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八味腎氣丸 > 腎氣丸 腎氣丸 shènqìwán 肾气丸补养剂之一。出自《金匮要略》。干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附子(炮)30克。为末,炼蜜为小丸。兽医上常制成散剂或汤剂灌服。马、牛200~400克;猪、羊50~100克。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证见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腿痿软、口色淡、脉沉细者宜用。方中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脾精血;泽泻泄肾火并防干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脾。各药合用,补阳配阴,于阴中求阳,使肾气充足,则诸证自消。 本方能改善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及肾的功能,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可促进骨折骨质再生。凡公畜性机能减退、慢性肾炎、肾性水肿、慢性尿道炎、膀胱炎等属肾阳不足之证,均可酌情使用。治肾阳不足时,以熟地黄易干地黄,肉桂易桂枝,温补肾阳之力更强。本方加牛膝、车前子,名济生肾气丸(《济生方》),治肾虚脚肿,小便不利。本方去泽泻、茯苓、牡丹皮,加枸杞、甘草、杜仲,名右归饮(《景岳全书》),亦治肾阳不足,较肾气丸温补之力更强。 肾气丸❶《金匮要略》方。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五丸,酒送下,日二次。功能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而致的腰酸腿软,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近代也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以及性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不足者。方中熟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于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为阴中求阳之法;牡丹皮配桂枝可调血分之滞,有利于通阳;茯苓、泽泻渗利阳虚所生之湿,使湿去则阳生,且可防滋腻药敛邪。诸药合用,共有温补肾阳之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本方,将桂枝改作肉桂,将干地黄改作熟地黄。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抗衰老、免疫增强、抑制骨吸收亢进作用,同时能改善实验动物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代谢。 ❷《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 ❶干地黄八分,肉苁蓉六分,麦门冬、远志、防风、干姜、牛膝、地骨皮、葳蕤、山药、石斛、细辛、甘草、附子、桂心、茯苓、山茱萸各四分,钟乳粉十分,公羊肾一具。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三十丸,酒送下,日三次。治虚劳,肾气不足,腰痛阴寒,小便频数,或有余沥,阴囊湿冷,阳痿不起。《古今录验方》无远志、防风、干姜、牛膝、地骨皮、葳蕤、甘草、钟乳;有狗脊一两,黄芪四两,人参三两,泽泻、干姜各二两,大枣一百枚。 ❷桂心四两,干地黄一斤,泽泻、山药、茯苓各八两,牡丹皮六两,半夏二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日三次。治肾气不足,形体日趋羸瘦,少气,耳聋目黯。 ❸《脉因症治》卷上方。苍术(米泔浸)、熟地黄各一斤,五味子半斤,川芎半两至一两(冬一两,夏半两,春、秋各七钱)。为末,枣肉为丸,米汤送下。治肾脾不足,房室虚损。 肾气丸pill for invigorating kidney energy中兽医补养剂之一。出自《金匮要略》。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组成。功效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肢冷、腰腿痿软、口色淡、脉沉细等。 肾气丸 《金匮要略》卷下【组方药物】 干地黄128克 薯蓣64克 山茱萸64克 茯苓 泽泻 丹皮各48克 桂枝 附子(炮)各16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1日3次。 【主要功效】 温补肾气。 【适应病证】 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注意事项】 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孕妇忌服。 【临床验证】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慢性肾炎:本方治疗10例,完全与基本缓解4例,好转3例。用薛氏加减本方治疗6例,能使浮肿渐退,尿量增多,尿蛋白消失或减少,肾功能改善,血压降低。用本方治疗肾性水肿12例,其中3例配合五皮饮内服,痊愈10例,一般服药2周后见效。本方随症加减,热甚昏迷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配合西医药治疗尿毒症39例,生存18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2)产后尿潴留:用本方或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41例,若产妇身体较差,元气不足,重加人参、北芪;因产后并发轻度感冒发热者先治疗感冒,后以上方通利小便。