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胸部x线解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胸部X线解剖 胸部X线解剖由于X线穿过投照部分的一切组织,胸部各个器官或组织的阴影必然前后重叠。因此X线所见是一张复合图相,凡胸内外组织都参与X线阴影的形成。 图1 肺野分区右侧示内、中、外带,左侧示上、中、下区 胸壁的骨胳 胸壁 的骨胳决定胸廓的外形,它包括肋骨、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胸椎。 肋骨:肋骨共12对,都自后上向前下倾斜。第6肋骨的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的后端水平。正常肋骨的位置及肋间隙的宽度一般在两侧对称。吸气时,肋骨位置上升,其倾斜角度小,肋间隙增宽,胸腔随之增大;呼气时,肋骨位置下降,其倾斜度变大,肋间隙变窄,胸腔随之缩小。肋骨前端与肋软骨连接,肋软骨未钙化时不显影,因此肋骨前端若游离状。 肩胛骨:在摄胸部正位片时,应将两肩向前旋转使肩胛骨尽量投影于肺野之外。如旋转不够,可重叠于肺野的上外侧。注意追踪该阴影的轮廓可见其超越到肺野外,一般不致误认为胸膜病变。 锁骨: 两侧锁骨横贯于胸腔上部,同第1肋骨前部相交,内侧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在锁骨内下缘,有时可见半圆形凹陷,为菱形韧带附着处,称“菱形窝”(图1),不可误认为锁骨侵蚀。 胸骨: 在正位上,大部分胸骨同纵隔阴影重叠,只是胸骨柄两侧边缘可以突出于纵隔阴影之外,有时会被误认为异常改变。在侧位或斜位上,整个胸骨清晰可见。 胸椎: 胸椎位于纵隔阴影之内,如投照条件适合,可清晰地见到上部4~5个胸椎体。在心脏后方的胸椎也隐约可见。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上端由环状软骨开始,相当于第6至第
图2B右肺支气管分支图解(右侧位)数字代号同图2A 图2C左肺支气管分支图解(左侧位)数字代号同图2A 肺门 肺门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结综合组成,其中以肺动脉和肺静脉为其主要成分,尤以肺动脉较重要。两侧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至4肋间,左侧肺门稍高于右侧约1cm。正位右侧肺门可分上、下两部。上部是由上肺动脉的分支、右上肺静脉于及其分支等构成;这些血管斜向外上方,排列密集时则很象一密度较高
侧位肺门是由左肺动脉弓、右上肺静脉干以及两侧下肺动脉所构成,其后上方为左肺动脉弓的投影。正常时左肺动脉同右上肺静脉的影相连接,二者无分界,成为侧位上较大的椭圆形团块阴影,而位于气管分叉部的前方。由于它是两侧两个结构所组成,根据成影原因,其上缘与前缘的清晰度是可以不一致的。气管分叉部和下叶支气管的后方只能见到带状阴影。侧位体层相上可能看到右下肺静脉干的断面,不要误认为块影。 肺叶、肺段、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有左右两部。右肺分三叶,即上、中、下叶;左肺只有两叶,即上、下叶。各肺叶由叶间裂分隔,从叶间裂的位置可以看出各肺叶的所在部位。右肺有两个叶间裂,称为斜裂和横裂。在侧位上右肺斜裂上起自第4胸椎水平,向前下斜行达横膈前部距前肋膈角约2~3cm处,斜裂之后方为下叶。横裂起自斜裂之中部,向前稍向下达前胸壁,其上方为上叶,其下方为中叶。在正位上横裂开始于肺门中点,经第3肋骨前端,横过右肺野达侧胸壁。左肺只有一个斜裂,其起点较右侧略高,左肺上叶相当于右肺上、中叶之和(图4A、B、C)。肺叶在正位投影上是前后互相重叠的,如右肺上叶与下叶的上部重叠,右肺中叶与下叶完全重叠等。各肺叶的病变一般须在侧位检查时区分(图5A、B、C)。 图4A 肺叶正位 图4B 肺叶右侧位
图5A 肺段分布图解前面观数字代表各段名称,同图2A 图5B 肺段分布图解右侧位
肺段: 肺叶由数个肺段组成,每一肺段各有其单独的支气管。在正常情况下肺段之间没有清楚的界线,只有在一个肺段实变时才能看清其轮廓。肺段的名称与相应的支气管分支同名。 肺小叶与腺泡: 每一个小叶是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开的肺组织最小单位。每个终末细支气管形成一个腺泡,每一个小叶是由3~5个腺泡所组成。小叶的大小不一,平均说,在成人其直径约为1cm左右。腺泡是由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以及肺泡本身所组成。每一个腺泡的直径约为5~6mm。它是大体解剖以及X线解剖单位。当一个腺泡充满造影剂、渗出液、漏出液,或肉芽组织等后,其形态如花瓣状,称为“腺泡结节”。 肺野 肺组织内含气,在X线上表现为广泛的、比较均匀的透明阴影,称为“肺野”。为了便于指明病变的部位,通常把肺野分成几个区域。从纵的方面分,可为等分的三带;最内的称内带,中间称中带,外围部称外带。从横的方面分,最上的第1肋圈以内称肺尖;锁骨以下到第2肋骨前端的下缘,称为锁骨下区;肺尖和锁骨下区合称为上肺野。第2肋骨前端到第4肋骨前端下缘称为中肺野。其下方为下肺野,一般把最下靠近膈的部分称为肺基底部。 肺野的透亮度,同肺内所含气量成正比:呼气时肺内气体减少,肺野的透亮度减低,在下部尤为明显;吸气时则相反。肺野的透亮阴影同气胸的透亮阴影不一样,因为在肺野内可以看到肺结构,而气胸范围内则全无肺结构。一般从肺门阴影向外,可以在肺内看到放射状从粗到细的分支条纹向肺野外围伸延,称为肺纹理或肺纹。肺纹理主要是肺动脉的投影,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也参与形成。肺纹理越到肺外带越细小,到最外带几乎可以看不见。右下肺内带的肺纹理往往比较粗大而不锐利,这是由于有较大肺静脉阴影相混所致。在立位时可见上肺野的肺纹理较下肺野少,因为此时肺动脉内含血量自下而上逐渐减少。肺基底部的单位体积内含血量较肺尖者可多4~8倍。卧位检查时,这种差异就不显著。老年人的肺纹理一般较青年人显著,但其分支形态和分布均正常。婴儿的肺纹则相对细小稀少。新生儿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前方的支气管周围肺泡最先膨胀充气,位于后下部的则最迟充气。新生儿在最初几天的肺部透亮度是逐渐增加的。 胸部还包括胸膜、膈、纵隔等。 ☚ 纵隔气造影 肺部基本病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