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能量流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能量流energy flow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传递、转换的过程。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变为贮存于光合产物中的化学能,一部分用于自身的代谢消耗,一部分建成植物躯体。当植物被草食动物取食时,部分能量进入草食者营养级;当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取食时,部分能量进入肉食者营养级; 当动植物残体、排出物为食碎屑动物利用时,能量又从草牧食物链进入碎屑食物链。这种具有方向性的能量传递过程,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能流基本模型
能流路径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是:❶能量以日光形式进入生态系统,大约1%左右转化为食物能,其余以热的形式散失; ❷以植物净生产量(Pn)贮存起来的能量沿食物链经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逐级传递; ❸以动植物物质形式贮存在系统内,或进入碎屑食物链,或作为产品输出到系统外; ❹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有机体呼吸耗去的能量(R),以热的形式散失; ❺某些有机物质随动物迁移、水和风的携带,以及人为补充进入生态系统。能流基本模型(见图)是适合于任何生物层次(个体、种群或营养级)的“万能模型”。模型中Ⅰ表示总能量的输入,对自养生物来说是日光,对异养生物来说是食物,某些细菌和藻类能直接利用这两种能源。输入的总能量中,一部分为没有被利用的能量(F),如没有被植物固定的光能和没有被动物同化的食物。在输入的总能量中被同化的能量(A),用于呼吸作用(R)和生产(P)。生产能量(P)在植物中称为净初级生产,在动物中称为次级生产,是可以为下一营养级利用的食物能。生产能量(P)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用于生物体本身的生长(G),同化物(尿和粘液)的排泄(U),以及能量的贮藏(S)。因而,有如下的关系: I=F+A,A=R+P 其中A与I之比、P与R之比是重要的生态学效率。 能流规律 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型的热力学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能量在生态系统各层次之间的传递、转换服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能量平衡 太阳辐射能进入生态系统后,在不同情况下转变为热、功或食物中的化学能; 食物中的化学能又可转变为动能、热能或新原生质中的化学能。能量不断改变着形态,在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交换。环境得到的能量即系统减少的能量。反之,环境失去的能量即系统增加的能量。 能量耗散与转换 能量在每一次传递过程中,总有一部分消散为不能利用的热能,使熵值增大。生物呼吸所释放的热能(见表)不能被生物再转化为其他形态的能量,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靠植物不断向太阳索取。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不断耗散,没有任何能量能百分之百地有效转化。生物有机体或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与同化不断引入负熵,通过呼吸排熵,以维持其高度有序的“低熵”状态或高“自由能”状态,普里高津(Pngo-gine)称其为耗散结构。
能流分析方法 有统计分析、过程分析和输入输出分析。其步骤是: ❶确定对象和系统边界; ❷确定系统组分和相互关系,绘制能流线路图; ❸确定各种实物的流量和输入、输出量; ❹将不同计量单位的实物流量折算为能量; ❺进行能流密度、能流结构、能量转化效率的分析,绘制能流线路图。 能量流 能量流nengliangliu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各组成成分间传递和转换过程。简称能流。 ☚ 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