结果无有不愈者,其中服药1剂即通者23例,占55.5%,连同服药2、3剂小便即通者12例,约占整个病例的85.5%(《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3)前列腺肥大:本方加味治疗65~81岁本病患者均获痊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另据报道对56例包括前列腺肥大、膀胱颈部硬变、前列腺炎、神经性膀胱炎等前列腺综合征使用八味丸的效果,对主诉排尿困难者的有效率为46.9%,对频尿及夜尿者有效率为36%(《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4:10)。(4)男性不孕和精子减少症:男性不育症精子浓度低于40×106/ml的患者口服附桂八味丸治疗后精子减少症52例中有11例妊娠成功,55.8%见有临床效果;在较早期4~8周即出现效果;治疗前后周围血中LH、PRL、T值几乎无变化。有效组FSH值低下,E2值上升。显示本方对精子减少症初期是有效的,对造精机能,附属腺机能或内分泌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日本医学介绍》1986,5:237)。本方加服人参汤在该症也得到良好的效果(《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1:46)。(5)阳痿症:对精神因素性疗效显著,有明显的增强勃起力作用。以肾虚为主的虚证和瘦弱型者有效,而对肥胖型不仅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多(《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1:47)。(6)妇女带病:用本方加狗脊、菟丝子、肉苁蓉治疗肾气虚寒,冲任衰弱而致的锦丝带10例,皆获痊愈(《江苏医药》1975,6:61)。2.糖尿病:一般多是体力中等或中等以下,下腹部柔软无力。症状稳定,口渴轻。服药后血糖常很快逐步下降,症状缓解。约有60~70%的糖尿病人适合服用本方(《中成药与名方》)。3.高血压:本方丸剂或汤剂治疗高血压11例,收到显著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本方加钩藤、黄柏治疗高血压也得到满意结果(《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3 : 51、1984,4:10)。4.白内障:本病44例,大部分服用本方治疗,82只眼睛中视力上升68只,不变8只,视力上升及视力下降停止的眼睛占93%。另有284例不伴有糖尿病、肾炎等疾患,亦无显著的眼底和眼前部改变的本病患者,接受本方治疗,时间长短不一,总有效率为72.2%,568只患眼的总有效率为81.4%,可见本方对改善和阻止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有肯定疗效。亦有报告认为该方可使患者眼球弹性增加,晶体的白色混浊减退,视力改善。愈是早期给药,疗效也愈好,并观察到本方用于老花眼治疗也得良好效果(《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4:10)。5.支气管喘息症:从中医来看相当于咳嗽、哮喘、喘息等证。一组接受西医治疗的107例支气管喘息患者加中药治疗,其中八味丸证占31.8%(此症病例西医常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应用本方其有效率为76%(《日本医学介绍》1984,4:30)。6.腹水浮肿:22例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久治不愈者,有肾功能损害,尿检有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先服附桂八味丸(每日30克分服)以固本,后用撒利汞(每日注射1支)以治标。再服本方以培本,交互使用,腹水全部消退。腹水消除后,有17例转锑剂治疗,其中15例完成疗程。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引起的肾损害用本方有效,治疗5例均获良好效果(《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方剂研究文献摘要》1981 : 419)。另有报道,使用本方每日2次,每次9克,治疗水肿12例,其中3例并有下肢水肿配合五皮饮内服。结果治愈10例,无效2例,(合并钩虫病、贫血及血吸虫病腹水)。治疗时间最长者90日,最短者21日,一般病例服药2周后症状减轻,尿量增加,水肿渐次消退(《方剂研究文献摘要》1981:419)。7.腰痛:对55~80岁慢性腰痛患者12例,给服八味丸浸膏颗粒,结果有效10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8.荨麻疹:用本方和自制风疹酒(面碱15克、冰片5克、白酒50毫升)外用,治本病急、慢性患者10例,均获痊愈,治慢性荨麻疹服丸药时用小米汤送服可提高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59)。 此外,附桂地黄丸尚对尿崩症、肾病综合征、心绞痛、肾结石、唾涎症、长期低热、慢性腹泻、复发性口疮等均有一定疗效。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桂附用量较小,是本《内经》:“少火生气”之义。由于方中配伍地黄等滋阴补肾药,故前人有“水去而阴不伤,扶阳而火不生”之论。突出说明了此方的配伍特点。 【实验研究】 1.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中成药研究》1982,1:46)。2.降血糖:以5倍或10倍于人常用量给成年大鼠服本方,大鼠糖耐量曲线改善,血糖值的恢复更迅速。用本方饮片制成的散剂及组成该方的各种单味生药散剂,对大鼠的STZ(链脲菌素)糖尿病模型的饮水量、排尿量、尿糖量均呈抑制作用;而颗粒剂仅有抑制尿糖量的作用。