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Shè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云南之邱北、山西之运城、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 亦收并注其源: ❶其据 《路史》 注云:“微子后有舍氏。” 此当系出子姓。 ❷其据 《梦溪笔谈》 注云: “天竺贫四姓有舍氏。” ❸又据 《唐书》 注云: “大食国有舍氏。” 隋代有舍摩陵; 元代有舍具; 清代有舍起灵。 舍1.shè ❶宮室,居室。張衡《西京賦》:“故其館室次舍,采飾纖縟。” ❷住宿。司馬相如《上林賦》:“娛遊往來,宮宿館舍。”馬融《長笛賦》:“有雒客舍逆旅。” ❸息。班婕妤《自悼賦》:“雖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茲。” 2.shě ❶廢止,放棄。班固《答賓戲》:“神之聽之,名其舍諸。” ❷守靜無爲曰舍。班固《答賓戲》:“取舍者昔人之上務,著作者前列之馀事耳。” ❸放,發射。張衡《西京賦》:“矢不虛舍,鋋不茍躍。” 舍 舍(一)shě ❶舍弃。《郑风·羔裘》一章:“彼其之子,舍命不渝。”胡承珙《后笺》:“舍,犹释也。”渝,改变。一说,舍,处,对待。郑《笺》:“舍,犹处也。之子,是子也。是子处命不变,谓死守善道,见危授命之等。”《小雅·雨无正》一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毛《传》:“舍,除。”朱熹《集传》:“舍,置。彼有罪而饥死,则是既伏其辜矣,舍之可也。”《大雅·瞻卬》五章:“舍尔介狄,维予胥忌。”毛《传》:“忌,怨也。”郑《笺》: “介,甲也。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 ❷放箭。《秦风·驷驖》二章: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毛《传》:“拔,矢末也。”郑《笺》:“左之者,从禽之左射之也。拔,括也。舍拔则获,言公善射。”《小雅·车攻》六章:“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毛《传》:“‘不失’二句,言习于射御法也。”郑《笺》:“射者之工,矢发则中,如椎破物也。”《大雅·行苇》五章:“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毛《传》:“已均,中艺;序宾以贤,言宾客次序皆贤。”郑《笺》:“舍之言释也。艺,质也 (质: 靶心)。”(二)shè ❸息,止。《小雅·何人斯》五章:“尔之安行,亦不遑舍。”郑《笺》: “遑,暇。”马瑞辰 《通释》: “诗盖言尔之缓行,且不遑舍息。”朱熹《集传》: “舍,息。” ☚ 命 舍命不渝 ☛ 舍读音sh·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通“啥”。 上一条: 㰱 下一条: 啥
舍读音sh·e(ˋ),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始夜切,去,祃韵。 ❶房屋;房舍;居住的房子。 ❷谦辞。如:舍侄;舍弟。 ❸养家畜的圈。如:猪舍。 ❸姓。 上一条: 慴 下一条: 猞
舍读音sh·e(ˇ),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书冶切,上,马韵。 ❶丢掉;舍弃。如:舍近求远。 ❷施舍;布施。 上一条: 蛥 下一条: 捨
舍读音s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始夜切,去,祃韵。 ❶[舍采]亦作“释菜”,是古代读书人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❷放置。 ❸喜悦。 上一条: 誓 下一条: 戺 舍〔she〕 xet. 舍不得 〔she·bu·de〕 xet jiddaot. 舍得 〔she·de〕 xet daot. 舍命 〔she ming〕 xet mib;pind mib. 舍弃 〔she qi〕 bangd zhol.
舍〔she〕 bloud. 舍捨ㄕㄜˇ;ㄕㄜˋshě; shè三3466①名库。古方言。《释名・释宫室》:「库,~也,物所在之~也。故齐鲁谓库曰~也。」②名家。中原官话。山西临汾〖 〗。娘~‖婆~‖老娘~。③名旧指官宦或功名人家的子弟;少爷、公子。今多用以讥称贪吃懒做的浪荡子。⑴粤语。广东。木鱼书《二荷花史》:「林大~共起一位唔知乜锦郎;话佢乜徐公子,来求你作乜诗章。」⑵闽语。广东汕头〖 〗。《二刻拍案惊奇》第三九卷:「懒龙掣住其衣问道:『你是某~么?』」福建厦门〖 〗。④名水库堤坝上的排水口。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⑤动解结。江淮官话。江苏北部。孙传瑷《今雅》:「今江淮间谓解结曰~。」⑥代什么;何事何物。⑴江淮官话。江苏南通。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东乡余东至吕四,凡问何事何物则呼曰~。」⑵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有所指言何事何物亦曰遐格,字当作~。《孟子・滕文公》:『~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猶言何物皆取诸其宫中也。」⑶吴语。上海嘉定。清光绪年间《嘉定县志》:「~,俗问辞也,俗凡问何事何物皆呼曰~,一作啥。」江苏苏州。1933年《吴县志》:「谓什么曰~。俗作啥。」⑦副宁可;宁肯。晋语。山西忻州〖 〗。俗话说,瞎子走崖头,~靠里些儿‖你吃得~少些儿,操心小心难过生病哩。⑧副顺便。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𠊎去县上开会,~去医院看病。⑨助嘛,表示舒缓语气。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再这样骄傲~要失败哟!‖他明明晓得这是咋个一回事~!⑩助嘛,用在假设分句的末尾。西南官话。贵州清镇〖 〗。要是你~,事情就好办喽!‖要是我会~,不来请你喽‖有钱~,早就买彩电了!   