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自然辩证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著。写于1873——1886年间,是一部创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奠基作。它是一部未完成稿,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5年才以《自然辩证法》为题在苏联第1次出版。1932年,神州国光社出版了这部著作的第1个中译本,以后陆续出版过5个中译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中译本收在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

恩格斯这部著作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以及两个计划草案所构成。在本书中,恩格斯详尽地考察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部发展史,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性质和主要规律。书中论述了物质运动的本质含义,说明了运动的不同形式及其联系和区别,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不同自然科学间的区别与联系。恩格斯在本书中还论述了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科学论断,并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人才能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真正主人。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论述了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等基本原则。这部书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完备和系统化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于当今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ziranbianzhengfa

本义是指关于自然界的辩证过程及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自然科学及其成果,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主要地由恩格斯建立并阐明的。恩格斯曾花费10多年时间对自然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特别是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这三大科学发现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系统阐发了自然界的辩证过程和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基础。马克思很重视并赞同恩格斯的工作,他本人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他们共同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新发展的背景下,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毛泽东也很重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提出过一些深刻的见解。
目前,自然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逐渐被无数确凿的科学事实所证实,为许多自然科学家所接受,不仅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中受到广泛重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也对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揭示蕴含在具体学科中的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丰富和发展人们关于自然界的辩证过程的总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还研究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即自然科学观,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及其规律,诸如:科学认识的积累飞跃的一般规律;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理论和经验的关系;科学实验的性质和作用;科学思维和科学创造的一般方法等。
❷从唯物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研究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自然科学向物质形态生产力转化的规律;研究科学、技术、生产和科学、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特别是自然科学观,对于人们自觉地正确地运用科学方法,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在西方,这方面的研究也备受重视,相应的学科有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了。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技术和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等课题为自然辩证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 费耶阿本德   自然辩证法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ziranbianzhengfa

恩格斯的一部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的未完成著作。写于1873~1886年。1873年2月初,他计划写一本类似《反毕希纳论》的著作,批判当时流行的庸俗唯物主义。为此,他写了第一批札记。同年5月30日,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了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设想。从1873年5月到1876年5月,恩格斯写了“导言”和许多札记。1876年5月到1878年7月,恩格斯为写作《反杜林论》,暂时搁置了该书的写作。在写《反杜林论》时,利用了为写作《自然辩证法》而准备的材料。1878年5月至1883年3月,他写了该书的八篇论文和大量的札记,以及两个计划草案。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恩格斯为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遗稿,完全中断了自己的写作。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这部著作未能完成。
恩格斯逝世后,手稿由伯恩斯坦掌握。伯恩斯坦扣压了大部分手稿,不予发表。1924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派梁赞诺夫从伯恩斯坦处拍摄了全部手稿,并于1925年以德俄对照本在莫斯科出版。其后,各国纷纷翻译该书,相继出版了日、中、英、法、意等多种译本,今已有28种文本。中译本最初于1932年出版,以后又出过几种译本。至今最新版本是198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于光远等重新翻译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由10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总共181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自然辩证法导言,包括《导言》和有关札记。在这部分,恩格斯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指出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错误及其根源,论证了从形而上学自然观向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阐发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二、自然科学与哲学包括《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几篇论文和有关札记。在这部分,恩格斯论述了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作用、自然科学家自觉学习辩证法的必要性。三、辩证法。包括《辩证法》和有关札记。这部分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几对重要范畴。四、关于物质运动形式和科学分类。包括《运动的基本形式》等论文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关于‘机械的’自然观》等札记。这部分里,恩格斯论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说明了物质运动基本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五、关于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包括《运动的量度——功》、《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等论文和《关于现实世界中数学的无限的原型》等札记。在这些论文和札记中,恩格斯具体分析了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科学预见。六、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探讨了人的起源问题,论述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篇论文把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衔接起来了。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自然辩证法》中引述的许多自然科学材料和个别原理已属过时,但它所阐述的许多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观 ☛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组成。写于1873—1886年间。1925年首次全文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本书从哲学上总结了19世纪40—70年代自然科学的重要成果,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论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第一次提出“辩证逻辑”的概念及其原则: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论述了认识的辩证法,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自然科学的分类原则等原理。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主要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对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了揭露和批判。


自然辩证法

关于自然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整个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永恒运动着的,运动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批判改造了旧的自然哲学,创立了自然辩证法,实现了自然观上的革命,结束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它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以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为基础,又对它们起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自然科学研究。它将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自然辩证法/自然界/人工自然/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运动形式/社会达尔文主义/层次/宏观/微观/实物与场/相互作用/反物质/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物理学唯心主义/宇宙热寂说/系统/结构/要素/机能/有序和无序/信息/控制/反馈/系统方法/系统工程学/信息方法/黑箱方法/人工智能学/自组织/耗散结构/科学学/自然科学/科学分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

☚ 乔姆斯基   自然辩证法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1.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及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如何在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发生作用,研究自然自身的辩证规律和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过渡与发展。坚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一致的原则,从对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和发展规律性的观察中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在科学总联系中处于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过渡层次上。其研究对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为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代替各门自然科学自身的研究。恩格斯于19世纪70年代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立了这门学科。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批判了自然科学中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思潮,着重探讨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发展的辩证法。近百年来这门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是一门建设中的学科,需要广泛总结和概括19世纪末以来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内容和最新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
2.恩格斯1973年到1886年编写的探讨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的著作。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10篇大致完成的论文、169段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组成。现在出版的《自然辩证法》就是由这些材料按照两个计划草案规定的基本方针分类编排的。全文于1925年以德文原文和俄译文对照的形式首次载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由苏联国家出版社出版。其中首先从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思维的进程考察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它的历史必然性; 以自然界的历史演化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接着考察了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和主要规律,指出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实在的发展规律,也是理论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一致的原则,着重分析了自然界的基本物质运动形式和基础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和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从低级到高级、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最后指出,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实现了从生物运动形式到社会运动形式的过渡,并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直接衔接起来。全书贯穿着革命的批判精神,对庸俗唯物主义、狭隘经验论、不可知论、机械论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作了无情的批判,同时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虽然其中个别的具体自然科学材料已经陈旧了,但仍是我们今天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光辉指南。

☚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

自然辩证法zi ran bian zheng fa

dialectics of nature

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