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肿物检查
腹内肿物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部位、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搏动和杂音等。
部位: 肿物的部位可通过望诊和触诊来确定。腹部某区的肿物多来源于该区的脏器。带蒂肿物或肠系膜、大网膜的肿物位置多变。肠管分布区的较大肿物,不伴有肠梗阻现象者,多来源于肠系膜、网膜、腹膜或腹膜后的脏器。多发而散在者常见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腔淋巴瘤和腹部转移癌等。
大小: 确定肿物的大小,应测量其上下、左右和前后径长度,前后径难以测出时,可大致估计。为了形象化,习惯上还常用大小与肿物相似的实物来比喻。巨大肿物多发生于卵巢、肾、胰腺、脾、肝和子宫等实质脏器以及肠系膜等,且以囊肿居多。腰椎结核所致之流注脓肿也可达到很大的程度。胃肠道肿物的大小很少超过其内腔横径,因未及达到如此大时,就已出现了梗阻,但部分外生性肿瘤也可长得很大而不发生梗阻。
形状: 脏器本身弥漫性增大,多保留其原有形态。实质脏器异常增大时,可失去其原形,以致难以辨认。圆形且表面光滑的肿物,以囊肿居多;形态不规则,且表面坚硬凹凸不平者,应多考虑恶性肿物、炎性肿物或结核包块。索状或管状肿物,短时间内形态多变者,见于蛔虫团、肠套叠或肠痉挛等。
质地: 肿物质地可分为实质性或囊性两种。实质性肿物见于肿瘤及炎性肿块,如胃癌、肝癌、回盲部结核和阑尾的炎性浸润块等。囊性肿物见于囊肿、脓肿,如卵巢囊肿、多囊肾、巨大肾盂积水和阑尾脓肿等。
移动度: 随呼吸上下移动的多为肝、脾、肾或胃的肿物。胆囊因附在肝下,横结肠因借胃结肠韧带与胃相连,故其肿物也随呼吸而上下。胰腺因固定于后腹壁,其肿物一般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胃和结肠的肿物在与其长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度较大。肠系膜肿物在与系膜根部垂直的右上和左下的方向上移动度较大。移动范围广、移动度大的多为带蒂的肿物、大网膜的肿物和游走脾或肾等,大网膜的肿物于病人取立位时检查,可发现其向下移动受限。
压痛: 有压痛的多为炎性肿物,如阑尾脓肿、肝脓肿和肾盂积脓等,鉴别压痛是源于腹膜或腹内肿物的炎症,可让被检查者仰卧位作屈颈抬肩动作使腹壁紧张,如此时压痛减轻或消失,则提示压痛源于后者。
搏动: 腹内肿物出现搏动时,应注意鉴别是扩张性,还是单相性(见“腹部血管检查”条)。
杂音: 出现杂音的肿物多来自血管,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肝巨大血管瘤等,常伴有扩张性搏动或震颤;肿物压迫血管也可在肿物上听到杂音,但搏动为单相性,不伴有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