舍she❶宾馆,客舍。《庄子·说剑》:“夫子休就~。”(休:休息。就:到。) ❷房屋,房舍。《汉书·高帝纪上》:“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来。”(去:离开。适:恰巧。)柳宗元《回家》诗之一:“尽输助徭役,聊就空~眠。”(聊:姑且。) ❸住宿。《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于故人之家。”(于:在。故人:老朋友。)《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于翳(yi)桑。”(田:打猎。翳桑:地名。) ❹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合”。《战国策·宋卫策》:“墨子闻之,百~重茧,往见公输般。”(闻:听说。重茧:起了好几层茧子。)(she):❶放弃。同义合成词:“舍弃”。成语:“~己为人”。《管子·任法》:“~法而任智,故民~事而好誉。”(任:一味地重视。誉:名声。) ❷施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将这一半家私~于尼姑庵中。” 舍捨shě❶放弃 △ 取~。 ❷施舍 △ ~米。 另见703页shè。
舍shè❶房屋 △ 宿~。 ❷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辈分低、年龄小的亲属 △ ~下|~弟。 ❸饲养家畜的圈(juàn)或窝 △ 猪~|鸡~。 ❹姓。 另见702页shě。 ★舍妹 舍侄 ★村舍 邻舍 旅舍 茅舍 打家劫舍 神不守舍 退避三舍 左邻右舍 舍上声shě
舍捨❶放弃:~弃︱~命︱~身︱~得︱取~︱割~︱~己为公︱~己为人︱~身为国︱~近求远︱~生取义︱~生忘死︱~本逐末︱四~五入︱用~行藏(cang)︱难~难分︱依依不~︱恋恋不~︱锲(qie)而不~。 ❷由于宗教迷信等原因,把财物送给人:~药︱~僧︱施~。 另见 she。
舍❶房屋:房~︱庐~︱茅~︱宿~︱校~︱旅~︱打家劫~︱左邻右~。 ❷谦称自己的家:~间︱~下︱敝~︱寒~。 ❸谦称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的或辈分低的:~亲︱~弟︱~侄。 ❹养家畜的圈:猪~。 ❺古代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 ○~利(佛教指高僧火葬后的残余骨灰)。 另见 she。 舍shě❶ 放弃,丢下:取舍│舍近求远│锲而不舍。 ❷ 把财物送给穷苦的人或出家人:舍药│施舍。 另见452页shè。
舍shè❶ 房屋,住所:校舍│宿舍。 ❷ 谦称,指自己的家,或指比自己的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寒舍│敝舍│舍下│舍妹│舍亲。 ❸ 饲养家畜、家禽等的窝、棚、圈:鸡舍│牛舍。 ❹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 ❺ 姓。 另见451页shě。 舍(2次) 舍弃;中止。忍而不能~也《离》 ~君之乐处《魂》 另见she
舍(1次) 居室。服集余~《服》 另见she 舍shě舍弃,放弃。《说文》:“舍,释也。”《左传·定公四年》:“舍舟于淮汭。”陆德明释文:“舍,弃也。”《招魂》:“舍君之乐处。” 另见“ shè”
舍shè留宿,止息。《诗经·大雅·公刘》:“于豳斯馆。”毛传:“馆,舍也。”陈奂传疏:“舍者,止息之义。”《七谏·哀命》:“神罔两而无舍。”王逸注:“舍,止也。”止,停下休息。《九叹·远游》:“日暾暾其西舍兮。” 另见“shě” 舍she另见she。舍得 舍掉 舍命 舍弃 舍身 舍粥 割舍 取舍 施舍 舍不得 舍本逐末 舍宾运动1 舍己救人 舍己为人 舍近求远 舍车(ju)保帅 舍身为国 舍生取义 舍生忘死 舍我其谁施舍财物 四舍五入 恋恋不舍 难分难舍 锲而不舍 依依不舍
舍she另见she。舍弟 舍间 舍利 舍亲 舍下 舍侄 敝舍 寒舍 邻舍 庐舍 旅舍 茅舍 农舍 宿舍 田舍 校舍 猪舍舍利子 打家劫舍 魂不守舍 简易宿舍 神不守舍 退避三舍 学生宿舍 左邻右舍 舍(一)shè (二)shě【辨形】 人下是干,是口,不是舌、吉。8画。象形。 【辨义】舍(一)shè ❶ 房屋:舍监|舍饲|牢舍|邻舍|庐舍|旅舍|茅舍|农舍|宿舍|田舍|校舍|猪舍|空舍清野|蜗舍荆扉|作舍道边|白云亲舍|打家劫舍|东邻西舍|求田问舍|三瓦两舍|竹篱茅舍|左邻右舍。 ❷ 旧时谦称自己的家和比自己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舍弟|舍间|舍亲|舍下|舍侄|敝舍|寒舍。 ❸古指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 ❹ 姓。 〔舍宾〕英语shaping音译。形体塑造的意思。 〔舍利〕佛教指高僧火葬后的残余骨灰。 〔魂不守舍〕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 (二)shě ❶ 放弃:舍得|舍脸|舍命|舍弃|舍身|舍不得|舍本逐末|舍短取长|舍己从人|舍己救人|舍己为公|舍己为人|舍己芸人|舍近求远|舍身为国|舍生取义|舍死忘生|舍我其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割舍|取舍|难舍难分|四舍五入|用舍行藏|用行舍藏|恋恋不舍|强聒(guō)不舍|锲而不舍|穷追不舍|依依不舍。 ❷ 由于宗教迷信等原因,把财物送给人:舍僧|舍药|施舍。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不同:舍(一)shè构成偏正式合成词和音译单纯词或单用,作名词、量词,并作名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shě构成支配式、并列式、附加式合成词,作动词,并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舍(一)shè表示人和事物名称、行程,并用于姓氏;(二)shě表示动作行为。 舍(反)取 舍shě❶离去;丢开(多用于“不”字后):(迎春)先辞过贾母及王夫人,然后与众姊妹分别,更皆悲伤不~。