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胸部创伤护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胸部创伤护理

胸部创伤护理

胸部创伤常引起严重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或衰竭,以及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胸部创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有肋骨骨折,胸胸内器官和血管损伤而引起的气胸、血胸、皮下或纵隔气肿等。开放性损伤多见于战时,可分为非穿入伤和穿入伤,后者又有贯通伤和盲管伤之分。损伤累及胸内脏器或经胸部穿破横膈后又伤及腹部脏器,称为胸腹联合伤。抢救与护理:
(1)肋骨骨折护理: 较为多见,直接暴力可造成骨折断端向内移位穿破胸膜和肺组织,产生气胸或血胸,或合并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往往形成肋骨中部骨折。肋骨骨折病人因局部疼痛,不敢咳嗽和深呼吸,致使呼吸道内分泌物不易排出,阻塞支气管往往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单根肋骨骨折时,可用阔胶布固定患侧胸壁,以减少疼痛。应鼓励病人早期起床活动,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多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反常呼吸明显,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呼吸促迫。如伴有气胸、血胸,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休克等现象,需立即准备作胸腔闭式引流,以利肺扩张,改善呼吸情况,应及时去除口腔、喉头及气道内分泌物,神志不清者用鼻导管吸痰或准备气管切开吸痰。软化的胸壁,可用棉垫加阔胶布固定。
(2)创伤性气胸护理: 外伤累及胸膜脏层使肺泡破裂,或肋骨骨折后断端刺破肺脏,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❶闭合性气胸护理:少量空气进入胸膜腔,逐渐吸收后可自行全愈。大量空气进入胸膜腔时,须作胸腔穿刺抽气,或准备胸腔闭式引流,使肺及早扩张。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应用抗生素,防止胸膜腔感染。
❷开放性气胸护理:胸膜腔与外界相通,患侧肺萎缩,健侧肺也部分被压缩,纵隔随呼吸来回摆动,使静脉回流受到影响,很快产生循环障碍,引起缺氧和休克。胸壁伤口越大,进出的空气比喉头进出者越多,在胸壁可听到空气进出的响声。病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血压降低、脉细速,严重威胁生命。需立即封闭胸壁伤口,及时准备扩创或开胸探查及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病人取半坐卧位,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❸高压性(或称张力性)气胸护理:肺或支气管破裂后,裂伤的组织起活瓣作用,吸气时空气由肺裂口进入胸膜腔,而呼气时活瓣闭合,空气无法排出。胸腔内空气迅速增多,压力很快增高,压缩患侧肺,使纵隔向健侧移位,逐渐健侧肺也被压缩,或因纵隔和皮下气肿,呼吸和循环高度障碍,短期内可因窒息或休克而死亡。需及时排出气体,减低胸膜腔内压力,解除对肺和纵隔的压迫。在抢救现场,可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或第三肋间插入粗的注射针,放出气体减压。并迅速送往医院行闭式引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呼吸音的变化。给以半坐卧位,氧气吸入及抗生素治疗。
(3)血胸护理: 血胸的早期因急性出血,有休克症状,胸腔内积聚大量血液和气体,使肺组织受压,纵隔被推向健侧,引起呼吸和循环窘迫症状。病人在短期内有血压下降,心率快、面色苍白。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并输血补充容量,严密观察,积极作好开胸止血的准备。必要时静脉切开,以利输血和观察中心静脉压。注意胸腔闭式引流,不宜减压过快,否则病人会突然休克而死亡。每0.5~1小时测量胸液量,以了解胸内出血情况。
(4)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护理: 气体通过胸膜破损处串入皮下,或沿支气管树进入纵隔,即形成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如漏气多,病情发展急剧,可造成张力性纵隔气肿,压迫纵隔内器官,尤其是上腔静脉,并可同时发生张力性气胸,产生进行性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需作胸腔或纵隔插管引流,排气减压,并测量压力。广泛皮下气肿而无气胸存在时,可在颈根部用18号粗针,横行插入皮下,将面颈部积气向下推向插针处,排出气体,并给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情况。
(5) 血心包护理: 由于心肌裂伤致使心包腔积血者,称为血心包。心包积血压迫心脏,甚至造成血循环阻断,可因急性心包填塞迅速致死。病人有明显的心脏压迫症状,应立即准备修补心肌裂伤,止血和去除血块,以解除心脏压迫。由于失血较多,术前应准备动、静脉输血用具及血液。术后引流管接水封瓶,注意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如心肌裂伤较小,可使病人静卧,用心包穿刺方法抽除积血。
(6)胸腹联合伤护理: 多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以及膈下器官如肝、脾、胃、结肠、肾等腹腔脏器的破裂。或横膈发生裂伤,腹腔脏器可由横膈创伤处挤入胸腔,形成膈疝。病情严重,护士应积极配合抢救解除气道阻塞。对有开放性气胸者立即以敷料包扎伤口,对有张力性血胸者,迅速准备抽血、抽气减压。

☚ 烧伤营养护理   胸腔手术护理 ☛
000104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