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舍勒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舍勒尔 舍勒尔1874—1928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家,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出生于慕尼黑,在耶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受聘于慕尼黑大学。认为人对世界的实在性信念不是通过感性和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意志机能的受阻而体验到的,前者只是“知识” (如自然科学),后者才是“认识”,它体现为“爱”以及“投入”到存在的源泉中去,使人上升为人格和个体。由此提出五个价值等级,即感性的、实用的、生命的、精神的和宗教的价值,最终使个人达到神。否认对人的本质的一切定义,认为人是不能定义的,他只是一种超越自身的趋向、成为上帝的意向性。制定了哲学人类学的基本纲领,认为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元哲学和元科学,是一切哲学、一切科学的基础,它研究人与自然界及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人的起源的形而上学本质,人的物理、生理、精神基础,人的运动的动力和能力,人的生物、心理、精神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可能性与现实性,身心关系和生命力问题。试图确定人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把人的最根本的属性归结为精神以及精神和生命的互补,历史就是生命精神化和精神生命化过程,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结构。主要著作有《知识的诸形式与社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哲学世界观》等等。 ☚ 摩尔 卡西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