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聂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聂耳1911—1935

原籍云南玉溪,生于昆明。
著名音乐家。曾任联华影片公司二厂音乐部主任兼联华声乐团指挥。在日本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前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等。
原名:守信
字:子义、子仪
号:紫艺
笔名:王达平、黑天使
人称:耳朵先生、孽子

聂耳1912—1935

聂耳


著名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紫艺),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出身清贫。1925年考入云南联合中学,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秋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课余学习乐器和开展革命宣传活动。1930年毕业后,因当地革命组织遭受破坏,被迫赴上海,在小商店当伙计维持生活。同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1年,考入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师。1932年去北平,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工作,同年底回上海。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从事音乐创作和文艺评论。1934年创作了歌曲、电影插曲、话剧插曲、歌剧插曲、民族器乐曲二十多首。1935年1月任联华影片公司二厂音乐部主任兼联华声乐团指挥,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的曲谱。他所创作的《毕业歌》、《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曲谱,对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鼓舞作用。同年4月,党组织为保护他免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同意他离开上海,取道日本去苏联深造。途经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7月17日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二十三岁。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义勇军进行曲》长期起着鼓舞人民革命斗志的作用,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

聂耳纪念集
聂耳、冼星海纪念文选
天 虚 黄 风
上海纪念聂耳逝世
廿周年星海逝世
十周年音乐会筹
备委员会编
(日本)东京聂耳纪念会1935年版64页
1955年版116页
聂 耳朱之谦东北师大音乐系理论教研室1956年油印
本72页
聂耳专辑黄祥鹂 齐毓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3年6
月版
少年时代的聂耳
聂 耳
聂叙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
乐研究所编
新蕾出版社1981年12月版158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1月版79页
聂耳的创造
纪念聂耳先生
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作者
忆聂耳先生
学习聂耳先生
聂耳死了吗?
“死而不已”的一个适例——忆聂耳
聂耳年表
李业道
刘雪厂
冼星海
唐 纳
徐迈进
林 路
夏 衍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3月版221页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7日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7日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7日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7日
新华日报1938年7月17日
新华日报1938年7月26日
解放日报1945年7月19日
纪念聂耳
开拓者的聂耳——纪念聂耳同志逝世十五周年
聂耳年谱初稿
纪念聂耳,学习聂耳
永生的海燕——纪念聂耳同志逝世二十周年
聂耳的道路——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二十
周年
马思聪
赵 沨
孙 慎
舒 模
夏 衍
焕 之
人民日报1950年7月17日
人民日报1950年7月30日
人民日报1950年7月30日
光明日报1955年7月17日
人民日报1955年7月18日
人民日报1955年10月30日,新华月报
1955年11期
聂耳居京三月纪略
看《聂耳》怀聂耳
在聂耳墓畔——纪念聂耳同志逝世二十五周年
聂耳、冼星海不朽
回忆聂耳、星海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锋
洪 遒
杜 宣
林 林
夏 衍
田 汉
吕 骥
北京日报1957年3月2日
文汇报1959年12月6日
人民日报1960年7月17日
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9日
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9日
人民日报1960年11月2日,新华月报
1960年22期
谒聂耳墓
忆聂耳
聂耳和他的《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的故事(两则)
《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
回忆三十年代的聂耳
聂耳与《开路先锋》
聂耳——无产阶级的歌手
聂耳同靡靡之音的斗争
聂耳的生日及其他——访聂耳的胞兄聂叙伦
聂耳故乡的纪念
忆聂耳
陈贵培
李华飞
乔书田
龙厚仁
周伯勋
贺绿汀
赵 恕
朱之谦
周伯勋
董大勇
张殿光
许幸之
人民日报1961年11月10日
云南日报1978年7月23日
吉林日报1978年10月1日
成都日报1979年8月6日
文汇报1980年1月6日
文汇报1980年7月16日
吉林日报1981年5月3日
吉林日报1982年2月14日
文汇报1982年2月14日
文汇报1982年2月14日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4日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5日,新华文摘
1982年4期,中国电影年鉴(1983)第
103页

