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内容的编排Ziran jiaoxue neirongdebianpai
自然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在编排上不拘泥于理、化、生、地等分科体系,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任意组合,其编排顺序主要遵从以下原则:第一,依据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地编排,某些知识螺旋式上升。低年级内容与中、高年级内容构成两个循环,在低年级主要学习简单、具体的内容,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概括、扩展和加深。各类内容都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展开。如植物部分先讲植物外部和各主要器官的形态,再讲植物各器官和内部的构造,最后讲植物的生理。对植物的各个器官,先讲比较容易观察的叶、根、茎、果实,再讲比较难观察的种子和花。第二,根据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有关内容相对集中组成单元,分布在各年级中。自然教学内容分为植物、动物、人体、生物和环境、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现象、电磁现象、地球和地壳变动、宇宙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几个部分,进而分成小单元,在不同年级里学习。例如,植物单元分为形态构造、植物生理、分类进化三部分;动物单元分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分类和进化四部分。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内容间的联系,不拘泥于科学的分科体系,如耳朵的知识结合在声光热现象单元中。第三,内容的安排顺序适当配合时令季节的变化。如在秋季讲叶和果实,在春季讲种子和花。自然教学内容中动、植物观察、饲养、种植,以及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都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环境和活动中去学习,因此,内容的编排要适当考虑季节性。除去以上顺序原则之外,自然教学内容的编排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❶应有利于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❷内容分量应适当,留出10—15%的教学时间补充乡土教材。
❸配备练习作业,作业要有层次,富于启发性、实践性,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