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原又名募原。 ❶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附录·募原考》)。 ❷温病辨证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温疫论》: “其邪去表不远,附近于胃……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膜原又名募原。 ❶心下膈上之处。 ❷温病辨证,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 膜原mó yuán亦名“募原”。 ❶泛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一说指肠胃间的脂膜。《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❷温病辨证中指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温疫论·原病》:“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膜原móyuán又名募原。 ❶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王冰注: “膜, 谓膈间之膜; 原, 谓膈肓之原。” 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 之系, 附著脊之第七椎, 即是膜原也。” ( 《医 附录·募原考》) ❷温病辨证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温疫论》:“其邪去表不远, 附近于胃……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 故为半表半里。” 膜原mó yuánmo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