(八十·2004)哄的男子们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迷离颠倒,他以为乐。(六五·1582) ❷不顾惜:到还是~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六·132)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此剑者。(六六·1603) ❸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施舍:各庙中遣人去放堂~钱。(六二·1450)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惜老,斋僧敬道,~米~钱的。(六·131) ❹施舍的引申用法,舍人出家:那僧还说,“~我罢,~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一·13) 另见 she。
舍shè❶房屋;居止所在:(那僧)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一·五) ❷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小或年纪小的亲属:薛蟠听了大喜,说,“早该如此,这都是~表妹 (指王熙凤)之过。”(六六·1602) 另见she。
舍shè舍❶猶“處” 也。《詩經·鄭風·羔裘》: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鄭玄箋:“舍,猶處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舍,音赦,王云受也。沈書者反。” ❷釋也《詩經·大雅·行葦》: “敦弓既堅,四鍭既鈞,舍矢既均。” 鄭玄箋: “舍之言釋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舍,音捨,注同。” 《周禮·春官·占夢》: “乃舍萌於四方,以贈惡夢。” 鄭玄注: “舍,讀爲釋,……古書釋菜、釋奠,多作舍字。” 陸德明《經典釋文》: “舍,音釋。”《周禮·春官·甸祝》: “舍奠於祖廟,禰亦如之。”鄭玄注: “舍,讀爲釋。”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舍,音釋,下同。” 《禮記·祭統》:“受書以歸而舍奠於其廟,此爵賞之施也。”鄭玄注: “舍,當爲釋,聲之誤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舍,依注音釋。” ❸行所解止之處。《周禮·天官·冢宰》:“掌舍: 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鄭玄注: “舍,行所解止之處。” ❹堊室也。《周禮·天官·宫正》: “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 鄭玄注:“廬,倚廬也; 舍,堊室也。親者、貴者居倚廬;疏者、賤者居堊室。《雜記》 曰:大夫居廬,士居堊室。 ❺休沐之處。《周禮·天官·宫伯》: “授八次八舍之職事。”鄭玄注: “鄭司農云: 庶子衛五宫,在内爲次,在外爲舍。玄謂次,其宿衛所在; 舍,其休沐之處。” ❻猶“宫” 也。《周禮·地官·司徒》: “舍人: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玄注: “舍,猶宫也,主平宫中用穀者也。” ❼止也。《周禮·夏官·司戈盾》: “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 鄭玄注: “舍,止也。” 《禮記·月令》: “是月也,耕者少舍。” 鄭玄注: “舍,猶止也。” ❽猶 “廢” 也。《禮記·檀弓下》: “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爲使人勿倍也。” 鄭玄注: “舍,猶廢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舍,音捨,注同。” ❾館也。《尚書大傳》: “車送之舍。” 鄭玄注: “舍,館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略説》: “以朝車送之舍。” 鄭玄注: “舍,館也。”(《鄭氏佚書》) 舍shè旧时巫卜业谓不冲克。《切口·巫卜》:“舍: 不冲克也。” 取←→舍 去 弃qǔ ← → shè qù qì取:1. 拿到身边;2. 采取;选取。 舍:舍弃。 去:除掉。 弃:舍去。 【例】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诗经·伐檀》)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西汉·司马迁: 《鸿门宴》) 舍瑟而作。(《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宋·沈括: 《雁荡山》) 去死肌,杀三虫。(唐·柳宗元: 《捕蛇者说》) 黛玉那日弃舟登岸。(清· 曹雪芹: 《红楼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舍shè〖动词〗 一、住宿(4)。《子产坏晋馆垣》:而诸侯舍于隶人。——诸侯却住宿在像奴隶住的房子里。《圬者王承福传》:舍于市之主人。——住在雇他干活的主人家里。《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唐朝和尚慧褒开始住在这个地方。 二、造房子(1)。《宋人及楚人平》:诺,舍而止。——好,那就造房子住下吧。 三、读shě。放弃(24)。《晏子不死君难》:舍之得民。——放了他可以得民心。《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就弃船从洞口进去。《梓人传》:彼将舍其手艺。——他将放弃自己的手艺。
舍shě〖介词〗 介绍排除的对象。可译为“除了”(2)。《贾谊论》: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当今天下能够治理好国家的,除了我还有谁呢?《同学一首别子固》:舍二贤人者而谁哉? ——除了这两位贤人还有谁呢?
