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臘日或臘前一日,民俗擊鼓以驅疫,故稱。《吕氏春秋·季冬紀》:“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漢·高誘注:“今人臘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驅除是也。”南朝梁·宗懔《荆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爲臘日。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亦稱“羯鼓”。古代風俗,於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以驅疫,故稱。《吕氏春秋·季冬紀》:“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高誘注:“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南朝梁·宗懍《荆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爲臘日。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清·闕名《燕京雜記》:“十二月擊羯鼓,或謂之臘鼓,又謂之迎年鼓。”明清時則多稱“迎年鼓”,廣泛流行於北方。參見本類“迎年鼓”。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