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膏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膏淋病名。又名肉淋。指淋症而见小便如米泔或脂膏者。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证治要诀·淋闭》:“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液俱出,精塞窍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此即膏淋。”治宜补益脾肾,固涩脂液为主。方用鹿角霜丸、菟丝子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膏淋因湿热蕴蒸下焦所致者。尿出时灼热,涩痛较虚症明显。《医碥·淋》:“膏淋,湿热伤气分,水液浑浊,如膏如涕如米泔。”治宜清利湿热为主。方用萆薢饮、八正散、海金沙散等。参淋条。本证可见于乳糜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疾患。 膏淋 膏淋指小便频、急、热、痛,且尿液混浊,放置后尿液上有浮油如脂膏为特征的病证。为中老年妇女多发病。多因湿热阻滞下焦,清浊相混,脂液下流所致。亦有日久反复不愈,肾虚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下泄而成者。辨证论治: ☚ 尿浊 劳淋 ☛ 膏淋淋证的一种。出自《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又名内淋。以尿液浑浊如米泔为特征。或兼有尿道灼痛,身体消瘦等。 膏淋gāo lìn病名。即小便稠浊,色如脂膏或米泔为特征的淋证。《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 膏淋ɡāolìn淋证之一。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又名内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 或如鼻涕, 或如脂膏, 溲行不畅。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肾虚弱, 不能制约脂液, 尿出时无灼热, 涩痛亦轻,常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气短体倦等。治宜补益脾肾, 固涩脂液。方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菟丝子丸等。实证多因湿热蕴结下焦, 以致气化不利, 清浊相混, 脂液失约, 尿时灼热涩痛, 可兼见发热、腰痛、头痛等。治宜清化湿热, 分清去浊。方用萆薢分清饮、海金沙散等。参见淋条。本证可见于丝虫病、泌尿系感染、结核、前列腺炎等疾病。 膏淋 膏淋膏淋是指淋证而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云:“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 ☚ 劳淋 浊证 ☛ 膏淋gāo lìnchyloid stranguria; stranguria marked by chyluri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