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职业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职业教育

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古代职业教育是采用学徒制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不能适应近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需要。18世纪末欧洲产生了近代职业教育,生产部门培训劳动力的任务由手工生产过程中师傅带徒弟转为由专门的职业学校培养。各国纷纷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着重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直接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人力,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叫做实业学堂,分为三级;简易实业学堂修业3年,中等实业学堂及高等实业学堂各修业4年。嗣后修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对农工商各类各级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的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职业教育在民国时期同样受到重视。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肄业年限为4年。随后又颁布实业学校规程,规定实业学校的种类,并规定了女子实业学校的设置。1917年5月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就注重发展职业教育。1934年陕甘宁边区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的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规定,在职业中学的课程中,生产技术课须占课目4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职业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从而使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由各类专科学校和学院承担,中等职业教育由各类中等专科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进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为便于在工厂和机关谋职而进行的正式而有组织的教育训练。1917年以前,职业教育由地方进行,由州和市提供资金,目的有限。自1917年开始,联邦政府通过美国教育局向各州发放补助金,用于职业教育。提供此类补助金的国会法案有: 1862年的莫里尔法,1914年农业发展法和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的生产实习教学/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源与特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高等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职能与特点/职业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体化、序列化/职业技术教育学/清末实业学堂/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张謇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陶行知的职业教育主张/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主张/职业/职业指导/气质与职业/性格与职业/能力与职业/职业心理/职业兴趣/职业素质/职业意向/职业分类/职业定向教育/生计教育/职业辅导/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心理机制及一般规律/就业方针/劳动服务公司/劳务市场/人才(劳动)交流中心/特性-因素匹配理论/人格特性一职业因素匹配理论/发展因素匹配理论/社会学派职业指导理论/美国的职业指导/苏联的职业指导/联邦德国的职业指导/日本的职业指导/香港的升学与就业指导

☚ 劳动的效益性原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职业教育

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19世纪中叶,各国始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规定在《钦定学堂章程》中。1918年黄炎培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一般在中等教育阶段内分设高、初两级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在一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劳动者在就业前或就业后能受到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内容包括文化、专业知识、职业管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教育,分高、中、初多种层次。是国家智力开发工作的组成部分,担负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是提高劳动者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劳动力资源平衡的一个杠杆。近代职业教育于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在大工业基础上形成,并逐步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 《钦定学堂章程》 提出,把职业教育分为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三级。以后学制多有变化,一般分为高、初两级。中国职业教育于1982年由宪法确定,与普通初、中、高等教育处同等重要地位。不包分配,择优录用。

☚ 函授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在一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劳动者在就业前或就业后能受到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内容包括文化、专业知识、职业管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教育,分高、中、初多种层次。是国家智力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是提高劳动者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劳动力资源平衡的一个杠杆。近代职业教育于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在大工业基础上形成,并逐步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由 《钦定学堂章程》提出,把职业教育分为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三级。以后学制多有变化,一般分为高、初两级。中国职业教育于1982年由宪法确定,与普通初、中、高等教育处同等重要地位。不包分配,择优录用。

☚ 函授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

职业教育

一般指为培养和提高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而进行的专门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以便适应各种职业对熟练劳动力和各方面专门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后备职业教育,也称就业前的职业教育,其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目的是为各行各业输送新的技术工人; (2)在职职业教育,也称就业后职业教育,其对象是各类在职职工,主要目的是提高广大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职业教育

vocational(/industrial;/professional)educ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