3.增强免疫功能:对结核菌素反应为阴性或可疑阳性的非免疫性疾病患者13例,服本方后结核菌素反应增强。65岁以上老人经辨证为八味丸证组,服本方后结核菌素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体外实验见该方的生理盐水提取液对淋巴细胞几乎没有损害。生理盐水提取液中未见有明显的刺激因子。但确能影响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具有免疫调整作用。亦见该方用於老年人能防止IgG低下,使IgM上升及提高补体活性的作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表明,本方明显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小鼠免疫功能和促进机体提前产生。4.对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水晶体、血浆、肝、肾、脑、卵巢中的结果表明,水晶体中GSH、GSSG量在本方组显著增加,提示该药对白内障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又发现睾丸中的GSH和GSSG本方组也增加,提示谷胱甘肽与DNA的合成有联系,因而推测本方对激素、精子的形成有一定影响。5.抗动脉粥样硬化:服本方提取剂后,对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ddy小鼠的肝、心、主动脉脂质,有使之降低倾向,对衰老的脂质代谢有良好影响。而且投药后,主动脉的Ca、P、Mg值及45Ca结合量有降低倾向,胶原量降低,说明长期投药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方加活血药山楂、桃仁、川芎、陈皮,可减少家兔死亡率,肝脂滴含量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减轻。6.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近来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本方对16例分型为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的健康老年人,能升高其血中的HDL-C,症状也得到改善。结果还表明服用本方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有关,因此对动脉硬化的改善可产生良好影响。7.改善末梢循环:随着动物的老化,高比重的细胞增加,变形能力会降低,本方能明显抑制其变形能力的降低。对红细胞的ATP含量,红细胞脂质膜组成,表面电荷等,本方有良好的作用。对糖尿病人的循环系统有较强的的改善作用,对感觉障碍亦有效果,提示本方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8.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本方对有疗效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有关指标:R-R间期变化测定,Valsalva比值,起立性低血压的程度、握拳试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0,11:38)。9.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对主诉腰痛患者口服本方,虽未见血中可的松、生长激素、胰岛素等的浓度的变化,但明显地缓解疼痛。方中生药丹皮、山茱萸、桂枝具有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促进葡萄糖的脂肪合成作用及牡丹皮尚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应用本方治疗支气管喘息者的八味丸证病人,见到本方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样作用。肾阳虚的人或动物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紊乱者,试用肾气丸治疗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10.改善肾功能及利尿作用:方中地黄、泽泻、茯苓与附子均含利尿成分。本方以成人用量10倍喂大鼠1个月者尿量增加,尿中钠离子排泄增加,但尿中钾、镁、钙离子无显著变化。血浆中钠、钾、镁、钙也在正常范围。使用肾气丸,有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作用。11.抗衰老:本方不仅能使老化延缓,而且能恢复精力,其机理除强心作用外,可能还有使全身细胞复活的作用。12.降血压:本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实验表明,降低SHR心脏左室壁、胸主动脉的羟脯氨酸含量,增高尿激肽释放酶的排出,且明显地降低SHR的血压,对疾病表现改善作用。但本方也相应地增高SHR的尿醛固酮排出和降低中枢纹状体中甲硫氨酸一脑啡肽和亮氨酸一脑啡肽的含量,其意义尚不十分明确。 此外,关于本方毒性及不良反应,本方丸剂用浸膏粉与5%阿拉伯胶溶液制成的混悬液在大鼠作慢性毒性试验,以40、200、1000g/kg剂量灌胃给药,观察6个月。结果对一般的状态、体重、饮水量、进食量、末梢血象均无影响,主要脏器在肉眼和组织学上观察亦未见异常。于1000g/kg组大鼠的一些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肺、肾、甲状腺、肾上腺,垂体湿重均比对照组低。表明本方在常用量下是安全的,而大剂量时有使转氨酶、脱氢酶和中性脂肪上升之可疑。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肾气丸《金匮要略》方。由干地黄、薯蓣(即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附子组成。