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人体脑脊液外观为无色,压力0.69~1.76 kPa,比密1.005~1.007,pH7.31~7.34,糖定量成人为2.5~4.5 mmol/L,儿童为2.8~4.5 mmol/L,蛋白定量成人为0.15~0.45 g/L,儿童为0.2~0.4 g/L,氯化物120~130 mmol/L,白细胞计数成人为(0~8)×106/L,儿童(0~15)×106/L。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naojiye jiancha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内脉络膜丛血管中的血浆过滤而成,它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脑室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维持脑组织与脊髓细胞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完成神经细胞和体液之间代谢物质的交换。当脑实质、脊髓和脑脊髓膜发生感染、外伤或肿瘤时,脑脊液将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检查脑脊液有助于对脑、脊髓和脑膜疾病作出诊断,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如病毒性感染、化脓菌感染、结核菌感染、肿瘤等)均可依据脑脊液检查结果加以鉴别和证实。有人称脑脊液检查是“取脑水”、“抽骨髓”,认为抽完了孩子会变傻,都是不正确的。 ☚ 粪隐血检查 血清转氨酶测定 ☛ 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对脑脊液进行一般性状、化学、显微镜和细菌学等检查。常规内容有脑脊液颜色、透明度、凝结及蛋白质、糖和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脑膜炎、脑炎、肿瘤和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正常脑脊液 压力 | 卧位:80—180毫米水柱或40—50 滴/分 坐位:160—360毫米水柱或80— 100滴/分 | 外观 | 无色,透明 | 细胞 | 0—8/立方毫米,新生儿为0—15/ 立方毫米 大多为淋巴细胞 | 蛋白定性 蛋白定量 | 阴性 20—40毫克/100毫升 | 葡萄糖 | 成人:50—80毫克/100毫升 儿童:60—90毫克/100毫升 | 氯化物 | 成人:700—760毫克/100毫升 儿童:650—720毫克/100毫升 |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主要是由脑室内脉络膜丛血管中的血浆过滤而成,少量也可由脉络膜丛细胞和脑室细胞分泌,并经蛛网膜下腔的绒毛吸收。它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脑室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维持脑组织与脊髓细胞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完成神经细胞和体液之间代谢物质的交换。当脑实质、脊髓和脑脊髓膜发生感染、外伤或肿瘤时,脑脊液将出现相应的变化,故脑脊液的检查有助于脑、脊髓和脑膜疾病的诊断。 一般性状检查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清晰、透明的液体。如呈不同程度的白色混浊,提示脑膜有炎症;如呈血样,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穿刺时损伤血管所致;陈旧性出血,则离心沉淀后,上层液体呈淡黄色。脊髓肿瘤所致之蛛网膜下腔梗阻时,脑脊液呈黄色、透明、易于凝固。脑脊液经静置一夜,出现柔软薄膜或纤维丝,提示蛋白 (包括纤维蛋白原) 含量增加,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蛋白检查 分定性和定量检查两种。常用的定性试验有: ❶Pandy试验:是将脑脊液滴入5%石炭酸溶液中,显示白色混浊者为阳性,提示蛋白增加; ❷Ross-Jones试验:是以脑脊液与饱和硫酸铵溶液形成接触面,交界处显出白色环状沉淀者为阳性,提示球蛋白增加。常用的定量法是磺基柳酸比浊法。正常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很低,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为15~45mg/dl,主要是白蛋白。与蛋白检查有关的还有色氨酸试验和Levinson试验。色氨酸试验原理是由于细菌尤其是结核杆菌,能使蛋白分解产生色氨酸,色氨酸与甲醛和亚硝酸钠相遇产生紫色。正常人为阴性,阳性时要多考虑结核杆菌或其他细菌所致之脑膜炎。Levinson试验是将脑脊液注入两个试管内,一加氯化高汞,一加磺基柳酸。正常时二管沉淀物的高度都<2mm。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高汞管的沉淀较另管高2~3倍;化脓性脑膜炎时与此相反,磺基柳酸管的沉淀多。蛋白增加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增多部分主要为球蛋白。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及脑炎等,球蛋白也可略增。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正常值为IgG 3mg/dl以下,IgA 1mg/dl以下,IgM不能检出。病毒性脑炎早期IgG和IgA都上升,后期主要是IgG上升。