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臟連丸 臟連丸 zàngliánwán 丸藥。此丸以黄連及猪大腸爲主藥製成,故稱。佐藥有黄芩、地黄、槐角等。主治腸熱便血,痔瘡腫痛,大便秘結,肛周感染。參閲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臟連丸》。 脏连丸❶《中药制剂手册》方。黄连120g,黄芩720g,赤芍药、当归、阿胶珠、荆芥穗各240g,炒槐花、地榆炭、地黄各360g,槐角(蜜炙) 480g,猪大肠八尺。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次。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脏毒下血,日久不止,肛门坠痛,痔疮焮肿。 ❷即猪脏丸第一方,见猪脏丸条。 脏连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二【组方药物】 大鹰爪黄连250克 槐花米60克 枳壳30克 防风 粉草 槐角 香附子 猪牙 皂角 木香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除香附外,共为细末。再用陈熟仓米130克,同香附一处为末,用猪大脏约62厘米,水洗净,装入香附、仓米缚定口,量用水700毫升入砂锅中,炭火煮干即添水,慢慢煮烂猪脏如泥,取起和药捣如糊,再入黄连等末同捣为丸,梧桐子大。空腹时用米饮下80丸。 【主要功效】 清热止血,祛风凉血。 【适应病证】 肠风脏毒下血。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面、蒜、生冷、煎炙之物。
脏连丸 《外科启玄》卷十二【组方药物】 胡黄连 荆芥穗 地榆各30克 槐花 槐树木耳各45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用活鲫鱼1尾,重300克,去肠、刺,取肉捣如泥和作团,用健猪大肠头46.5厘米,翻过,去油洗净,装前药扎定煮熟。空腹时食之。至重不过2次,服之甚效。如年久日远,以药末晒干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3克,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 【适应病证】 多年痔漏。
脏连丸 《外科大成》卷二【组方药物】 黄连500克 槐花250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末,用雄猪肥壮大肠,以酒醋洗净,入药扎两头;次用韭菜2.5~3千克,一半铺瓶底,药肠盘于上,一半盖之,文火蒸,以肠脂化尽,肠皮如油纸薄为度;去肠取药晒干,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日2服,每服9克,白滚汤送下。 【主要功效】 清肠凉血。 【适应病证】 痔漏并肠风下血,及水泻、痢疾。
脏连丸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组方药物】 胡黄连250克(净末) 通血香4.5克 雄猪大肠37厘米(尽头一段) 【制剂用法】 上药3味,温汤洗净,将黄连末及通血香灌入肠内,两头用白丝线扎紧,用酒1.25升,放新砂锅内煮酒将干为度,取起肠药,各捣如泥,倘药烂,晒1时,复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久服除根。痔漏有孔者,只须半月见功。 【适应病证】 痔漏无论新久,但发作时便下血作痛,肛门坠重者。如有脓血不止,肿痛难坐者,亦可用之。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白银定子”(《本草纲目拾遗》卷五)。
脏连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方药物】 黄芩7.22千克 槐角4.8千克(炒) 生地3.6千克 赤芍药2.4千克 槐花3.6 千克(炒) 阿胶2.4千克(炒珠) 地榆炭3.6千克 当归 芥穗各2.4千克 黄连1.2千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用猪大肠约4.48米,将群药研粗末装入,两头扎住,蒸熟晒干,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主要功效】 润肠清热,止血通便。 【适应病证】 肠风便血,痔疮漏疮,大便秘结,肛门肿痛。 脏连丸zàngliánwán❶中成药。黄连120克, 黄芩750 克, 赤芍、当归、阿胶珠、荆芥穗各250 克, 炒槐花、地榆炭、地黄各360克, 槐角500 克, 猪大肠8 尺。蜜丸, 每服9克, 日两次。治新久肠风, 脏毒便血, 痔疮肿痛。本方为《外科正宗》原方加减。 ❷《证治准绳》方。黄连二两, 公猪大肠一段。将大肠煮烂, 和黄连末捣为丸, 每服三钱。治大便下血鲜红, 日久不止, 肛门坠痛。 脏连丸 脏连丸本方见于《外科正宗》。系从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猪脏丸改进发展而来。方由黄连(净末)八两,公猪大脏尽头一两(长一尺二寸,温汤洗净)组成。将黄连末灌入肠内,两头以线扎紧,用酒二斤半,砂锅内煮,酒将干为度,取起脏药,共捣如泥,如药烂再晒一时许复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功能清大肠湿热。主治痔疮,无论新久,但屡发便血作痛,肛门坠重而肿者。本方主治痔疮肿痛坠胀出血,其病因是由肠中湿热蕴甚,故主药选用黄连清肠中湿热,配伍猪大肠,既可作为引药,又可以脏补脏,实为一举两得。《备急千金要方·食治门》称:“猪洞肠主洞肠挺出血多者”,故配合黄连,可以清热止血,善治痔疾。如便血明显,可酌加槐米、地榆;便秘者,可配合麻子仁丸。若血色晦淡属虚寒者,本方不宜用。 猪脏丸(《仁斋直指方论》) 黄连二两(炙,研),嫩猪脏二尺(去肥)。以黄连塞满猪脏,系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饮下。功能与主方相同。主治大人、小儿痔疮,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者。 猪脏丸(《奇效良方》卷五十一) 猪脏(洗净控干)一条,槐花(炒为末)。将槐花末填入猪肠内,两头扎定,入石器内,以米醋煮烂,共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当归酒下。功能凉血止血。主治痔瘘下血。脏连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大鹰爪黄连半斤,槐米二两,枳壳一两,防风、粉草、槐角、香附、牙皂、木香各五钱。上药用陈仓米三合,同香附一处为末外,余药共为细末,用猪大脏约长二尺,洗净,装入米附,缚定用,量水二大碗,砂锅实火煮干即添水,慢火煮烂如泥,取匙和药,捣匀,丸桐子大,空心米饮下,每服七、八十丸。忌面蒜生冷煎炙之物。功能清肠中风热。主治远年近日肠风脏毒下血。 脏连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黄连25克,黄芩150克,地黄75克,赤芍50克,槐角100克,槐花75克,荆芥穗50克,地榆25克,阿胶50克。上药粉碎入猪大肠中,蒸熟后切碎,干燥,研细粉,每100克加炼蜜6~10克,和水泛丸;或加炼蜜80~110克,制成蜜丸。每服6~9克,日二次。功能清肠止血。主治便血,肛门灼热,痔疮出血肿痛。 ☚ 解毒四物汤 徙薪饮 ☛ 00004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