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胆道寄生虫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胆道寄生虫病

胆道寄生虫病

肠道内寄生虫经十二指肠乳头或胆道肠道吻合口 (或瘘口)进入胆道,导致胆道寄生虫病。
胆道蛔虫病 我国早在汉代(公元前206~208年) 对该病即有明确认识,之后张仲景对本病曾有进一步描述。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段,消化道功能紊乱、高热、驱虫不当、饮食不节、胃酸过低或其他刺激,使蛔虫因寄生环境改变而逆行十二指肠钻入胆道内。本病较常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起病急剧,蛔虫钻入胆道时刺激Oddi括约肌引起剧烈绞痛;如蛔虫相继钻入,则绞痛呈持续性。临床多表现为剑突下“钻顶”样绞痛,发作间隙如常人。体检除剑突下轻微压痛外无其他体征。绞痛发作呈间歇性。据临床观察,绞痛程度往往与蛔虫在胆道内的活动性成正比,若蛔虫钻入过多,则因活动受限绞痛反而愈轻。起病初期,病人常有呕虫史,可供诊断参考。病人一般无黄疸,若有黄疸则多已合并胆道感染。症状典型者诊断较易。静脉胆道造影、B型超声亦有助于诊断。蛔虫进入胆道后多存于胆总管内,可上行至肝胆管或偶尔进入胆囊;因左肝管与胆总管成钝角,故蛔虫容易进入,但进入右肝管者亦不少见。蛔虫可沿肝管直达肝包膜下,手术探查时发现肝表面上有许多灰白色的小点;若蛔虫穿出肝包膜进入腹膜腔,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但肝脏上的穿破处常难于发现。胆道蛔虫病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出血、肝脓肿、肝蛔虫性肉芽肿较为严重;残留虫体可呈扁黑带状节段,并可以虫卵或残体为核心,形成胆管内色素性结石。蛔虫残体角化上皮可于结石内经久不变,其横纹仍清晰可见。在胆道蛔虫病多发地区,可在70~80%结石标本中发现蛔虫残体。
发病初期,当虫体尚未全部钻入而呈持续绞痛时,可作急症纤维十二指肠镜检,并以异物钳或圈套器将蛔虫取出。对确诊病人可首先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解痉止痛,如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肝俞、内关等穴位;药物选用阿托品、654-2、颠茄类、普鲁本辛,必要时可用杜冷丁; 药物驱蛔如驱蛔灵、驱虫净、中药驱蛔方剂(乌梅丸、木香槟榔丸)的应用可防止更多蛔虫进入胆道及早期复发,但常不能排净胆道内蛔虫,据静脉胆道造影显示,约三分之一病人驱虫后虽症状已经消失; 但胆道内仍有蛔虫负影。
50年代治疗方法主要是胆总管切开取虫,目前手术治疗多用于有并发症病人,如多数蛔虫进入胆道内;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胆囊炎; 绞痛持续3天以上仍不缓解; 出现其他并发症如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脓肿等。手术切开胆总管后,尽量取尽蛔虫。按摩肝脏、用吸引器向肝内胆管开口抽吸、纤维胆道镜等均有助于清除肝胆管内蛔虫。手术中可由胆总管插管至十二指肠,注射山道年酒精溶液(2% 10ml,儿童每周岁0.5ml)或氧气,驱除肠道蛔虫。以大口径T管引流胆总管,有利于残留蛔虫排出。胆总管经引流后,胆汁中蛔虫卵很快消失,但胆道细菌性感染则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在拔除T管之前,应作逆行胆道造影,若发现胆道内仍有蛔虫影,可通过T管窦道放入纤维胆道镜取出蛔虫。有时,蛔虫可钻入T管短臂腔内,拔除T管时,便可将蛔虫一同拔出。为防止再发胆道蛔虫,手术后应加强卫生教育并定期驱蛔治疗。
华枝睾吸虫病 华枝睾吸虫为寄生于人、犬和猫胆道的吸虫。剖检我国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证明,2100多年前即有华枝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感染。距今2146年的江陵凤凰山西汉男尸体(168号墓)内亦发现华枝睾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感染,胆石内还检出华枝睾吸虫卵。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数省,尤以广东、福建多见。成虫阻塞胆管可出现黄疸,可以吸虫残体或虫卵为核心形成胆石,或诱发胆管癌变。流行地区(如广州)约40%胆道外科疾病是由华枝睾吸虫引起。其中并发结石者多达60%。本病临床症状呈慢性过程,多不典型,一般为上腹痛,食欲减退,疲乏,肝可肿大,有压痛。当引起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则表现为外科急腹症,此时有黄疸者73.6%,80%病人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嗜酸粒细胞增高亦较明显(52.6%),粪检有虫或虫卵,即可确诊。应用氯化喹林治疗(每日0.5~0.7g,分3次服)19.5~39g为一疗程。外科治疗仅适用于并发结石或急性化脓感染病人,旨在解除虫体所致阻塞并进行引流。外科手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胆道姜片虫病 姜片虫寄生于小肠内,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红菱、荸荠等而被感染。成虫偶尔侵入胆道引起机械性梗阻和化脓性感染。在慢性炎症过程,可发生胆管扩张,肝细胞变性及肝硬变。虫体、炎性渗出及粘蛋白物质可为胆石核心。本病术前不易确诊,多于术中证实。胆道造影可见胆管增宽,其中有不透明柱状或弧形扁平阴影、胆管壁有局限性锯齿状变形,有助于诊断。治疗为手术取虫并引流胆管,术后口服去氢吐根素驱虫(10~12天,按体重计每天1~2mg/kg)。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是反刍动物和猪常见寄生虫,极少感染人体。人体肝片吸虫病在国内南方有数例报道。成虫主要寄生于肝胆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增高,右上腹痛,剧痛时于右上腹可扪及包块。血清转氨酶、胆红质可升高。肝脏可稍肿大。有时伴胆道感染症状,甚或胆道出血。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得虫卵即可确诊。治疗可选用绵马、四氯化碳,盐酸吐根素,硫双二氯酚等药物驱虫。必要时手术处理。

☚ 胆囊腺肌增生病   胆道功能紊乱 ☛
000036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