舍shè〖名词〗 一、房屋,宫室,宿舍(5)。《鲁仲连义不帝秦》:天子巡狩,诸侯辟舍。——天子巡视诸侯之国,诸侯应离开宫室避居于外。《袁州州学记》:故生师有舍。——所以学生和老师都有宿舍。《黄州快哉亭记》: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教。——打鱼人和砍柴人住的房屋,都可以指明数清。 二、三十里为一舍(1)。《黄州快哉亭记》:南北百里,东西一舍。——南北约有百里,东西约有三十里。 舍shè❶ 客馆,宾馆。《庄子·说剑》:“夫子休就~。”(休:休息。就: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四肢僵劲不能动。”泛指房舍,住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促织》:“入其~,则密室垂帘。” ❷ 住宿。《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于翳桑。”(田:打猎。翳yì桑:地名。)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 ❸ 古代军队住宿一夜为舍。《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 ❹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辟之,所以报也。”(微:没有。辟:同“避”。报:报答。) ❺ 通“赦”。赦免。《汉书·朱博传》:“《春秋》之义,奸以事君,常刑不~。” 另见557页shě。
舍2捨shě❶ 放下,舍弃。《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怨惧。”陶潜《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船从口入。” ❷ 施舍,布施。苏轼《〈木峰偈〉序》:“观所藏佛骨舍利,~山木一峰供养。”
舍1shě❶ 放弃,舍弃。《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而取熊掌者也。”《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 ❷ 释放。《齐桓晋文之事》:“~之!吾不忍其觳觫。”(觳觫húsù:恐惧的样子。)《孟子·万章上》:“始~之,圉圉焉。”(圉圉yǔyǔ:困而未舒的样子。) ❸ 发射。张衡《西京赋》:“矢不虚~。” ❹ 施舍。《左传·昭公十三年》:“施~不倦,求善不厌。” 另见558页shè。 舍 舍对自己住所的谦称。何香凝《与蔡元培》:“闲时望到~见教为幸。” ☚ 荒斋 舍下 ☛ 舍捨C9E1 (一)she❶住的房子:宿~/房~。 ❷谦辞,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份低的:~亲/~妹。 ❸〈文〉居住:休息。 ❹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退避三~。 ❺姓。 (二)she❶放弃:~弃/~己为人/~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❷宗教等指把财物送给出家人或穷人:施~。 赦免 赦免赦(赦宥;赦除;赦原;免赦;蠲赦) 宥(宥免;宥恕;宥赦) 贳(贳赦;贳贷) 释 舍 置 饶放 宽免 宽贷 洗贷 原除 原恕 原荡 原免 开销 赦免善良的人:宥善 赦免其罪:宥贷 贳其罪 赦免罪行:赦罪 释罪 谅情赦罪:原宥 免除刑罚:免刑 交纳钱物以免除刑罚:赎免 交钱以免除杖刑:赎杖 以金钱赎免断足之刑:剕罚 交钱以减免徒刑:赎徒 交钱以免除劳役:赎庸 允许犯人用钱物赎免罪刑:赦赎 讯察赦免:虑免 裁决赦免:裁赦 缓刑赦免:肆赦 减等赦免:降免 昭雪赦免:雪免 雪除 释放赦免:放赦 特别赦免:特赦 因有吉庆之事而赦宥:庆宥 帝王登基等大庆时,下诏赦免罪犯:恩赦 对罪犯的恩赦:霈恩 霈泽 皇帝下旨赦免:恩赦 赦恩 对罪犯施恩赦免:霈宥 国家元首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一切犯罪分子的赦免:大赦 洪赦 大霈 皇帝颁发诏令的大赦:金鸡之赦 天下大赦:金鸡放赦 揭鸡肆赦 对全国的罪犯赦免或减刑:大赦天下 免除死罪:贳死 贷命 赦命免死:饶命 (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赦免) ☚ 减罪 宽免 ☛
军营 军营营(营盘;营子;营卫;营栅;营校;营落;营头;营寨;营柴;营砦;~帐;柴营;野~;老~;兵营;阵营) 舍(垒舍) 军阵 戟户 云垒 帐幕,军营:庵庐 行军中的营寨:营顿 出征时的军营:行营 驻有军事指挥部的军营:头营 战时军队统帅所在的军营:本营 将帅的本营:牙帐 边塞的军营:霜营 柳塞 边关的营寨:关堡 互相连通的营寨:连营 连环寨 有土墙包围的营寨:寨圩 严整的军营:柳营 纪律严明、戒备森严的军营:细柳营 军营一下改观,出现了新面貌:壁垒一新 (军队居住的地方:军营)
另见:军队将士 营垒 ☚ 据点 执法场所 ☛
亲属 亲属眷(眷属) 属(属党) 亲昭 党亲 关亲 支附 敬称对方的亲属:令(令亲;~妹) 对别人亲属的尊称:令(~兄;~郎)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父;~兄;~严) 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舍(~弟;~妹) 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族(家族) 血亲血属 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亲姻 最亲近的亲属:至戚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兄弟;~伯叔) 指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不认) 六姻 六眷 六戚 称母亲、妻子、姐妹及女儿方面的亲属:外 指夫妇、父子、兄弟:三亲 直系亲属:亲人 所亲 支骨 父母兄弟等亲人:骨肉 骨血 关系最亲的亲人:骨肉至亲 同类亲属中血统接近的亲属:的亲 同祖不同父的亲属:嫡堂 旁系亲属:傍亲 枝属 支叶 枝叶旁牒 旁支亲属:支亲 外家亲属:外属 辈分高的亲属:尊亲属 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孙) 与孙同辈的亲属:孙(外~;侄~)
