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胀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脾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医醇賸义·胀》:“脾为湿土而主四肢,寒气乘之,则土德衰而真阳不运,故善哕而肢体疲重,夜卧不安也。当扶土渗湿,兼解寒邪,姜术二仁汤主之。”脾胀又名水胀。《金匮翼·胀满诸论》:“脾胀,湿气归脾,壅塞不行,其脉濡,其体重,其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畅……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治宜小温中丸、胃苓汤、禹余粮丸等方。参见胀条。 脾胀古病名。出自《灵枢·胀论》。指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席等表现。 脾胀pízhànɡ病症名。出《灵枢·胀论》。见善哕、四肢烦闷、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等症。多因寒气乘脾所致。用姜术二仁汤( 《医醇 义》: 炮姜、白术、茯苓、半夏、当归、薏仁、砂仁、厚朴、木香、广皮、生熟谷芽) 等方。亦有以胀病而见上述证候者为脾胀。宜在治胀方中加脾经药, 如升麻、苍术、葛根、白芍等( 《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 脾胀pí zhàngdistension of spleen;splenic dis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