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芦巴(图29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芦巴(图295) 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e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系一年生单本,均为栽培。 【性状鉴别】 种子呈扁斜方形,似大萝卜子,长3~4mm,宽2~3mm。表面淡黄至淡黄棕色,略带光泽,两侧略具一条深斜沟,两沟相交处可见种脐。质坚硬。浸泡水中则有粘性。种皮薄,破开后外圈为棕色,半透明状,胚乳内包子叶两瓣,黄绿色,底部有一细长弯向一边的胚根。有特殊香气,味淡微苦,嚼之有豆腥气。 以身干、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用时捣碎。 (三)炮炙 1.盐制 取净胡芦巴,用盐水拌匀,待吸尽盐水,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有香气,取出,放凉。每100kg胡芦巴,用食盐2kg。 2.炒制 取净胡芦巴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爆裂,有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 3.酒制 取净胡芦巴与酒拌匀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或用酒拌匀,稍焖,使吸尽酒液,蒸2小时,晒干,或用文火炒至身干转黄色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每100kg胡芦巴,用黄酒2~5kg。 【性味归经功效】 温、苦,归肝、肾经。温肾,祛寒,止痛。 【应用】 1.虚寒性小腹冷痛、疝气痛及下肢冷痛,妇女行经腹痛等证 本品苦而大温,能治下焦沉寒冷痛。治疗小腹冷痛、疝气痛等,常与小茴香、附子等配伍;治疗妇女行经腹痛等证,常与小茴香、香附、艾叶配伍。 2.下焦寒湿所致脚膝肿痛,转筋 常与木瓜、补骨脂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5~10g。亦可入丸散。阴虚火旺者忌用。 【备注】 《本草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本品含龙胆宁碱、番木瓜碱、胆碱、胡芦巴碱。还含皂苷、脂肪油、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B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