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念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念贻 胡念贻1924——1982字孟周。原籍湖南,生于广州。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游国恩指导下研究先秦文学。研究生毕业后于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直至去世。任该所研究员。他治学兴趣广泛,路子宽,对于《诗经》、《楚辞》、历代散文及唐宋诗词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善写旧体诗词,青年时期即印行过创作集子,建国以后也多次公开发表过诗词新作。发表过二百余万字的专业论文。已出版的论文集和专著计有:《中国古典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学论稿》、《先秦文学论集》、《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等。此外,还参与或主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及《唐诗选注》、《辛弃疾词选》、《唐宋词选》等书籍。其词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一些单篇论文及《辛弃疾词选》、《唐宋词选》等书中。他论唐宋词主张思想内容与艺术性并重;在推尊豪放词和爱国作品的同时,力主充分肯定婉约为宗的一派词的杰出艺术贡献和历史地位。 ☚ 孔凡礼 马兴荣 ☛ 胡念贻 胡念贻1924—1982字孟周。广州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游国恩教授的指导下,专攻先秦文学。195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后为该所研究员。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先秦文学论集》、《中国古代文学论稿》、《楚辞选注及考证》。胡念贻先生对先秦散文的研究卓有成就,在其《先秦文学论集》和《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中,均收入了他对先秦散文著作如《尚书》、《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的研究论文。另外,他对汉赋、汉代贾谊的散文、《史记》以及欧阳修的散文也有较为专门的研究。《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里有两篇文章从“古典文学研究的综合性”上阐述了作者对古代散文的一些思考,《古代散文研究的两个问题》首先论述了散文的范畴,作者指出历来对“散文”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界说,他认为文学史上的散文,“应指那些具有文学价值或者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品而言,并非泛指一般文字,也不能局限于狭义散文。对于汉以前的文字,尺度可以较宽,魏晋以后,标准应该比较严格一些。”其次,作者探讨了“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问题,指出“讨论一部著作的文学成就,应该注意它在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也应该注意它在语言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抛开文学本身方面的问题,而过分注意别的方面”。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广义的散文呢?作者认为“首先是分析作品里面的形象,其次是看作品里面怎样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文学史编写中的散文问题》继续探讨了散文的界限,指出“我国古代文学散文和非文学散文混淆不清,有它的历史原因”,而我们今天“要从经史子集中分辨出哪些是应该在文学史里叙述的文学散文,哪些不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其标准除形象和感情外,“还应该看到古人某些理论文字在艺术结构和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工力,在文学史上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引用了许多例证来阐释自己的看法。(参看《先秦文学论集》、《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两条) ☚ 吴小如 冯其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