另见:宗支 血缘 血亲 ☚ 亲属 家族中的人 ☛
路程 路程路(路途) 地(走三里~) 道路涂数 程途 程限 脚程 里程 途程 道程 最末一段路程:末路 古称三十里:舍(退避三~) (道路的远近:路程)
另见:起程 行路 旅行 里程 ☚ 路程 各种路程 ☛
停止1 停止1停(停住) 止(止泊) 住(止住;打住) 杀(~住歪风) 煞 罢(~宴) 偃(偃息) 戢(顿戢) 刹 顿 收(收歇;收住) 休(休歇;休罢;~战;~会) 舍(次舍;锲而不~) 释驾 停止俸禄:解禄 车辆停止:驻盖 停车 立车 停止活动:歇马 息迹静处 处静息迹 停止或结束行动:收旗卷伞 停止或结束活动:收锣罢鼓 停止某项活动或某种行为:刹车 煞车 停止或结束某项运动或活动:封刀挂剑 停止学业:辍业 中途停学:辍学 停止供电:停电 停止飞翔:顿羽 顿翔 停止运用:滞用 停止议论:罢论 罢议 停止饮酒:停杯 停止作祸:敛祸 停止进行:搁(搁置) 拖延搁置:延捺 停止不行:追寝 停一下:慢来 结束,停止:闭(~馆;~会) 截止,停止:杀止 中途停止:辍(辍塗) 中断 间歇 知难而止:望峰息心 遇阻碍而停止:卡壳 勉强停止:苟止 想停止而停不下来:欲罢不能 动作停止的样子:慢然 (有意识地中止:停止) ☚ 停止1 停止做某件事情 ☛
释放 释放释(开释;保~;解释;省~)放(放出;放遣;解放;开放;疏放) 遣(遣发;遣散;解遣) 纵(纵舍;解纵) 免(免放) 逸(乃~楚囚) 赦 舍 置 解械 解脱 摘脱 开出 释放无罪被冤的人:释冤 解结 获得释放:获释 免罪获释:脱械 怜悯释放:矜释 晓谕释放:省放 教训并释放:训放 对罪犯杖责后释放:决放 宽恕,释放:释亮 审查释放:审释 查核释放:审放 赦免释放:放罪 赦放 蠲放 宥释 宥纵 免罪释放:蠲放赦释 暂时释放:假释 随便释放:索放 素放 枉法释放罪犯:纵出 释放停刑:放停 ☚ 宽免 邮电工作 ☛
居室 居室筑 舍 轩房 轩陛 住室 睡觉的房间:卧(卧室;卧房;卧内;房卧) 寝(寝室;寝幄;寝斋;内寝) 闺 闱 房(房帷;房闼;月房;帷房) 屏帷 奥隅 门馆 房帏 适室 顿瘵 内室 隩隅 谦称自己的居室:蒲室 内室,居室:迩室 客居之室:离室 斋戒的居室:齐房 齐舍 斋房 斋室 高山上的居室:云扃 为云雾缭绕的居室:云殿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云窗雾阁 云窗雾槛 香气氤氲的居室:惠房 偏处一角的居室:隅室 美好的居室:美室 华美的居室:金屋(~藏娇) 琼户 华丽的居室:绣户 华贵的居室:玉堂 豪华的居室:青轩 高雅的居室:兰房 芳香高雅的居室:兰室 幽寂的居室:空宇 幽深的居室:幽室 简陋的居室:鹑居 窄小的居室:蜗居 斗居 极其狭小的居室:龟蜗 矮小狭窄的居室:厄室 居室简陋:土阶 荆柴 柴荆 蓬荜 累块积苏 累苏积块 居室或地方狭小:容膝之地 (供人居住的房间:居室) ☚ 居室 各种人的居室 ☛
住宿 住宿宿(宿止;宿寓;宿栖;止宿;归宿) 舍 顿(顿宿) 歇(歇息;歇宿;息歇) 馆 止息 过夜 寝止 次止 做寓 落夜 落脚 途次 住止 住夜 客人住宿:下榻 僧人住止:顿钖 驻钖 夜晚息宿:歇夜 在某处住宿守夜:值宿 到旅舍住宿:下店 住店 歇店 住客店:解房 借别人的地方住宿:借宿 借住 假宿 寄宿 托宿 寄寓 寓宿 寓止 居停 借住别家:寄室 临时借宿:寄巢 宿顿 暂时借住:寄住 暂时栖身:寄迹 优闲地寄寓、依托:静寄 途中住宿:中宿 旅途夜宿:旅宿 飘泊寄宿:飘寄 停留住宿:逗宿 居留 留宿 留舍 停眠 栖泊 行止停住:营驻留宿过夜;淹宵 留下宾客住宿:下榻留宾 驻扎歇宿:驻宿 临时住宿:舍次 一处住宿,一同住宿:同宿 住一夜:过夜 住两夜:信宿(~而返) 再宿 宿宿 住两夜以上:信次 住四夜:信信 (在外居住:住宿)
另见:旅客 居住 旅途 旅舍 驻扎 睡觉 休息 ☚ 住宿 投宿 ☛
旅社 旅社店(店房;店舍;店家;店肆;行店;车~;歇~) 馆(客馆;旅馆;别馆;外馆;楚馆) 舍(舍馆;客舍;行舍;旅舍;驿舍;谒舍) 邸(邸舍;邸第;客邸) 旅(旅店;旅宿;逆旅) 铺(铺驿;铺递) 驿站 客寓 蘧庐 殊庭歇家 栈房 僦椽 路室 客栈,旅店:灯火店 传舍,旅舍:客传 宿食之所:顿 旅途中的住宿处:途次 招待宾客的处所:客馆 客次 接待宾客之所:宾次 专门用来招待宾客的房舍:客房 招待宾客的旅社:招待所 招待宾客居住的房舍:馆(馆舍;馆院;迎客~) 顿(顿所) 饯饮的馆舍:饯馆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庐 古代边境上用以了望、迎送的楼馆:寓望 有饮食的旅社:宾馆 供过客食住和安置车马的馆舍:厨传 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四夷馆 古代所设的宾馆:.jpg) 人马可住的旅社:马店 马栈 设备简单的旅社:鸡毛店 规模较小的普通旅店:客店 客坊 设备较简陋的旅馆:客栈 乡村旅舍:野馆 村店 古代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处所:邸店 邸肆 古时供人休息住宿的处所:传舍 驿传 馆驿,传舍:邮馆 驿站,传舍:邮驿 都邑的传舍:都亭 旧时租期较长、按月计租的旅馆:公寓 (营业性的供旅客住宿的地方:旅社)
另见:营业 游人 住宿 馆舍 ☚ 旅社 驿站 ☛
各种家庭 各种家庭称自己的家:本家 家门 穷闺 僧人出家前的本家:俗家 女子出嫁前的家:娘家 母家 母亲或妻子的娘家:外家 旧时对舅家或妻家的代称:谢庭 对人谦称自己的家:舍(舍下;舍间;寒舍;贫舍) 贫家 贫宅 贫栖寒家 寒门 柴关 谦称自己的家庭、自己家中:家下 敬称对方的家:贵门 宅上 尊称别人的家:府(府上;贵府;尊府)台屏 故乡的家庭:老家 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书香门第 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书香人家 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名门望族 ☚ 家庭 住户 ☛
