石窟同时开凿,南北分座,故名。历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屡有增建。现有洞窟295个,分布几处, 以寺沟最为集中。在高20米、长120米的崖面上,窟龛密布,状如蜂房,计280余个。其中唐窟为198个,隋窟63个。大小造像2 126身,全为石雕。题材丰富,有七佛、三佛、阿弥陀佛、弥勒佛、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阿修罗天、弟子、力士、佛传和本生故事等。技法多用高浮雕或圆雕,半圆雕及浮雕很少。风格特征西魏呈秀骨清像;北周则面相丰圆;隋唐时期面容慈祥,体态丰腴,衣纹流畅,比例协调;宋代生活气息浓郁,但流于世俗。窟龛形制多样,有大、中、小三种, 以中、小为主;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马蹄形; 顶有覆斗顶、平顶、穹庐顶、圆拱顶。其中北魏165窟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洞窟,其余较重要的洞窟有:北魏1号窟,北周240窟,唐222、32、263、267窟等。石窟中还存有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 碑刻7通。1955年成立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庆阳地区博物馆   北石窟寺165窟 ☛
000032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