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聊城山陕会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关,古运河的西岸,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籍的商人联合集资兴建的神庙和会馆(即商人们集会的场所)。建于清乾隆八年至乾隆十二年(公元1743—1747年)。面积3311平方米,由前后两部分、160余间殿堂楼阁等建筑组成。前部由山门、戏楼、钟鼓楼、夹楼、南北看楼、碑亭等构成。后部由神殿、春秋楼、游廊、望楼等构成。这些建筑搭配紧凑,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会馆内保存着大量的碑刻,不仅馆内存碑很多,且在戏楼的内壁,还保留着自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起,到1919年在此演出的戏班艺人们的题壁及河北梆子、京剧、山西梆子等剧种的120多个传统剧目。它们为研究当时的地方戏曲提供了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资料。会馆建筑颇讲究装饰,大至楼阁,小到廊柱、柱础、木坊等构件,无不雕饰着精美的纹饰。从技法上讲,有线刻的、浮雕的、圆雕的等;从内容来看,人物、花草、飞禽、走兽,无所不及。这些不但是清代民间雕刻艺术的佳作。还为研究民俗、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资料。聊城山陕会馆是国内现存的稀有的会馆遗存之一,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牟氏地主庄园 灵岩寺 ☛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山峡会馆位于聊城市东关外古运河西岸。明清两代,聊城地处南北要冲,交通便利,商人云集,各地富商纷纷在此兴建会馆。1743年(清乾隆八年),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合资建成了山陕会馆。 ☚ 蓬莱水城 光岳楼 ☛ 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古运河西岸,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山西、陕西众商集资所建,是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南北宽43米,东西长77米,占地总面积为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南殿、正殿、北殿、飧亭、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花厅、走廊等亭台楼阁160余间。会馆北约里许,是集散货物的大码头。 ☚ 通商工之业 银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