房屋 房屋房(房子;房栊;房闱;平~;洋~;高~;矮~;瓦~;砖~;土~;新~;老~;上~;空~;闲~;磨~;药~;票~;门~) 屋(屋宇;屋舍;屋宅;屋室;屋子;墙~;瓦~;木~;石~;前~) 舍(区舍;瓦~;校~) 宇(屋宇;栋宇;墙宇;庐宇;坛宇)斋(斋屋;斋舍;斋宇;斋居;新~) 室(室宇;室舍;室闾;室庐;室家) 庑(庐庑) 构 扉 甍(甍宇) 溜 廊第 窠巢 顶公栋宇 栋榱 房屋的通称:宫室 房屋、居室:闾舍 房屋计量单位:间 房屋宽度的基本单位:开(开间) 一间房屋:一格 一椽 一路 一所房屋:幢(一幢) 栋(一幢) 整个屋子:充房 充堂 满屋 满堂 浃堂 房基:阴基 (房子的总称:房屋)
另见:建房 建筑 修建 居住 墙 门窗子 ☚ 房屋 房舍 ☛
舍弃 舍弃舍(舍去;拚舍;抛舍) 去(~粗取精) 捐(拚捐) 割(割舍;割弃;割遣) 豁(~出去) 放 置(屏置) 释 出 遗蹶 标落 牺牲 庸释 委释 抛闪 播弃 摒弃 舍弃家产:舍业 舍弃私情:割情 舍弃所爱:割爱 舍弃自己:舍己 辍己 舍弃微末之物:释躧 舍弃细枝末节不重要的东西,追求根本或重要的东西:舍末逐本 逐本舍末 追求近的,舍弃远的:逐近弃远 经选择而舍弃:遴弃 弃置,舍弃:委弃 委卸,舍弃:委舍 抛离割舍:抛割 淘汰舍弃:汰弃 不忍舍弃:难拼 难舍 意义不大,但又不忍舍弃:味如鸡肋 不愿意割舍:不舍(不舍得) 大的小的都不舍弃:细大不捐 细大无遗细大不遗 不遗巨细 忽然舍弃:奄弃 (丢开、抛弃、放弃:舍弃)
另见:除去 不用 清除 舍生 ☚ 舍弃 淘汰 ☛
放弃 放弃舍 捐失 丢开 丢弃 放手 牺牲 舍弃,丢开:弃舍 撇却 撇弃 撇去 撇漾 放弃权利或比赛的权利:弃权 放弃隐居生活:解兰 放弃学业:罢学 放弃文业:投笔 弃笔 弃文 弃觚 放弃武业:弃武 放弃邪路而走正路:舍邪归正 舍邪从正 (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放弃) ☚ 废弃 遗弃 ☛ 舍shè;shě(一) 始夜切,去祃。 ❶客舍,房舍。《吕氏春秋·察今》:“军惊而坏都~。” ❷住宿,驻扎。《墨子·非攻》:“~于汶上,战于艾陵。” ❸止息,休止。《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❹通“赦”。赦免。《汉书·朱博传》:“常刑不~。” ❺行军以三十里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辟君三~。” (二) 书冶切,上马。 ❶同“捨”。放置,放弃。《荀子·劝学》:“锲而~之,朽木不折;锲而不~,金石可镂。” ❷施舍。见“施舍”。 〖舍〗 (一)粵 se3〔瀉〕普 shè ❶ 房舍,屋子,有成語「神不守〜」。許慎《說文解字》:「市居曰〜。」姚瑩《捕鼠說》:「日益肥,毛色光澤,任遊於別〜,惟食時則歸。」 ❷ 住宿,居住。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唐浮圖慧褒始〜於其址。」(浮圖:指和尚。) ❸ 安頓。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廣成傳。」 ❹ 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辟:通「避」,退避。)
(二)粵 se2〔寫〕普 shě ❶ 通「捨」,捨掉,放棄,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捨」。孟軻《孟子.告子上》:「〜魚而取熊掌者也。」 ❷ 停止。《論語.子罕》:「不〜晝夜。」 ❸ 放下。《列子.湯問》:「伯牙乃〜琴而歎曰。」 ❹ 釋放。《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夫人請之,吾〜之矣。」
舍古代的军事用语。军队行程三十里而停止,扎寨安营,故一舍合三十里。 舍❶居留、寄宿。指邪入而寄居潜藏。《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❷处所、病所。《灵枢·胀论》: “非胀之舍。” 舍㊀ she ❶房屋。如:宿舍,校舍,旅舍。 ❷古代行军30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 ❸谦词。如:舍弟,舍亲。 ❹姓。㊁ (捨) she ❶放弃。如:舍己为人;舍命报国。 ❷施舍。如:舍药。 舍shě❶居留、寄宿。指邪入而寄居潜藏。《素问·离合真邪论》: “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❷处所、病所。《灵枢·胀论》: “非胀之舍”。 ❸放弃, 舍弃。如舍证从脉。 舍(捨)shěⅠ ❶ (舍弃; 扔掉) give up; abandon: ~ 下妻子儿女 abandon one's wife and children; 依依不 ~ be reluctant to part; cannot bear to part; ~ 此别无他法。There is no other way than this.; This is the only way. ❷ (施舍) give alms; dispense charity ❸ [书] (离开) leave; depart from; deviate from ❹ [书] (除却) except Ⅱ (姓氏) a surname: ~ 敬 She Jing 另见 see also shě; shè。 ◆舍本逐末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 attend to the superficial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attend to the trivialities and neglect the fundamentals; barter the trunk for the branches; grasp the shadow instead of the essence;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run after the less important things, forgetting the important; 舍不得 hate to part with or use; grudge; be loath to part with or leave; 舍得 be willing to part with; not begrudge;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 One who fears not being cut to pieces dares to unhorse the emperor.; He who is not afraid of 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dares to unhorse the emperor.; 舍己救人 risk one's life for another [others]; not to spare oneself to save others; risk one's own life to save others; sacrifice oneself in rescuing others; sacrifice one's life to save others; save others' lives at the risk of one's own; 舍己为人 sacrifice oneself to protect others; rise above self; risk one's life for another; sacrifice oneself for [on behalf of] others; sacrifice one's own interests for the sake of others; self-sacrifice; sink one's own interests; 舍近就[求]远 go after the far-away at the expense of the near-at-hand — foolish; divert attention from the immediate issues by talking about remote things; go for the abstruse and forget the obvious; ignore sth. right under one's eye's, yet try to seek what is far away; reject what is near at hand and seek for what is far away; seek far and wide for what lies close at hand — love to have preeminence; 舍车保帅 give up a rook to save the king (in chess) — make minor sacrifices to safeguard major interests; 舍命 risk one's life; sacrifice oneself; 舍弃 give up; abandon; 舍去 rejection; {数} rounding; truncation; 舍入 {数} roundoff; rounding off; round off; half-adjust; 舍身 give one's life; sacrifice oneself; 舍生取义 lay down [give up] one's life for justice; die for a cause; give up one's life for righteousness; prefer honour to life; sacrifice one's life for the sake of righteousness; 舍生忘死 disregard one's own safety; risk one's life; 舍死忘生 risk one's life (for some worthy cause); do sth. at the risk of one's life; risk death and give up one's life for; 舍位 {数} truncation; 舍我其谁 If I can't do it, who can?; Who but myself can do it?; 舍项 {数} truncation
舍shèⅠ ❶ (房屋) house; hut: 客 ~ guest house; hotel; 茅 ~ thatched hut; 田 ~ farmhouse; 校 ~ school buildings ❷ (谦辞, 对人称自己的家) my humble abode; my house: 寒 ~ my humble home ❸ (养家畜的圈) pen; sty; shed: 牛~ cowshed; 猪 ~ pigsty ❹ (姓氏) a surname: ~ 义 She Yi Ⅱ (谦辞,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 my: ~ 弟 my younger brother; ~ 侄 my nephew Ⅲ (古代长度单位, 等于三十里) an ancient unit of distance equal to 30 li: 退避三 ~ retreat ninety li — give way to sb. to avoid a conflict 另见 see also shě。 ◆舍间 [谦] my humble abode; my house; 舍利 {佛教} Buddhist relics; 舍亲 [谦] my relative; 舍下 [谦] my humble abode; my house 舍shě❶ 舍本逐末|舍车保帅|舍短从长|舍己从人|舍己救人|舍己为公|舍近谋远|舍近求远|舍旧图新|舍身成仁|舍身求法|舍身取义|舍生取义|舍生忘死|舍死忘生|舍我其谁|舍卒保车