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时,IgG明显上升。 葡萄糖测定 方法与血糖相同。正常脑脊液含糖量约相当于血糖含量的45~75%。成人为50~75mg/dl,10岁以下儿童为70~90mg/dl。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时,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使脑脊液中含糖量减低。病中继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反之,如日渐上升提示病情好转。非细菌性脑膜炎、脑肿瘤、脑脓肿、硬脑膜外炎性病灶等,含糖量一般并不减低,脑脊液中的糖来自血液,因此最好在空腹时测定,并要参考血糖值以资比较。 氯化物测定 主要用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氯化物的定量方法与血氯相同。成人含量以氯化钠计算为720~760mg/dl(123~130mEq/L),婴儿及幼童为625~720mg/dl (106~123mEq/L),都较血清含量为高。脑膜炎时,由于脑膜渗透压改变及脑脊液中蛋白增加,使氯化物含量减低。结核性脑膜炎常在620mg/dl (106mEq/L)以下,化脓性脑膜炎约为630~680mg/dl(107~116mEq/L)。脑炎、神经梅毒以及其它非细菌性炎症与脑肿瘤等,氯化物一般无改变。 胶体金试验 正常脑脊液内白蛋白能抑制胶体金试剂与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变色反应。当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发生改变时,胶体金试剂能使不同稀释度的脑脊液产生不同程度的沉淀及各种颜色反应。试验时,将脑脊液倍比稀释,由1∶10起依次排列,共10管,然后加桔红色的胶体金,以数字代表颜色变化。如“0”代表桔红色(胶体金试剂原色),“1”代表紫红色,“2”代表淡紫色或紫色,“3”代表蓝色,“4”代表淡蓝色,“5”代表无色。报告方式是从左到右按次写出代表各管颜色的数字。正常人为0000000000,即十管皆保持原桔红色不变;梅毒型为0123320000,即第一管(1∶10)桔红色不变,第二管(1∶20)呈紫红色,第三管(1∶40)呈紫色,余类推;轻瘫型为5555542100;脑膜炎型为0001224531。 显微镜检查 正常脑脊液是无菌性液体,细胞数仅0~8/μl,几全为淋巴细胞,无红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见于病毒引起的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感染等。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见于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提示有出血病灶或穿刺损伤,新鲜红细胞外形完整,陈旧性出血则红细胞多皱缩。当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增高时,应直接涂片检查细菌,可能出现的细菌有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蛋白电泳分析 正常脑脊液的蛋白含量甚微,作蛋白电泳分析时,需将标本浓缩100~200倍,使蛋白含量相当于2g/dl,然后按血清蛋白电泳法进行,用光密度计扫描或比色,计算蛋白各区带百分比或绝对值。正常值:前白蛋白为4.6±1.3%,白蛋白49.5±6.5%,球蛋白中α1为6.7±2.0%,α28.3±2.1%,β18.5±4.8%,γ11.2±2.7% (Hill,N C et al Myo Clinic Proc,33: 686,1958)。α1与α2球蛋白增加,见于脊髓灰质炎早期,脑膜炎和癫痫。前白蛋白与β球蛋白增加,多见于锥体外系统疾病,如震颤性麻痹综合征、舞蹈病、手足徐动病等。γ球白显著增高,则见于脑实质慢性炎症,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脑炎等。α与γ球蛋白都增高,常见于颅内恶性肿瘤。 其他由于有血脑屏障存在,血清中大分子酶不能进入脑脊液,所以脑脊液中的酶主要由脑、脊髓和脑脊髓膜所产生,一般情况下酶活性增加提示这些组织有损伤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但对诊断并无特异性。常用于检查脑脊髓病变的酶有: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8~50u,约为血清水平的5~10%。脑组织含有丰富的LDH,当受损伤时较易升高,升高主要见于脑栓塞、脑肿瘤和细菌性炎症。90%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明显升高,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多发性硬化症LDH不增高。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值0~19u,脑栓塞和炎症时升高。酸碱度:正常人脊髓液pH7.28~7.32,脑室液7.32~7.34。二氧化碳分压(Pco2):脊髓液44~50mmHg,脑室液40~46mmHg;碳酸氢(HCO3-)为22.9mEq/L。脑脊液较血液偏酸性,是由于脑脊液中无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缓冲作用,HCO3-也较血为低,故它对酸的缓冲能力较差。 ☚ 痰检查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 00015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