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腊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腊日 腊日古代农历腊月祭祀百神的日子,即十二月初八。《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 永安 地脉 ☛ 腊日 腊日古代举行腊祭的日子。腊,是年终祭祀众神,报谢丰收的祭名。《左传·僖公五年》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腊,先秦时本称“蜡”(Zha)。据《礼记·郊特性》说,蜡祭始于远古的“伊耆氏”,并云:“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飨之也。”郑玄注:“飨者,祭其神也。万物有功加于民者,神使为之也,祭之以报焉。”汉·应劭《风俗通》:“(蜡)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或曰腊,接也,新故交换,狎猎大祭以报功也。”自汉以后,改称腊日。腊日虽在岁终,古代并无定期,如汉代,“冬至后三戌(日)腊祭众神。”(见许慎《说文解字》)“魏以辰(日),晋以丑(日)。” (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梁宗懔则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荆楚岁时记》)唐代以大寒后辰日为腊。宋代,“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梦梁录·十二月》)古代腊日风俗,除举行腊祭外,民间“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荆楚岁时记》),又有藏钩之戏。晋周处《风土记》载:“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以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三筹,三筹为一都。”宋代时俗,据《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云:“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闾巷家家互相遗送。”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有云:“腊近探春春尚远。闲庭院,梅花落尽千千片。”姜夔有《浣溪沙·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赋二首》词。 ☚ 腊八 小年 ☛ 腊日腊日原是古时岁终祭祀百神之日,后定腊月八日为腊日。唐代腊月八日有饮酒的习俗。羊士谔《腊夜对酒》诗:“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乐声方助醉,烛影已含春。”杜甫《腊日》诗中有“纵酒欲谋良夜醉”的诗句。 ![]() ![]() ![]() 年底 年底年末 余律 岁尾 余运 岁梢残腊 穷腊 破腊 腊尾 ☚ 年 年数 ☛ 某月某日 某月某日一月初一:春元 元旦 元日 元春 元正 元辰 元朔 正朔 正辰 春旦 正旦 正朝 正日 王正 新正 新元 新吉 月吉 岁朝 三朝 三始 端日 鸡日 大年初一 另见:节日 日 ☚ 称天数 日期 ☛ 腊日祭神风俗。李氏朝鲜太祖将中国汉代的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的习惯改为冬至后第三个未日。相传,此日的麻雀肉香味鲜,孩子们吃了能防病,故这一天夜晚,都在捉麻雀。此日的雪,能防虫害,故人们将此日雪存在缸里,用雪水腌菜,或将其喷洒在书皮和衣服上,以防蛀虫。 腊日 腊日古代腊祭之日。《史记·秦本纪》:“十二年,初腊。” 《正义》: “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 《风俗通义》云: “《礼传》: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许慎《说文》: “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与前说有异。据《荆楚岁时记》,在十二月八日。《玉烛宝典》又有一说: “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腊日或其前一日击鼓驱疫,故又有腊鼓之名。 ☚ 赛神 腊八日 ☛ 腊日 腊日中国传统节名 亦叫“腊八”。时间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腊日渊源甚早,周代夏历十二月,有猎禽兽以祭先祖的风习,叫做 “蜡”,并有 “大蜡”仪式,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自秦代始,把农历十二月称作 “腊月”,于是十二月初八就叫 “腊八” 了。腊日的主要节仪是吃 “腊八粥”(亦称腊八饭)。这是受佛教煮粥敬佛的影响所致。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 十二月 “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赐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清代,“腊八粥” 更盛行宫廷,连皇帝、皇后也煮腊八粥,雍正三年 (1725) 清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日,先于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并请喇嘛僧人诵经,然后把粥分赐王公大臣。腊八粥又叫 “七宝粥”、“五味粥”,最早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逐渐变化。《武林旧事》 中说: “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 ‘腊八粥’。”而《燕京岁时记》中发展为: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现代的腊八粥更是用料繁多,而且讲究营养。 ☚ 冬至 小年 ☛ 腊日旧时腊祭的日子。周代有腊、蜡两种祭祀,腊祭祖先,蜡祭百神。秦、汉合称为腊。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戊,腊祭百神。”后来定为十二月初八日。《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腊日 腊日古代举行年终腊祭之日。各代具体日期不一。《初学记》:“汉以戌日为腊, 魏以辰, 晋以丑。”《魏台访议》: “王者各以其行衰日为腊。汉火德,火衰于戌,故以戌日为腊;魏土德王,土衰辰,故以辰为腊;晋金德,金衰于丑, 故以丑为腊。”谢承 《后汉书》:“沛国陈咸,为廷尉监。王莽篡位,还家, 杜门不出。莽改易汉法令及腊日。咸常言:我先祖何知王氏腊乎?”可见古人对腊日之重视。 ☚ 腊 伏 ☛ 腊日臘日là rì旧时腊祭的日子。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来改为十二月初八日。《备急千金要方·风虚杂补酒煎》:“天门冬大煎……若十二月腊日合者,经夏至七月下旬止。” 腊日la riday of winter sacrifice,usually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腊日汉时祭祀百神之日。按: 《左传》僖公五年注云:“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周时以今农历10月为岁终之月,故腊在孟冬。汉后改行夏历,以十二月为岁终,故腊日在12月。又《风俗通·祀典》有“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之句,故推知腊日当即今农历12月8日。此俗源流有三说: ❶源于鲁僖公五年之“腊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