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显微缝合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裂肌腱的修补,可以避免绞窄肌腱断端的血循环,减少发生术后粘连,增加肌腱滑动功能,提高疗效。
近年来对肌腱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和滑液循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肌腱也是一种有良好血液供应的组织。在肌腱愈合过程中,只要血液供应没有受到损害,便有内在的修复能力,可以减少粘连,1977年Becker提出显微外科技术缝合指屈肌腱,术后早期活动,可使粘连减少,功能恢复良好。1981年Lister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无人区”进行早期肌腱修复,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使“无人区”转变为
“有人区”。
手术方法是将肌

腱两断端相对地斜切0.5~0.75cm(图1,2)然后用7-0显微缝线在断端间断缝合三针(图3),再在两侧各缝两次纵行的连续缝合(图4,5,6)。进针仅缝表面小束纤维,不通过腱中心。如此不会绞窄肌腱断肌腱显微缝合法端的血循环,肌腱可以自行愈合。这种缝合法还可以使缝合口即时获得一定抗张力。术后只需制动腕部3周,而让手指早期作主动屈伸练习 (但不能作抗阻力的伸屈手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