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剑 脱剑tuōjiàn┃┃ 《新序·节士》载,延陵季子将西聘晋,携宝剑过徐。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以有上国之使,未献,然其心许之矣。使晋归过徐,徐君已死,乃解剑挂徐君墓树而去。后以“脱剑”为悼念亡友之辞。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诗:“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南朝陈·徐陵《别毛永嘉》诗:“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另见1147页“脱剑”条。 ☚ 偏露 断手 ☛
脱剑 脱剑tuōjiàn┃┃ 解下佩剑。喻弃武修文。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另见274页“脱剑”条。 ☚ 徙薪 鸿迹 ☛ 脱剑tuō jiàn解下佩剑。比喻弃武修文。《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武贲之士说(脱)剑也。” 停战 停战罢兵 黜兵 息甲 缩甲 罢战 停止用兵:息兵戢戈 戢兵 戢武 韬戈 不再用兵:放马华阳 战争止息,不再用兵:归马(归马放牛) 有限期的或局部的停战:休战 罢垒 仆旗 投戈 案兵 息兵,休战:靖兵 息兵停战:韬弦 挂箭 不再战斗:解甲投戈 停止战事:洗甲 休牛 休兵 息燧 止息战事:弥兵 休兵停战:韬戈卷甲 卷甲韬戈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休牛归马 休兵,停战:偃兵 停止战斗:辍战 卷甲 偃旗息鼓 偃旗仆鼓 偃旗卧鼓 不再战斗:解衣卸甲 解甲投戈 解甲休兵 解甲休士 停止打仗:发鞍 不打仗:休马 不兴战事:散马休牛 通过谈判停战:议和 息兵停战:韬弦 韬旗 退兵停战:退罢 暂停作战:仆旗 停战,按兵不动:顿兵 停止斗争﹑辩论等活动的要求:免战 解除武装,停止战斗:解兵(解兵释甲) 解甲释兵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倒载(倒载干戈) 倒置干戈 倒戢干戈 停止战斗,召集士兵返回营房:收兵回营 停止武备:偃武(~修文) 偃息武备:隐武 息兵修文:韬戈偃武 弃武修文:脱剑 (交战双方停止作战:停战)
另见:停止1 作战 战争 太平 ☚ 努力作战 讨伐 ☛ 00011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