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胎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胎传

疾病传变的方式之一,指母亲在妊娠到娩出期间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导致婴儿出生后发生疾病。

胎传

胎传

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给子代的过程。中医认为禀赋对个人后天的生长发育与抗病能力有密切关系。而禀赋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如《素问·奇病论》说:“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曰: 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驚,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中指出:“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是也。凡少年之子多羸弱者,欲勤而精薄也!老年之子凡强壮者,欲少而精全也。多欲者子多不育,盖以酒乱精,则精半非真而湿热胜也。多欲者子多不育,以孕后不节,则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也。此外,如饥饱劳逸,五情六气,无不各有所关,是皆所谓禀赋也。”禀赋不足,常导致胎病。陈复正《幼幼集成·胎病论》说:“儿之初生有病,亦惟胎弱,胎毒二者而已矣。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子于父母,一体而分,而禀受不可不察。如禀肺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薄怯寒,毛发不生。禀心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久不能行。此皆胎禀之病。随其脏气而求之。故小儿有头破颅解,神慢气怯,项软头倾,手足痿软,齿生不齐,发生不黑,行住坐立,须人扶掖者,此皆胎禀不足之故也。”所谓胎怯者,是指“生下即面无精光,肌肉瘦薄,大便白而身无血色,目无精彩,时时哽气多哕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精既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来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调元散助之。”因此,必须强调孕期卫生,注意摄生保养,以期先天禀赋充足,免却生后多病。故中医素有护胎之说。《幼幼集成》又称;“胎成之后,阳精之凝,尤仗阴气护养,故胎婴在腹,与母同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饥饱劳逸,喜怒忧惊,食饮寒温,起居慎肆,莫不相为休戚,古人胎教,今实难言,但愿妊娠之母,能节饮食,适寒暑,戒嗔恚,寡嗜欲则善矣。此尤切于胞胎之急务,幸勿视为泛常而忽之。”
胎毒一说,乃指婴幼儿生疮疖、痘疹等疾病,古人认为是胎儿从母体中遗留之热毒所致。实际上多为生后感染所致,并非由胎内传入。但对梅毒之类的传染病经胎盘传入者,中医也早有认识,《幼幼集成》指出: “盖小儿患此者,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也。然非寻常胎毒之可比。盖青楼艳质,柳巷妖姬,每多患此。而少年意兴,误堕术中,由泄精之后,毒气由精道乘虚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外而皮毛,内者筋骨。凡冲脉所到之处,无不受毒。”这便是胎传梅毒。
就病因学而言,胎传一途,不容否认,但每多忽视。这实与妇幼保健之关系至为密切,且对增强人民体质有重大之意义。

☚ 水土不服   误治 ☛
000095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