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堂 育婴堂yuyingtang旧时救济养育孤苦无依儿童的机构。创立于宋朝,根据光绪杭州府志记载,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在杭州设有育婴堂, 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创设了慈幼局。以后育婴堂多了起来。到清末,随着大工业的出现,母亲进工厂做工,孩子便送进育婴堂, 杭州府十个县, 有四个县有育婴堂。这种机构虽然收的都是幼儿,但并不是为了教育幼儿,主是目的是救济儿童,“教员”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节妇。因此,严格地说,育婴堂还不是儿童教育机构。明、清出现民办或官督民办的育婴堂。外国教会也于1634年开始在我国办育婴堂,鸦片战争后这种“慈善”事业得以发展,成为其文化教育侵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蒙养院 湖北省立幼稚园 ☛ 育婴堂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天津发大水,许多婴儿被弃于道旁。当时,曾在广东做通判,后退职回津的周南樵,乐于慈善事业,常把婴儿抱回家中收养,然尽其家财也无法维持众多弃婴的生活费用。他的好友长芦盐司使嵇承志,将其情况上禀长芦巡盐御使徵瑞,徵瑞奏请乾隆皇帝准增设育婴堂一所,以收养二三百人为度。堂址设在水阁大街和袜子胡同之间,名为长芦育婴堂。1907年迁址新开河。1946年经费全部取消,靠募捐维持。最后搬到西门里邵家大门,当时仅剩贫苦幼儿46名。1950年市政府接管育婴堂,改为市立育幼院,结束了长芦育婴堂长达156年的历史。 育婴堂orphanage;foundling hospi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