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腧穴电刺激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腧穴电刺激法

腧穴电刺激法

腧穴电刺激疗法,是应用电能来刺激腧穴、经络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电流性质,波形,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的不同,在人体内产生各种不同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特有的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目前常用的腧穴电刺激法有以下几种:
直流电刺激法 直流电是指一种方向不变的电流。但是电流的强度不同,电流的形状有所变化。把电流强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直线形电流称为平稳电流或稳恒电流; 电流强度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称为脉动直流电; 周期性的通电或断电的称为断续直流电。
直流电疗机 其输出电压为50~100V,电流强度50~100mA。电极板一般采用铅质金属薄片制成,其大小约1~3cm2。因为直流电在接触部位产生烧灼 (电解现象),所以在电极板下面放置一个由棉织品制成的衬垫。衬垫的面积应超过电极板边缘0.5~1.0cm。根据穴位和治疗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衬垫和电极板。先将衬垫用温水浸湿,拧出过多的水分,放在治疗部位上与皮表紧密接触;衬垫上安放电极板,并加以固定,通过导线与治疗机的输出端相连。由于直流电阴极具有增加兴奋性的作用,能提高神经、肌肉的紧张度; 阳极具有抑制即表现为镇静、镇痛的作用。平稳的直流电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无刺激作用; 断续直流电能兴奋运动神经,有使肌肉收缩的特性。所以,必须依据机体的机能状态,安置相应的电极。输出电流强度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原则,当有刺激感时即停止增加电流。一般每cm2约0.1~0.4mA之间,通电时间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治疗部位处皮肤必须保持清洁完整,如有破损而又必须在该处治疗时,则应在损伤处覆盖一胶布或塑料薄膜。通电前应检查治疗所需要的极性即电极板与机器的极性是否一致。治疗时应慢慢调升电流强度; 结束时应缓慢调低电流强度,禁止忽大忽小。治疗后衬垫应洗刷干净,并煮沸消毒,以消除电解产物,防止寄生离子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发生灼伤,除应及时处理外,并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杜绝以后不再发生。(图1)

图1 直流电疗机线路图


直流电因极性、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引起兴奋,也可引起抑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状态的作用。所以,临床上用来治疗神经损伤,慢性营养不良性溃疡,周围神经炎,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溃疡病,胸膜炎,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手术后肠粘连,慢性关节炎,慢性淋巴结炎,关节痛等症。
感应电刺激法 感应电是在初级线圈通电和断电的过程中,因其磁场的变化,而使其近旁的次级线圈发生感应,而产生一种与初级线圈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直流电刺激法基本相似,惟因感应电流没有烧灼(电解)作用,所以电极下面的衬垫可以薄一些。电极板的安置:阳极导线连接50~100cm2的电极板放置于腰背或相应的部位,阴极导线连接在1~3cm2电极板置于穴位上; 或者将两个等大的小片状电极或点状断续电极分别置于相应的穴位或治疗部位上进行断续刺激。其治疗剂量分
❶弱刺激量: 患者有通电感应,但无肌肉收缩反应;
❷中刺激量: 可见肌肉呈现微弱的收缩;
❸强刺激量: 可见肌肉出现强直收缩。每秒钟50~100次左右,脉冲持续时间为1ms,每次通电20~4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15次为1个疗程。(图2)

图2 ZGI-1型直流感应电疗机面板图
1.工作选择钮(分直流、断续直流、感应、断续感应4种) 2.断续频率钮(50~140次/min,十档),3.输出调节 4.输出插口 5.极性换向开关 6. 电源开关 7. 电流量选择开关8.指示灯 9.电流表 10.提把


断续性的感应电流具有兴奋作用,能够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使肌肉组织收缩,增强周围血管的紧张度,可以促进感觉的恢复与解除皮肤神经痛,所以临床上用来治疗皮肤知觉障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肌肉痛,紧张性瘫痪,内脏下垂(胃、子宫、肾、脱肛)等症。
电兴奋刺激法 电兴奋刺激法是以直流感应电治疗为基础。经改装后的线绕蜂鸣式感应直流电治疗机,其感应电流具有波峰高低不齐,脉冲波的持续时间、间期与波距不等的特点。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图3)
应用时,将电极用3~5层纱布包好,使用时用温水浸湿,根据病情性质的不同和治疗的需要,固定在穴位上或上下移行滑动。(图4)治疗剂量以出现刺麻感,肌肉收缩或灼热感为度。一般感应电,头面部5~30分钟;腰背、四肢部1~5分钟;直流电,头面部10~15mA,0.2~0.3秒钟;腰背部、四肢部25~50mA,1~3秒钟。重复1~3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应做好解释工作,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影响疗效。于第二腰椎以上部位通电治疗时,电极应放在同侧上下,禁止脊椎横行通电,以免发生脊髓休克。电兴奋是一种较强的刺激,使神经肌肉高度兴奋,产生调整功能。临床上用来治疗神经官能症,癔病头痛,急性软组织捻挫伤,周围神经瘫痪,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胆道蛔虫,肠胃机能紊乱,泌尿系结石等。

