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气囊肿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胃肠道疾患。其特征是在浆膜下或粘膜下发生大小和数目不等的含气囊肿,粘膜下层呈海绵样增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的多见,常与肺部病变和胃肠道病变(例如食道狭窄、幽门梗阻、肠炎、机械性小肠梗阻等)同时存在。少数原发性病变则不伴有其它胃肠道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较多。好发部位为小肠,少数发生在结肠。结肠气囊肿大都出现在横结肠脾曲以下的结肠,以乙状结肠多见。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是产气的非致病菌所致,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粘膜层先有损伤,腹腔压力升高时而将肠腔内气体挤压至肠壁内,也有些人认为原发病变不在肠道本身而在肺部,气体通过纵隔沿大血管达到肠系膜血管,再进入肠壁而形成多数肠内气囊肿。气囊肿可自数毫米到数厘米直径大小。成人的气囊肿多在浆膜下,儿童则多位于粘膜下,涉及小肠的范围常较广泛。临床无一定症状,可随伴发病变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时可出现吸收不良和结肠过敏的现象。浆膜下气囊肿破裂可形成自发气腹。
X线检查对本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多数病例是在腹部平片上意外发现的。气囊肿表现为沿胃或肠壁有多发的、散在或聚集成簇的、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当病人变换体位时,透亮区的位置也可随之稍有改变。若肠腔内也有积气则可同时显示肠壁内外缘的轮廓。钡餐检查可见肠腔有多数小圆形充盈缺损,系由气囊肿在浆膜下和粘膜下将粘膜和肌层向腔内推压所致,这种充盈缺损因囊肿含气密度很低,而且有时可变形,肠壁保持柔软。上述表现作为X线诊断的依据,相当可靠。病变可波及一个肠段或多个肠段,受累肠段之间可间以正常肠段。结肠病变也有相似的影象(X片-96)。气囊肿破裂可进入后腹膜腔,若组织的阻力小,囊肿破裂面大,气体可进入肠系膜的层间。当气体沿大血管上升到纵隔时,可见纵隔气肿征象。最常见的是肠气囊肿破裂入腹腔,在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或气腹征。
小肠和结肠息肉或息肉样肿瘤可有类似表现,但气囊肿的透亮度较息肉或肿瘤的高。另外,在结肠充满钡剂后,发现息肉均位于规则的结肠袋之内,而气囊肿则位于浆膜下以致结肠壁呈多数指压痕的表现。另外,淋巴管扩张亦有类似气囊肿的表现,有时不易区别,但临床上患者常有大量蛋白丢失,可借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