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联绵字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联绵字异 联绵字异读术语王念孙说: “凡叠韵之字,其义即存乎其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 (《读书杂志·〈荀子> 第二》) 邓廷桢认为凡联绵词“泥乎其形则岨峿不安,通乎其声则明辨以析”。(《双砚斋笔记》卷三) 因声求义,不泥其形而通乎其声,就可收析疑解难之效。联绵字之所以有异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甲、耳治之说。王筠说: “《毛诗》形容之词,不过重言、连语……要之形容之词之所重者,以声为主,无论其字之有义无义,其义皆在声中,当用 《公羊传》耳治之说读之。” (《说文释例》卷十二)所谓耳治之说,即因声求义法。乙、古今语音的变化。《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屹铿瞑以勿罔。”李善注: “瞑,莫耕切。”五臣注本 “铿瞑”作 “𥌯。” 吕延济注:“𥌯, 视不明也。”徐之明说: “李善以 ‘耕’ 韵字为 ‘瞑’ 的切下字,而五臣本改‘瞑’ 为 ‘𥌯,’ 反映了由于语音演变给联绵字带来的读音与用字的问题。 ‘瞑’、 ‘𥌯’ 二字, 汉至南北朝尚属耕部, 而到隋、 唐时期,由于 ‘耕’部分化为 ‘耕’ 与 ‘青’ 韵,‘瞑’ 已分化为‘青’ 韵字, 故不再与 ‘铿 ()’ 叠韵, 而 ‘𥌯’ 字则依归‘耕’ 韵。这样,为保证这个叠韵联绵字读音的准确性,李善易之以 ‘耕’ 韵字为 ‘瞑’ 字的切下字注音,而五臣本则以改为‘𥌯’ 字为之, 《广韵》亦作 ‘𥌯,’ 恐正如斯矣。”丙、有些联绵字有多种书写形式,后来逐渐趋于定形,因此又有约定俗成的读法。 清吴玉搢 《别雅》: “逶迤、 遗蛇、 倭迟、 倭夷、 威迟、郁夷、委维、委它、委蛇 (wěiyí) 也。” 又如庖犧、虙戏、宓戏、炮犧, 后来写作伏羲; 扶服、蒲服、 槃伏、俯伏、 𧻷𧼱、 匍伏、匐, 后来写作匍匐。 丁、 一字多音。 如参伍 (cānwǔ)、 参差(cēncī) 等。戊、译音。如单于 (chányú)、阏氏 (yānzhī)。下面列举一些联绵字异读术语: ☚ 联绵字识别特点 第二节 联绵字异读汇释_双声叠韵联绵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