图3 DL-3型电兴奋治疗机面板图

图4 电极
1.手柄 2.圆型金属电极板 3.电极衬垫 4.手动开关


现将临床上常用方面,分述如下:
(1) 神经衰弱: 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刺激作用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后主动地诱发夜间的自然睡眠,故一般以上午治疗为宜。对于诱发抑制较快的病人,则可在下午进行治疗。其电流强度当根据个体的耐受性而灵活掌握,不可过强或太弱。太阳、风池穴,应用感应电,通电2~3分钟。内关、外关穴,应用直流电,输出强度为40~60mA,通电1~2秒钟,可重复1~3次。
(2) 急性腰扭伤: 通电刺激使肌肉先强度收缩而后松弛,达到镇痛,恢复功能的目的。疼痛部位之近旁或肌肉起点处,应用较强的感应电(当刺激产生电麻感时维持2~3分钟后,再加大电流量,约原电量的1.4倍,维持5~10分钟)。痛点应用直流电,25~50mA,每次通电1~2秒钟,可重复1~3次。
(3) 股外侧皮神经炎: 通过电刺激以提高局部组织的兴奋性,故每次治疗前应测感觉障碍范围。治疗后已恢复正常者,则不再通电。一般感觉障碍区,应用较强的感应电,或将直流电的阳极板置于膝上梁丘穴位处或股内侧;阴极放在病区内滑动3~4秒钟,或局部出现灼痛感时即行断电。
(4) 胆道蛔虫: 通过刺激以解除欧氏括约肌的痉挛状态,使胆囊内容物易于排出以减轻疼痛。一般于腹部压痛点(胆囊区)、背部胆俞或肝俞或同侧下肢阳陵泉穴各置一电极,应通强的感应电流,15~20分钟,或疼痛消失后持续7~10分钟,或将直流电流的阳极放在腹部压痛点,上述其它部位应用阴极刺激。
晶体管低频脉冲调制电流刺激法 晶体管低脉冲调制电流,是属于低频低压脉冲电,经调制后的波阻为:
❶锯齿波:单个脉冲频率为每秒钟100次,可调频率范围为每分钟10~200次;
❷可调波:频率可调,脉冲排列均匀;
❸疏密波:疏波与密波交替出现,各持续的时间约为1.5秒,每分钟交替20次左右;
❹断续波: 密波呈规律性的间断出现,每分钟约交替20次。
根据治疗部位选用直径1~5cm的电极板,先放置浸湿的衬垫,然后固定电极板。电流的波型和频率当以病情的性质而定。一般需要发生兴奋作用者,宜用频率较低的锯齿波,断续波,疏波,频率每分钟约为20~30次;需要发生镇痛、镇静、抑制作用者,宜用频率较高的锯齿波,密波,疏密波,频率约为每分钟140~180次。刺激的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一般每次治疗10~2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15次为1个疗程。由于低周波脉冲调制电流具有兴奋神经,使肌肉收缩,促进周围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加强代谢以及提高痛阈发生镇静止痛的作用,所以临床上用来治疗各种瘫痪(包括外周性、中枢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内脏下垂,软组织捻挫伤,关节炎,腰腿痛以及抢救呼吸停止等。
共鸣火花电刺激法 共鸣火花电刺激,是火花振荡器所产生的高压、高频、低强度电流的治疗方法。电压为3万V,频率每秒钟15~100万周次,电流在30mA以下。应用时,采取适当的体位,裸露治疗部位,擦干汗液,撒少许的滑石粉。根据腧穴和治疗的需要,使电极直接与皮肤接触,固定不动,进行刺激或者在皮肤上做有规律的来回滑行移动。治疗剂量以患者的感觉,火花的大小,辉花的强度和治疗后皮肤的反应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每次治疗持续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患者应在与地面绝缘状态下接受治疗,并除去治疗部位附近的金属物。治疗过程中不能与金属物体或他人接触。刺激量应由小渐次增大,防止突然刺激引起肌肉强烈收缩,使患者惊恐不安。局部皮肤有化脓性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等应禁止应用本法治疗。
共鸣火花治疗的电流性质是一种断续性减幅振荡电流,对血管运动功能有调整作用,能使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局部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代谢过程加强,收到明显的止痒镇痛效果。所以临床上用来治疗冻疮,雷诺氏病,营养障碍性溃疡,头痛,神经痛,神经衰弱,局部瘙痒,感觉异常等症。
☚ 腧穴激光照射法   腧穴电离子透入法 ☛
000017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