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病
黑脉或白脉发生病变,称为脉病。由于疾病的本质、脉道和发病部位等之不同,各有不同的特点。在临床上黑脉发病称黑脉病或血脉病;白脉发病称痹病或白脉病。黑脉病之特点是血、希拉偏盛而具热性。黑脉属阳,五元中属火,是正常血和希拉存在之处,也是病变血和希拉窜行之道。故发生病变后血与希拉自然要亢盛。还由于它的生理特点,发病则不但影响肝、心和命脉,同时也易连累其所连接或行走部位之脏腑及四肢等处,引起病变。发病的黑脉出现怒张、肿胀、麻木、发硬、发酸、搐搦、抽缩等症状,偶而发生脉疮、脉痞。对黑脉病应注意血和希拉之亢盛。白脉病之特点是巴达干、赫依偏盛而具寒性。白脉属阴,五元中属水,是正常巴达干存在之处,正常赫依运行之道,同时也是病变巴达干和赫依窜行之路。故发生病变后,巴达干与赫依自然要亢盛。病因主要由于用力过度,受强刺激使赫依与血相搏所致。因白脉本身之性质和分布部位等特点,发生病变后往往逐渐转变为陈旧性巴达干、赫依偏盛之病变。白脉病影响其所连结或行走部位之器官,如脑、脊髓和四肢等处,出现半身或手足麻木,浮肿、搐搦、跛行、僵直、萎缩、神志不清、小便不利甚至昏厥等症状。对白脉病应注意赫依与血之交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