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然辩证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著。写于1873——1886年间,是一部创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奠基作。它是一部未完成稿,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5年才以《自然辩证法》为题在苏联第1次出版。1932年,神州国光社出版了这部著作的第1个中译本,以后陆续出版过5个中译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中译本收在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 恩格斯这部著作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以及两个计划草案所构成。在本书中,恩格斯详尽地考察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部发展史,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性质和主要规律。书中论述了物质运动的本质含义,说明了运动的不同形式及其联系和区别,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不同自然科学间的区别与联系。恩格斯在本书中还论述了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科学论断,并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人才能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真正主人。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论述了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等基本原则。这部书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完备和系统化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于当今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ziranbianzhengfa本义是指关于自然界的辩证过程及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自然科学及其成果,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 ☚ 费耶阿本德 自然辩证法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ziranbianzhengfa恩格斯的一部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的未完成著作。写于1873~1886年。1873年2月初,他计划写一本类似《反毕希纳论》的著作,批判当时流行的庸俗唯物主义。为此,他写了第一批札记。同年5月30日,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了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设想。从1873年5月到1876年5月,恩格斯写了“导言”和许多札记。1876年5月到1878年7月,恩格斯为写作《反杜林论》,暂时搁置了该书的写作。在写《反杜林论》时,利用了为写作《自然辩证法》而准备的材料。1878年5月至1883年3月,他写了该书的八篇论文和大量的札记,以及两个计划草案。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恩格斯为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遗稿,完全中断了自己的写作。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这部著作未能完成。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观 ☛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组成。写于1873—1886年间。1925年首次全文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本书从哲学上总结了19世纪40—70年代自然科学的重要成果,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论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第一次提出“辩证逻辑”的概念及其原则: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论述了认识的辩证法,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自然科学的分类原则等原理。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主要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对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了揭露和批判。 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整个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永恒运动着的,运动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批判改造了旧的自然哲学,创立了自然辩证法,实现了自然观上的革命,结束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它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以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为基础,又对它们起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自然科学研究。它将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自然辩证法/自然界/人工自然/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运动形式/社会达尔文主义/层次/宏观/微观/实物与场/相互作用/反物质/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物理学唯心主义/宇宙热寂说/系统/结构/要素/机能/有序和无序/信息/控制/反馈/系统方法/系统工程学/信息方法/黑箱方法/人工智能学/自组织/耗散结构/科学学/自然科学/科学分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 ☚ 乔姆斯基 自然辩证法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1.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及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如何在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发生作用,研究自然自身的辩证规律和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过渡与发展。坚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一致的原则,从对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和发展规律性的观察中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在科学总联系中处于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过渡层次上。其研究对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为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代替各门自然科学自身的研究。恩格斯于19世纪70年代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立了这门学科。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批判了自然科学中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思潮,着重探讨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发展的辩证法。近百年来这门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是一门建设中的学科,需要广泛总结和概括19世纪末以来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内容和最新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 ☚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 自然辩证法zi ran bian zheng fadialectics of nature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