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肄Yì

《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水名为姓氏。肄水在湖南境内。”

肄yì

學習,練習。見下。

肄yì

❶重新发出的枝条。《周南·汝坟》二章: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毛《传》:“肄,馀也。斩而复生曰肄。”朱熹《集传》:“遵,循也。坟,大防也。伐其杖而又伐其肄,则逾年矣。”王先谦《集疏》:“ ‘肄,枿也’者,《广雅·释诂》、《释木》文。《方言》: ‘烈、枿,馀也。陈、郑之间曰枿,晋、卫之间曰烈,秦晋之间曰肄,或曰烈’。‘烈’ 即 ‘蘖’ 也,音同字异。”
❷劳苦。《邶风·谷风》六章: “有洸有溃,即诒我肄。”毛《传》: “肄,劳也。”郑《笺》:“君子洸洸然,溃溃然,无温润之色,而尽遗我以劳苦之事,欲穷困我。” 《尔雅·释诂》:“肄,劳也。”孔《疏》:“《尔雅》或作 ‘勚’。孙炎曰: ‘习事之劳也’。”

☚ 颖   詹 ☛

读音·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羊至切,去,至韵。
❶学习;肄业。
❷劳苦。
❸树木再生的嫩条。

上一条: 下一条:
{}6640母亲。江淮官话。湖北广济。刘赜1963年第1期《武汉大学学报・广济方言》:「呼母曰~。」芽。闽语。福建厦门〖〗。传下的功业;余业。古北方方言。陕西西安。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烈,余也。秦晋之间曰~。」

肄yì

学习
 △ ~业。
【注意】跟“肆(sì)”不同。

学习:~业︱~习。

肄yì

学习,练习:肄业。

肄yì

習也。《周禮·春官·小宗伯》: “凡主之會同軍旅甸役之禱祠,肄儀爲位。” 鄭玄注: “肄,習也。故書肄爲肆。” 陸德明《經典釋文》: “肄,以志反。” 《儀禮·聘禮》: “未入竟,壹肄。” 鄭玄注: “肄,習也。” 《禮記·曲禮下》: “君命,大夫與士肄。” 鄭玄注: “肄,習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肆,本又作肆,同以二反。”《禮記·内則》: “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 鄭玄注: 肄,習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肆本又作肄,同以二反。” 《禮記·學記》: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鄭玄注: “肄,習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肄本又作肆,同以二反,注同。”

肄yì

❶ 学习,练习。《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今募民之集而为兵者,择旷土而使之耕,暇而~武,递入而为卫。”
❷ 同“勚”。劳苦。《诗经·邶风·谷风》:“有洸有溃,既诒我~。”(洸:粗暴的样子。溃:盛怒的样子。)《左传·昭公十六年》:“《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
❸ 同“蘖”。树木砍伐后再生的枝条。《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供其条~。”
❹ 后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是屏。”
❺ 检查。《汉书·酷吏传》:“岁余,关吏税~郡国出入关者。”

*

D2DE
❶研究,学习:~习/~业(学习课程,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
❷〈文〉检查:~郡国出入关者(《汉书》)。

学习

学习

学(~文;~武;~艺;~工) 习(~文;~字;习学;修习;脩习;摹习) 贯 课(课习) 肄(肄习)修 上 研席 攻书
学习和继承:学传
读书学习:读学 灯火 春诵夏弦 春诵秋弦 春咏夏弦 夏弦春诵
正在学校学习:就读
一个学期开始学习:开学 迎学
勤勉学习:敦学 敦习 敏学
夜晚学习:夜读 燃藜 晦诵
继续学习:续学 续读
有美女陪伴着读书:红袖添香
讽诵学习:讽习
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困而学之
因故停止学习:停学 废学 失学 休学解学
 中途停止上学:辍学 断织 弃学 弃卷
学习年限:学历
学得:学到 学取
 学到手:掌握
初步学会:入门
只学到老师的一半:减师半德
学习知识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学海无涯学海无边
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面墙而立 墙面而立
(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

另见:阅读 读书 研究 实践 获得 知识 技能

☚ 学习   学习内容 ☛

练习

练习

练(~兵;~功) 习(习肄;习练;修习) 肄(肄习;肄练;存肄) 试演
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温(温习;温寻;重~;~故知新) 习(复习;学时~之)
 复习功课:温课 温书
 诵读复习:诵习
 预先练习使熟悉:演习
练习写作或写字:练字 练笔 习字 吞墨
 练习书法:试笔 试墨 临池
 练习毛笔书法:挥汗临池
 刻苦练习书法:临池学书
练习球技:练球
练习武事:习武 习戎 肄武
 练习武术:驰马试剑
 练习或表演武艺:演武 刺枪弄棒 刺枪使棒 使枪弄棒 持刀弄棒
 练习作战:习战
穿胡人服装,练习骑马射箭:胡服骑射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试习
 到单位实习:见习
排演练习:排练
研究,练习:隶习
陶冶练习:陶练
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曲不离口
刻苦练习:苦练(勤学~) 砻习
 隐身避害,苦练功夫:假雾成斑
 熟练地技术从苦练中得来:精金百炼
(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练习)

另见:反复 学习 实践 熟练 掌握 技能 知识

☚ 练习   训练 ☛

肄yì

 (学习) study
◆肄业 study in school; study at college; 肄业证书 transcript

甲骨文;金文; 篆yì

[聿(意符)+ 疑(省聲)→肄(《説文》:“,習也。從聿,聲。,籀文篆文。”肄(擬爲“疑”省聲),學習,練習〈肄業、肄習〉。肄,甲骨文像“屠豕”形,豕〈豬〉被懸掛,折頸濺血,右爲“操刀手”,至篆文操刀手訛變爲“隸”〈奴隸〉,楷化又訛變爲“聿”,成了“拿筆竿者”。引申爲學習,但未完成〈肄業〉。樹木砍而複生叫“肄”。引申爲嫩枝條〈條肄〉。)]
《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沿着大堤走一走,嫩枝嫩條砍到手。)

*

(13画)

【提示】左上的匕,不要错写成“七”。矢,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点。 , 有竖笔穿过时中间的横笔右端出头,不要错写成彐。

肄yì

13画 聿部 研习;学习: ~业。

肄yì

甲骨文从又(手)从(yì,长毛猪),象以手抚猪身形。西周金文手下增巾,象以手刷洗猪毛形。有检查义和劳苦义。也指学习。如:肄业。战国时右已从聿(yù),左从正立人形(“大”),上侧着头,汉初隶书同此。小篆隶楷逐渐讹成现在的左旁,侧头讹成匕,“大”讹成矢。《说文》正体的左旁还不错。正体和小篆右旁比聿少一横,是从又(手)持巾。

肄★规◎常


yì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1象以手(或持巾)刷洗牲畜身上皮毛之形,小篆2字形稍变,隶定为“肄”。本义表示刷洗,引申为练习、学习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