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均赊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均赊贷 王莽新朝时的经济措施。 “五均”,语出《乐经·乐元语》;“赊贷”,语出《周礼·地官》。意为对“名山大泽(林、牧、鱼业等产品)”、“盐”、“铁”、“钱”、“布帛”这五种产品的流通进行管理和赊贷。再加上酒业,称为“六斡”(管)。 所以又称之为“五均六斡”。关于五均赊贷的目的,王莽的诏书说:“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汉书·食货志下》)可见他是把消除贫富悬殊现象、平抑物价、抑制豪富巨商的兼并行为和操纵市场行为,进而由国家垄断经济命脉作为目的的。 因此,五均赊贷措施是渊源于历史上的平准思想和常平仓制度。 五均赊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由这些官吏负责实施五均赊贷。 ❺ 官府采取赊贷措施,给资金短缺和生活困难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贷款,帮助他们扩大再生产和购买生活必需品,防止他们因高利贷者的盘剥而陷入困境。 应该说,五均赊贷政策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它抓住了当时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一些结症。只是由于王莽急于求成,各级机构又举措不力,甚至许多主管官吏和富豪奸商们交相从中渔利,弄得“众庶各不安生”(《汉书·食货志下》),才和王莽的其他经济措施一样,最后不了了之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