❷ 不舍昼夜|难舍难分|四舍五入|用舍行藏
❸ 用行舍藏
❹ 眷恋不舍|恋恋不舍|锲而不舍|善钱难舍|行藏用舍|依依不舍 另见shè。
舍shè ❷ 空舍清野|作舍道边
❹ 打家劫舍|东家西舍|魂不守舍|神不归舍|神不守舍|退避三舍|退徙三舍|左邻右舍 另见shě。
舍shě (篆) 金文是象形字,像古代茅屋的侧视图,意为野外的宿舍,多为驿站。古代驿站的距离一般为30里,故30里一“舍”。“避君三舍”,就是后退90里。引申为旅店,“客舍青青柳色新”。作形旁生成了舖(现简化为“铺”)、舘(现简化为“馆”),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e 阴平:猞(猞猁) 上声:捨(割捨,简化为“舍”) shá 啥(啥子)
172.趣談“舍”字舍,像有梁、有柱、有門、有基礎、有屋頂的房舍,茅廬雖然簡陋,却也結構俱全。借聲爲丟棄字,加手爲“捨”,以示區别。
舍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篆shě[象形,(《説文》:“舍,市居曰舍。從亼(jí)、屮(chè),象屋也;口象築也。”“舍”字的出現,反映了先民已由巢居(余),過渡到建房居住,字中之“口”爲房舍的下基。“舍”比“余”寬大,又免去了上上下下爬樹之勞,當然感覺“舒服”。舍,用草蓋頂的房子〈茅舍〉,因建築簡單,用以飼養家畜的圈〈豬舍、牛舍、羊舍〉。對人謙稱自己的家〈舍下、寒舍〉,對人謙稱自己的晚輩或比自己年紀小的親屬〈舍侄、舍弟〉。古代行軍三十里爲一舍〈退避三舍〉。借聲以爲丟棄〈捨棄〉。舍,捨本字。)] [春秋] 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先君舍輿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舍,古用爲捨,意爲廢棄。) 《孟子·盡心下》:“人病舍〈捨〉其田,而芸(耘)人之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拋棄了自己家的田不種,跑到人家田裏去拔草。) 舍(8画) ❶shě (捨) ❷shè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表示“放弃” “布施”“放射” 等义和用作姓氏时,舍 (shě)字一般写作捨,其他用法的舍字没有繁体。注意:繁体的 “捨” 是 “舍” 的后起增形字,故在古代文献中,某些应该写作繁体“捨” 的地方,却写作“舍”,如 “舍禁” “舍矢如破” 等。舌,起笔是横,不是撇,不要写成舌。话、活、适、敌、括等字均从舌,只有舍以及用舍构成的合体字才从舌。 *舍(捨)shě8画 人部 (1) 放弃;丢开: ~弃|~不得|四~五入|~舟登岸|~本逐末。 (2) 把钱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 ~饭|~药。 另见shè(361页)。
*舍shè8画 人部 (1) 房屋: 宿~|校~|竹篱茅~。 (2) 养家禽家畜的地方: 鸡~|猪~|牛~。 (3) 谦称。 1. 指自己的家: ~间|寒~。 2. 指年纪、辈分比自己小的亲属: ~弟|~侄。 3. 指自己的亲戚: ~亲。 (4) 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退避三~。 (5) 姓。 另见shě(360页)。 舍 ☚ 今 會部 ☛ 舍1舍22.捨1. shè 2. shě1. shè舍1 西周以来的会意兼形声字。从余,余亦声。余字下面本不带两点。象房屋形,人象房顶,干象支柱,下面口象窗形等。余舍古同音,如余佘赊例。西周后期余字有带两点的,《说文》说是八字。小篆及隶楷省“八”。指居住的房子。如:旅舍|宿舍。古代又指行军30里叫一舍1。如: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中古以后作为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亲戚或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如:舍亲|舍弟|舍侄。 2.shě 舍2(捨) 转为动词,反义。放下,放弃义。如: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引申为施舍。小篆加手旁,从扌(手),舍声。义同。古书一般用舍字,不带手旁,现作繁体字。见《总表》。 舍捨★繁◎常★常◎常
从“余”分化而来,造字本义未详。一说象形,金文、小篆上象屋顶形,中间象梁柱,其下的口形象建筑物的基础,隶定为“舍”。本义读shè,房屋,引申为客馆、止息、量词(古代用于行军的距离)、饲养家畜的圈等;又读shě,假借为舍弃、施舍等,后作“捨”。捨,形声,从手,舍声,读shě,本义为舍弃,引申为布施,给予。《简化字表》把“捨”简作“舍”,采用本字。 【辨析】 ❶“舍”与“捨”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舍”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sh,但韵母不同。shē:猞∣shá:啥。 【构词】 房舍(房舍)∣宿舍(宿舍)∣舍弃(舍棄)∣舍生取义(舍生取義)∣取舍(取舍)舍 (shè)从亼,“屮”象屋也, 象築也。 【按】舍,本義爲居舍,與表“捨棄”的“捨”不同。漢字簡化之後,二者共用一個字形。 舍 ☚ 武 余 ☛ 舍〈名〉宋元以来对官宦富家子弟的称呼,等于说少爷、公子。 《醒》一: [晁秀才]对月领了文凭,往东江米巷买了三顶福建头号官轿,算计自己、夫人、大~乘坐;又买了一乘二号官轿与大~娘子计氏乘坐。 《聊·增》六: 这大同府有两家乡宦,生下两个儿子,唤做张王二~。 另见shě(“舍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