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致凯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致凯恩

〔俄—苏〕 普希金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戈宝权 译)

亚·谢·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又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因讴歌自由,抨击农奴制,实际上已成为解放运动的代言人,而被亚历山大一世在1820年流放于南俄。1823年开始写作著名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秋完成)。1829—1836年间,普希金的创作才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境界也焕然一新。1837年2月10日普希金因决斗伤重逝世。噩耗传来,报刊称之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冈察洛夫尊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正像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科学之父一样”。普希金创作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崇高的思想,永远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致凯恩》写于1825年7月19日,是诗人第二次与其女友安娜·彼德罗夫娜·凯恩重叙时情景的真实记录。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了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将军的妻子。普希金第二次与她相见是在1825年,当时他正好被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普斯柯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凯恩正好来到邻近的三山村探亲,遂与普希金再次相晤。凯恩离开三山村返回里加时,普希金就以此诗相赠。

本诗第一句,指的就是他俩的首次相遇。此句一出,犹如石破天惊:突然在“我”的面前光华四射,瞬息间一位翩翩天仙(旧译“精灵”,似更传神,更富个性),“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眼前“昙花一现”。这天外惊鸿留给了诗人终生难忘的“美妙的一瞬”。这就是她——安娜·彼德罗夫娜·凯恩。从诗人笔下的形象来看,凯恩定然风姿绰约。何况她这位19岁的少妇,必然千般娇媚,万种风情,不然就不可能给诗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种美好的回忆成了诗人忧愁中的慰籍,磨难中的一种激励的力量,以致于她那“温柔的声音”长久地在他耳边响起,她那“可爱的倩影”也不时在他梦中出现。

但是生活毕竟过于坎坷和沉重,“暴风骤雨般的激变”击破了诗人动人的梦想,“囚禁的阴暗生活”现实使诗人失掉了灵感,也失掉了爱情,就连诗人如此钟情的凯恩的美好形象,也逐渐在诗人的脑海中淡忘。就在诗人自感心灵枯槁,才思枯竭的时刻,忽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于是心灵又重新复苏。凯恩带给他的这种爱与美的神奇伟大的力量,使诗人重新又“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这是一首爱与美的赞歌,也是普希金爱情诗中最优美、最为人所传诵的一首。它写出了爱与美对人的神奇的激励的力量,它使人走出“浮华生活的困扰”,摆脱“忧愁的折磨”,它使人“死灰”复燃,生命长青。人类因美而光彩夺目,生命因爱而青春永驻。一个人在其人生的旅途中往往会有过这样那样“美妙的一瞬”,给他(她)留下了永生不灭的珍贵的怀念,直至垂垂老矣仍是他(她)心灵中珍藏的瑰宝,是无与伦比的人生体验。这是人类感情中弥足珍贵的独特的收获,是人所共有的体验,又是人所独有的感受。普希金将其深刻而强烈的感受见诸笔端,将这种可以意会不易言传的心路历程凝固成文字的形象,而且写得那么深刻,那么炽烈,那么纯净,那么传神,这只有由普希金这样的伟大诗人来吟唱,才为可能。

全诗六节,共分三段。第一段(第一、二节)表述了他俩初次相见后,她留给他的美好印象及其长久的影响。这时他的情绪是激动的、愉快的、亢奋的。其后诗人的声调中虽然流露出一丝不快,但其基调仍旧是这位“纯洁之美的天仙”在精神上给他带来的愉悦。第二段(第三、四节)诗人的情绪为之一变,因为此时在他的头顶有着“暴风骤雨”,而他被迫生活在穷乡僻壤的牢狱般的阴暗生活之中,于是一切变得暗淡无光,诗人也被折磨得心灰意冷。第三段(第五、六节)诗人的情绪突然一变,重新显得激动、兴奋、高亢,这是由于“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全诗的情绪表现由高—低—向更高发展,直到最后全诗在“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苏醒,戛然而止。

本诗韵律和谐整齐,富有节奏感。首段与末段的反复咏唱,不仅一而再地凸现了凯恩那出类拔萃,非同凡响的音容笑貌,更可贵的是诗人写出了爱与美之女神在给予人的生命,青春和创造才能方面无可估量的神秘力量。本诗写得精致、优美、深情,而且富于音乐性和典型性,正因为如此,才使读者过目难忘。


外国名诗《致凯恩》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致凯恩

 
 长记得那个美妙的瞬间,
 你翩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仿佛倏忽即逝的幻影,
 仿佛圣洁的美的天仙。
 
 当我忍受着喧嚣的困扰,
 当我忍受着绝望的忧患,
 你甜润的声音在我耳旁回荡,
 你俏丽的面容使我梦绕情牵。
 
 岁月如流,狂飚似的激情,
 驱散了往日的那些梦幻,
 忘怀了,你那甜润的声音,
 忘却了,你那娇媚的容颜。
 
 囚禁在荒凉黑暗的地方,
 我曾经默默地度日如年,
 没有虔诚,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生命和爱恋。
 
 灵魂现在开始苏醒了,
 而你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仿佛倏忽即逝的幻影,
 仿佛圣洁的美的天仙。
 
 我的心儿呵,欢喜若狂,
 只因呵,一切又栩栩重现,
 有了虔诚,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眼泪和爱恋。
 

(杜承南译)


 一八一九年诗人邂逅凯恩于彼得堡,当时凯恩年方十九,已下嫁一位五十二岁的将军。凯恩的非凡姿色,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八二五年秋,诗人正流放在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度日如年。凯恩来到三山村姑母家避暑,他俩再度相逢。诗人抚今追昔,情思潮涌,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名篇,在与凯恩分手之际,当面交给了她。
 这首诗开篇新巧,令人耳目一新。诗人举重若轻,短短几句,立即把读者带进诗人葱茏的境界,诗人对凯恩的形象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把她比作圣洁的天仙。
 第二节写结识凯恩使诗人深感欣慰,在忧患的岁月里,在流放的生活中,凯恩的音容笑貌常在诗人心上萦回。三、四两节诗人有意宕开一笔,给作品频添层层波澜。人世沧桑,流年似水,六载岁月,弹指一挥,虽有一面之缘,毕竟长期分手,他终于把这个天生佳丽渐渐忘怀了。
 五、六两节浓墨重彩刻画了伊人重现时,诗人内心的感受。多少逝去的往事,又纷纷涌上心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况正值诗人独居流放之地,饱受囚禁之苦,特别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时,孤寂悲凉的心迎来了温馨和煦的风,怎不令人激情难遏,欣喜若狂!诗人对凯恩的一往情深恰似一条红线,串起了初识的喜悦,分手的痛苦,重逢的欢乐,织成了五彩缤纷的友情和眷恋的花环。
 全诗写得真挚、热烈、馥郁、明丽,洗练的笔触饱含火热的情愫,时而直抒胸臆,时而侧笔烘托,时而运用叠句,循环往复,一唱三叹。好似信笔写来,不加雕琢,却是结构巧妙,天衣无缝。节奏自然明快,语言流畅清新,温柔缱绻,风流蕴藉,不愧为外国抒情诗中的精品。俄国的天才作曲家格林卡曾把这首诗谱成歌曲,使它鼓起金色的翅膀,飞入千万人的心房。直至今日,那美妙动人的旋律,仍令人荡气回肠。
 

(杜承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