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胚胎时期血细胞的发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胚胎时期血细胞的发生

胚胎时期血细胞的发生

胚胎原始血细胞的来源问题长期存在争论,由于最初的血细胞出现在卵黄囊壁的血岛中,因此“内长学说”认为胚体内血细胞是从胚外迁移进去的,而原位起源说则主张胚体内的间充质细胞可在原位演变为原始造血干细胞,证据是用机械方法中断胚内、外联系后,胚体内仍有血管和血细胞发生。目前关于血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的事实已为胚胎学界公认。胚胎早期,所有红细胞均起源于血管内,由血管内皮分化而来,而在后期肝脏和骨髓的造血灶中,造血干细胞则主要在血管外发生。卵黄囊造血活动开始于第2周,在第4~10周期间极为活跃。胚体内造血活动在第5周时遍布胚体内的间充质细胞中,在分化为原始血管时,也出现了原始血细胞。这种原始血细胞迅速分裂增生,部分保持原状,部分则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最初生成的是有核红细胞,称为原红细胞,胞体较大,直径15~25μm,核大,染色质较粗,含两个以上核仁,胞质嗜碱性,含有胚性血红蛋白,寿命短。
人胚第6周末,肝脏原基中开始出现造血灶。当卵黄囊血岛造血功能消退时(约第11周),肝造血活动很快达到高峰。到出生前,新生儿肝脏中还残存着个别造血灶。从卵黄囊血岛造血转变为肝脏造血时,红细胞系的发生出现变化,原红细胞相继消失,代之以“定型幼红细胞”,后者较原红细胞小,核亦较小,接近成熟时失去胞核,变为无核红细胞。定型幼红细胞已进一步分化,细胞表面具有受体,能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刺激发生增生分化反应。人类卵黄囊也能产生相当数量的定型幼红细胞。肝内造血的部位是在血窦之外,新生的血细胞穿过血窦壁进入血循环。最初,肝脏只产生红细胞,8周开始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脏约在第12周开始造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5个月以后,脾就很少产生粒细胞了。脾脏造红细胞的功能持续到出生之前,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则保持终生。胸腺和淋巴结分别为初级和次级淋巴器官。胸腺在胚胎早期(约第2个月)就开始有T淋巴细胞发生。在出生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它产生T淋巴细胞的功能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全身次级淋巴器官的发育。淋巴结大约在胚胎第4个月开始出现淋巴细胞,其功能延续终生。
骨髓造血期起始于人胚第2个月末,锁骨首先出现骨髓。随着骨的大量形成,骨髓的分布越来越广泛,胚胎第3~4月时,随着全身长骨的骨化,才真正开始骨髓造血期。此时,肝、脾等器官造血功能渐弱。到第5月以后,逐渐取代肝脏成为主要造血器官。人类骨髓不仅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而且保存着造血干细胞,这些功能持续终生。
人胚带氧的血细胞于第3周时即进入血循环。原来全为有核的细胞,至第6周时,有的细胞在核被排出后才进入血流。此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有1%是无核的。第9周时,无核红细胞迅速增加,到第10周时,无核红细胞约占红细胞总数的90%,第12周时(66~79mm)有95%的红细胞是无核的。
胎儿在出生前的血红蛋白大部分为胚胎性血红蛋白F(HbF),但在第13周胚胎中开始有成人血红蛋白A (HbA)出现。出生时,HbF与HbA的比例为75:25。妊娠后期,HbF逐渐减少而被HbA所代替,从第34周起,每周约减少HbF3~4%。红细胞数值及胎儿血液带O2能力在接近足月时均有增加。离开胎盘的血,其血红蛋白所带O2的饱和度随妊娠时间加长而有下降倾向。胎儿愈来愈需O2的情况则以增加每分钟通过胎盘的血量得到补偿。
含HbF的红血细胞对O2的亲合力高于含HbA的红血细胞。在同一氧分压及pH情况下,HbF可以比HbA携带更多的O2,但它们的氧解离曲线则无显著不同。足月胎儿的HbF与HbA之比为3:1。分娩时,新生儿的红血细胞比成人者大20%,所含血红蛋白也相应较多。

☚ 胚胎早期血循环的建立   心脏的发生 ☛
000010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