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孝萱1925年生。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论著有《刘禹锡》、《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及《唐代文史论丛》等。 卞孝萱的唐诗研究擅长于考订,他的《刘禹锡年谱》和《元稹年谱》在作家生平考证、作品系年、史迹辨伪等方面都表现出扎实的功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唐诗的其他方面,卞孝萱也多有创见。在《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一文中,卞孝萱从确凿的史料出发,分析了新乐府运动兴起的政治背景,他认为元稹、白居易是中唐以裴垍为首的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在裴垍的支持下,白居易在元和初年对皇帝进行了勇敢的谏诤,向权幸进行了猛烈的斗争,而讽谕诗则正是他谏诤和斗争的手段之一,因此,“从政治上说,中唐新乐府运动是在裴垍的支持下兴起的,它可以说是裴垍政治集团的一部分。”在《刘禹锡与江西诗派》一文中,卞孝萱认为:“江西诗派‘一祖’之说不能全面反映江西诗派对唐代诗人的继承情况,刘禹锡与江西诗派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他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一)江西诗派继承了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的理论;(二)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已经开江西诗派风气;(三)江西诗派成员普遍喜爱刘禹锡的诗歌;(四)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大量“点化”了刘禹锡的诗句。在《杜牧为何诋諆元稹》一文中,卞孝萱认为,杜牧之所以要诋諆元白之诗,其原因有四:(一)元和时白居易讽刺杜佑(牧之祖父)不致仕;元和时元稹反对杜从郁(牧之父)为谏官;(三杜推崇韩愈,赞美李贺,厌恶李绅;(四)开成时有一股否定元白诗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