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肝放线菌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肝放线菌病hepatic actinomycosis

是肠道放线菌感染。感染后经门静脉或直接扩散至肝脏,在肝内形成蜂窝状脓肿,并易形成胸腹壁内、外瘘。从瘘道流出的脓液可分离出放线菌。临床表现与其他肝脓肿相类似。应避免做肝穿刺,以防并发瘘道。

肝放线菌病

肝放线菌病

肝放线菌病是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伴有肉芽肿和瘘管形成。
以色列放线菌正常存在于口腔、咽及胃肠道,由于正常组织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以致放线菌难以繁殖。在慢性细菌感染、菌群失调、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广谱抗生素时则可致病。
肝放线菌继发于肠(特别是盲肠和阑尾)放线菌病,放线菌经门静脉而侵入肝内。亦有其他部位感染扩散经肝动脉,或纵隔感染经下腔静脉逆行至肝静脉而使肝脏受累。偶尔亦可由于右肺放线菌病穿过横膈直接蔓延所致。由胆道感染扩散者罕见。但有时肝放线菌病的原发病灶不易发现。
本病病理特点是肝内慢性化脓性炎症伴有广泛坏死及明显纤维化,可见肉芽肿,呈结节状,黄色或灰黄色,较硬,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病灶中心坏死,脓腔如蜂窝状,脓液中有典型的硫磺颗粒(菌丛)形成,菌丛由交织的菌丝构成,菌丝呈放射状排列,其末端膨大成棒状;脓腔外围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淀粉样变及脂肪性变;肝内炎症常波及肝包膜,并与邻近器官发生粘连,因而脓肿可向腹壁、背部穿破形成瘘管,或经膈下穿向腹腔、胸腔、右肺而引起炎症。
肝放线菌十分罕见。初期常有肠道原发放线菌感染病灶的突出临床表现(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及压痛等)而被忽视,以后肝脏逐渐肿大,伴压痛,肝内脓肿较大时可使肝表面呈局限性隆起,其相应部位的皮肤肿胀,且呈青紫或紫黑色。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盗汗、衰弱、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及贫血等。黄疸和腹水少见。
有外瘘者从分泌物中发现霉菌,诊断较易。临床表现易与肝脓肿、肝肿瘤及其他肝肉芽肿等混淆,需注意鉴别。
以色列放线菌对青霉素敏感,但需用大剂量长疗程,每天500万~1,000万u,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共用六周。青霉素亦不容易穿过厚壁脓肿,因此应同时局部脓腔内给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链霉素、四环素或红霉素。二性霉素B亦有效,但副反应较大。必要时亦可考虑引流或手术切除脓肿。

☚ 肝梅毒   肝肉芽肿 ☛
000163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