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臭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臭虫虫名。也叫臭虱。身体扁平,赤褐色,腹大,专刺吸人畜血液,其体内有臭腺,能泄放臭气,故名。 臭虫tʂ‘ əu53tʂuŋ24 (pfuŋ24)❶果树上能发出臭味的虫子,也作臭班班。 臭虫〈流〉北京指经纪人。因买卖双方一成交,经纪人就如两只巴掌中的臭虫,本想饱餐一顿,不料反被拍扁打死,故称。 臭虫chòu chóng一种昆虫,体内有臭腺。1819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Ⅱ》“臭”条:“臭虫,a stinking insect,a vicious abandoned person。”1855年4月《遐迩贯珍》第四号:“半翼者,如臭虫、菜虫及灯蛾是也。”◇壁虱、床虫、老匾。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諸小目 > 蜚蠊 > 臭蟲1 臭蟲1 chòuchóng 即負盤。 臭虫【同义】总目录 臭虫壁虱 各种害虫 各种害虫蝗虫:蝗(蝗螽;螽蝗;蝻蝗;蝝蝗;稻~;竹~;飞蝗;治~) 蛩(飞~满野) 蝩(蝩虫;簸蝩) 蟒(蟅蟒) 蚂蚱 蚱蜢 横虫 马札 麻柞 飞螟 ☚ 害虫 蛀虫 ☛ 吸人血的虫 吸人血的虫蚊虫:蚊(蚊子;按~;库~) 白鸟 黍民 昏虫 闽虻 闽蚋 蔑蒙 蔑蠓 下门虫 ☚ 蛀虫 动物的各部 ☛ 臭虫Cimex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体小,呈扁椭圆形,长3~5 mm,雄虫略小。红棕色,无翅,全身有粗壮的短毛。刺吸式口器,位于头部前方。触角4节,能弯曲。无单眼。胸节中以前胸为最大,后胸又稍大于中胸。腹部宽阔,共10节,其最后两节变成为外生殖器。成虫寿命1年,繁殖3~6代。耐饥力强。白昼常栖息于床板间、墙缝等处,夜晚外出活动,叮咬吸血、骚扰睡眠;并传播鼠疫、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等疾病。嗜吸人血者有温带臭虫(C.lecfularius)和热带臭虫(c.hemipferus)两种。 臭虫 臭虫chouchongCimex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昆虫的通称。我国南北各省市常见的为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成虫身体扁平,近于椭圆形,棕红色。头部小,触角较长,刺吸式口器,能刺吸人、禽血液。雌虫腹部纯圆、宽大,雄虫腹部较尖,末端具有弯曲的交尾钩。翅退化,仅有翅基,不能飞行,但爬行迅速。后胸腹面有1对臭腺,呈半形,能分泌臭味物质,故称臭虫。白天隐藏在床板、家具或墙缝中,产卵也在缝隙中,夜间爬出活动。人被叮咬后,引起皮肤发痒、红肿,彻夜不得安睡,危害人体健康。1年可繁殖3~4代。不完全变态。一生可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若虫腹背也有1对臭腺,经5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另1种热带臭虫 (Cimex hemipterus),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市,1年可繁殖5~6代。臭虫的耐饥力很强,饱吸1次血后,可4个月不吸食仍能生存;也能耐严寒,当气温降至零下17℃时,仍冻不死。 图198 臭虫 ☚ 半翅目 同翅目 ☛ 臭虫Bedbug系害虫之一。我国于1956年曾规定臭虫为“四害”之一。为生物半翅目的一种,虫体扁圆、褐色、腹背平扁、压碎后有臭味故名。臭虫白天多在墙、床、器具缝隙中隐匿,夜出活动叮人吸血,对人骚扰严重,故应除灭之。 臭虫昆虫纲,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科。与医学有关的臭虫主要是臭虫属内的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成虫红褐色,椭圆形,腹背扁平,长约4毫米。遗体有短毛,头短阔,触角四节,口器刺吸式。臭虫为半变态发育,生活史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寿命在一年以上。喜群居,白天栖息于墙、床、家具缝隙中及褥垫和被缝内,夜晚活动,以吸人血为主,能携带一些病原体传染疾病。 臭虫 臭虫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半翅目。成虫后胸腹面具有1对新月形的臭腺,能分泌臭味物质的吸血害虫。身体扁平,椭圆形,红棕色。头部较小,触角较长,有刺吸式口器,能刺吸人和鸡、兔等动物的血液。白天隐藏在墙、床板、家具等的缝隙中,夜晚爬出来活动。人被叮咬后,引起皮肤发痒、红肿,搔破伤口容易感染细菌。不仅耐饥力强,也能忍耐零下17℃严寒。成虫寿命约为1年,每年繁殖3~6代。生活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为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在长江以南各省地,还有另一种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我国已将臭虫列为“四害”之一,应彻底防治消灭。 ☚ 猫嚼虱 蚜虫 ☛ 臭虫bedbugs属半翅目吸血昆虫,遍布于温、热带地区。与人类有关者为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在我国前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后者在长江以南地区。它们除吸人血外,可用实验方法感染某些病原体,但其传染作用尚不明确。 臭虫 臭虫臭虫属半翅目,异翅亚目(Heteroptera),臭虫科(Ci-micidae)。与医学有关的臭虫主要是臭虫属(Cimex)内的温带臭虫(Cimex lectu larius Linnaeus,1758) 和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 Fabricius,1803)。 两种臭虫的头和前胸 雌虫产卵于床、墙壁、地板、木器家具等缝隙中。卵呈黄白色,椭圆形,长约1mm,一端有盖。稚虫在卵内发育,由卵盖处孵出,初孵出时呈黄白色,后渐变为褐色,外形似成虫,但较小且无翅基。稚虫分5期,蜕皮5次变为成虫。自卵发育至成虫,在夏季需时约1个月。稚虫及雌、雄成虫均嗜人血,且于夜晚寻求血食,白天隐匿于上述各种缝隙中。也能隐匿于衣被、行李、舟车中,到处散布。臭虫遍布于全世界温、热带地区。在我国,温带臭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热带臭虫在长江以南地区。 用实验方法虽可使臭虫感染某些病原体,但其传病作用尚未明确。 ☚ 虱 锥蝽 ☛ 臭虫bed-bug 臭虫〈名〉(1)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害虫,体内有臭腺,可释放臭味。也称壁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