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hútòng东北和华北等地称小的街巷。从史籍中看,“胡同”这个词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衖、胡洞、衙衕、衚衕、.jpg) 等多种写法。 “胡同”最早见于元曲。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明朝沈榜《宛署杂记》也说:“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又据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载:“街也,今京师巷道叫‘衚衕’。”“衚衕”乃“胡同”的异体字。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浩特”一词,“胡同”可能是蒙古语“浩特”的音转。因“浩特”最早指居民聚落的地方,后来发展为城镇。在中国旅居多年的日本人多田贞一,1944年写了本《北京地名志》说: 胡同相当于小通路、横街、小巷等。它是从蒙古语来的。在蒙古,比村稍大的部落就叫胡同。 然而另据考证,“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族的“霍通”一词。 金末元初,蒙古人灭金和南宋以后,开始兴建元大都(即北京城),当时城内民居都是按片分开建造,中间辟有通道,也就是蒙古语中的“火疃”(读音)。 后来,汉族人把“火疃”译为“胡同”,写法简化了,成为汉字化的外来语词。而今“胡同”一词已被用来称呼城市中较窄较小的街道。 胡同hútòng狭窄的街道;小巷。 【注意】“同”这里不读tóng。 胡同hútòng〈名〉巷,小街:一条胡同│走进死胡同。 巷子 巷子巷(空~) 里(里巷;里闾)闀 弄(弄堂;巷弄) 衖 哄 胡同 小街 巷头:曲头 贫民居住的巷:贫巷 负郭 穷巷、贫居:负郭穷巷 贤士所居的穷巷:阮巷 小的巷:曲 闬 闾 小巷 狭巷 里巷 曲坊 衖堂 里弄 偏僻的小巷:背巷 曲巷 冷僻简陋的小巷:穷巷 小街曲巷:狭邪 狭斜 长的巷:长巷 很长的巷道:深巷 永巷 曲巷:猥巷 曲折的小巷:斜巷 简陋的巷子:陋巷 隘巷 陋阊 狭陋的或穷人住的巷:穷阎 穷阎 偏僻的巷:背巷 僻巷 僻陋曲折的小巷:委巷 里巷的极隐僻处:穷里
另见:街道 冷清 狭小 ☚ 街市 城区、郊区 ☛ 胡同中国北京对城市小街小巷的称谓。从史籍上看,从元朝到清朝“胡同”一词就有多种写法: 通、火弄、火疃、火巷、火 、胡洞、衙 、.jpg) 、.jpg) 、忽洞、湖洞。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起来的。元代的官僚、贵族在北京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连起来是一排排的,排与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要有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元代当时明确规定宽9.24 m者为胡同,宽18 m者为小街,宽36 m者为大街。当时元大都仅有29条胡同。至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当时有胡同459条,街巷711条。清朝对9.24 m的界限已模糊了,胡同与街巷总共有2077条。至20世纪40年代已有3200多条,20世纪80年代已发展到6104条,直接称胡同的1316条。 胡同lane; alley; hut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