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黄病证名。 ❶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病人体上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下饮食,此是胆黄。”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❷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胆黄者,面色青黄,多惊少卧,悲泣不定,嗔怒无恒,舌上生疮,唇口干燥,若喘粗不止者,难治。”《景岳全书·黄疸》: “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治宜选用甘温、酸涩、重镇等药,亦可用车前子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胆黄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多出现于惊恐和受伤后。表现为巩膜呈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思饮食,昏睡困倦等。 胆黄dǎnhuánɡ病症名。三十六黄之一。出《圣济总录·三十六黄》。多因大惊大恐或斗殴受伤, 胆伤气败液泄所致。症见身目呈黄绿色, 胸中气满或硬, 不思饮食, 昏沉困倦。治宜甘温补气, 酸敛固脱, 佐以重镇安神, 并注意解除疑畏情绪。用药可参照阴黄条。 胆黄dǎn huánggallbladder jaundice;biliary jaund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