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分类以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依据,对不同职业进行的类别划分。基本内容由类别、编码、名称、说明、范围和定义以及工种等几项构成。类别是指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级,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划分和描述。编码是指四级类别编排的代码。编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编码方式,用四组数字分别代表大、中、小和细四个类别。第一组代表大类、第二组代表中类、第三组代表小类、第四组代表细类。名称是职业的称谓,通常采用能准确说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的组合名词来表示。名称一般以我国最通用的职业称谓或参照国际通用的职业称谓来确定。说明是对各个类别和工种的内容、范围、技术特点与要求等准确的界定和描述。范围是对各个类别所涵盖的类别或工种和所包括的域度进行划定。定义是对职业性质活动方式、技术要求、工作内容和职责任务等予以明确。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工作之一。 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zhiye fenlei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分工所决定的,劳动分工是职业划分的基础,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变化。在我国社会分工体系中,既存在国民经济部门,又存在行业与职业。前者着重社会经济的分工,后者着重社会劳动者的分工,相互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民经济部门。指专门从事某一类别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总和,按产业结构划分,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❶。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矿业、木材采运业 ❷、电力、煤气、自来水能源的生产和供应业 ❸、各种制造业 ❹、建筑业 ❺、地质勘探和普查业 ❻。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 ❼,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❽,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生活服务业 ❾,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❿,教育、文化艺术事业(11),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12),金融、保险事业(12),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14)。其它行业(15)。注:此辞条中黑色横条及数字,即为我国行业分类中十五个 大类的顺序与系列。 行业与职业。行业,是根据单位所使用加工的原料及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的不同来表示的社会分工类别。职业,是指不同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劳动,它是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体现。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将行业划分为15个大类,62个中类,222个小类。我国职业分类划分为8个大类,64个中类,301个小类。8个大类是: 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❷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❸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❹商业工作人员; ❺服务性工作人员; ❻农林牧渔劳动者; ❼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❽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 职业分类是进行职业宣传、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它是一个由粗到细、且由不同层次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社会劳动分工体系,并随着科技生产的发展,经常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实际使用时一定要深入细致、言之有据。在当前不少青年存在着轻视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以及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的情况下,向他们进行职业宣传、介绍职业分类时,必须十分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尤其是基础工业是国家命脉,直接推动着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等内容,以引导青年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正确的认识。 ☚ 职业意向 职业定向教育 ☛ 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就业人员的类别结构。职业分类是研究就业状况和基本结构的基础资料之一,可以为多方面的研究课题服务,如研究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并可用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就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既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又是影响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分类还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特别是制定就业计划或有关政策措施。 国际劳工组织为了便于各国之间进行对比,参照各国的职业分类,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简称ISCO)。这种分类共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10大类: ❶立法人员、高级官吏、经理人员; ❷专业人员; ❸技术人员及副专业人员; ❹办事人员; ❺服务人员与商店和市场销售人员; ❻农、渔业技术人员; ❼手工艺工人和有关行业人员; ❽工厂和机器操作人员和装配人员; ❾初级职业人员; ❿武装人员。 各国自编资料的职业分类,大同小异。 ☚ 产业分类 国际贸易分类 ☛ 0000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