功用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反多,尺脉沉细,舌淡胖苔薄白;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市售成药名“金匮肾气丸”。 肾气丸shènqìwán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要略》方。干地黄八两, 山药、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近代多用肉桂)、炮附子各一两。蜜丸, 每服六钱,日两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功能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 腰酸脚软, 身半以下常有冷感,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 脉虚弱; 亦治脚气, 痰饮, 消渴, 慢性肾炎,糖尿病及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肾气丸 肾气丸本方出自《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又名八味肾气丸、八味丸、崔氏八味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后世医家在本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衍变,制成许多补阴与补阳的方剂,如《小儿药证直诀》的地黄丸,《济生方》的加味肾气丸、十补丸,《景岳全书》的右归饮、右归丸等均由本方变化而来,因此,肾气丸可称之谓补肾之祖方。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组成(《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均将桂枝改用桂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桂枝改用肉桂,干地黄改用熟地黄。近代多沿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用法为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以及痰饮咳喘,消渴,脚气,水肿,久泻,妇人转胞,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微。 本方所治之症虽多,而病本则一,皆由肾阳不足所致。治宜温补肾阳。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肾助阳,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这是因为肾阴、肾阳互有联系,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得肾阳振奋,气化复常,诸症自除。本方以少量的附子、桂枝纳入补阴药中,是阴中求阳,取“少火生气”之义,使之微微生火,以生肾气,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本方为温补肾阳常用方。临床治疗由肾阳虚损所致的多种病证,常以腰痛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利,舌淡而胖,尺脉弱小为辨证要点。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脏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本方。据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不仅能消除水晶体中的混浊,还能使水晶体变软,并恢复其功能,同时也能使老花眼改善,恢复眼珠的弹力。另有报道本方用于骨折病人,能促进骨质再生。关于常服肾气丸的加减法,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中记载有:“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姚公云:加五味子三两,苁蓉四两;张文仲云:五味子、苁蓉各四两”。附子为纯阳药,而肾恶燥,久服恐因其辛燥,反而伤肾,故常服者宜减去附子,加入润肾强阴的五味子、肉苁蓉等药。 十补丸(《济生方》卷一) 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各二两,山茱萸(取肉)、山药(炒)、牡丹皮、鹿茸(去毛,酒蒸)、熟地黄(酒蒸)、肉桂(去皮)、泽泻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下。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加味肾气丸(《济生方》卷四) 又名济生肾气丸。附子(炮)二个,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取肉)、山药(炒)、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各一两,官桂、川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功能温阳补肾利水。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纳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 熟地四两,萸肉、山药、丹皮、泽泻各一两,茯苓三两,沉香一两,砂仁二两。功能温补脾肾。主治脾肾皆虚,蒸热咳嗽,倦怠泄泻少食者。 ☚ 黑地黄丸 右归丸 ☛ 00004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