“卖报小行家”忆聂耳——访第一个唱《卖报歌》
的杨碧君
周玉明文汇报1982年2月18日
聂耳在北京的日子
聂耳写的第一支歌
追求时代大路,聂耳来到北平
时代歌者的墓碑——聂耳五十周年祭
聂耳的一生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聂耳
略记聂耳在上海自学音乐的一段生活
聂耳的刻苦学习精神——纪念音乐家聂耳逝世
十九周年
梁茂春
聂丽华
明直生
赵淮青
徐加端
言 川
洪 遒
崇 飞
北京日报1982年2月18日
云南日报1982年2月24日
北京日报1982年8月11日
人民日报1985年7月17日
中原1945年2卷2期
人物杂志1948年3卷6期
人民音乐1954年4期
新观察1954年14期
回忆聂耳
聂耳年表初稿
回忆聂耳二三事
关于聂耳的日记——为纪念聂耳逝世二十周年
而作
蔡楚生
洪 遒
郑易里
何 为
大众电影1955年7期
人民音乐1955年8期
人民音乐1955年8月
文艺月报1955年8期
回忆我们的四弟聂耳聂子明等人民音乐1955年总32期,中外音乐家纪
念文选第55页
纪念聂耳、星海
回忆聂耳少年时期的生活
聂 耳
忆聂耳
聂耳电影活动二三事
太湖陈园忆聂耳
聂耳的乐观主义精神
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 耳
忆聂耳
聂耳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马思聪
耀 辰
何 为
田 汉
史 簇
于 伶
孙 瑜
石 桑
晨 曦
雷溅波
李德和口述 范道
桂整理
人民音乐1955年总32期
音乐研究1958年6期
中国青年1959年12期
新观察1959年23期
大众电影1961年8期
上海电影1961年10期
上海电影1962年4期
音乐辅导1978年1期
苗岭歌声1978年1期
滇池1979年4期
思想战线1980年1期
聂耳在北平陆万美音乐研究1980年3期,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14辑第256页
聂耳墓志铭郭沫若滇池1980年3期,中国电影年鉴(1983)第
101页
记聂耳在东京的一次讲演
人民音乐家——聂耳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聂耳的少年时代
回顾三十年代的聂耳
我来到鹄沼海畔(忆聂耳)
海燕永远飞翔
从聂耳的功绩谈起
革命歌曲大师——聂耳
“我是为社会而生的”——为纪念聂耳同志诞辰
七十周年而作
魏 晋
徐继涛等
汪毓和
林蕴珉
贺绿汀
聂叙伦
庆先友
李 凌
竹风等
吕 骥
滇池1980年3期
革命文物1980年5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2期
滇池1981年5期
音乐爱好者1982年1期
音乐爱好者1982年1期
中国建设1982年2期
音乐研究1982年2期
音乐研究1982年3期
人民音乐1982年3期,中国电影年鉴
(1983)第97页
聂耳的文学天才
纪念声中忆亲人
浦江一幕最难忘——忆聂耳与《扬子江暴风雨》
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耳(守信)(1912—1935)
丛 荆
聂子明等
田海南
吕 骥
社会科学(上海)1982年4期
岭南音乐1982年5期
艺术世界1982年5期
人民画报1982年6期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498页
聂耳用琴声帮助蒋君超演戏陈朝玉大众电影1982年10期

在暴风雨中诞生——追忆聂耳创作《义勇军进
行曲》的经过
司徒慧敏大众电影1982年10期,中国电影年鉴
(1983)第107页
谱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人
我所知道的聂耳生平
聂耳年谱
我介绍聂耳入团的经过
回忆聂耳
聂耳和“包打听”
王人艺先生谈聂耳和黎锦晖
聂耳
和聂耳共事的日子
聂耳、冼星海书信日记选登
何 力
李德和
向延生
邓 涟
林 成
木 易
陈聆群
王庚南
碧 茵
纵横1983年1期
云南现代史研究资料1983年14辑
乐府新声1984年1期
云南现代史料丛刊1984年3辑
文艺生活1984年4期
名人传记1985年2期
音乐艺术1985年3期
青春岁月1985年9期
大众电影1985年10期
文艺界通讯1985年10期
聂耳和他的母亲——聂耳五十周年祭
聂 耳
赵淮青
李起民
瞭望1985年28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66页
聂 耳
聂 耳(1912—1935)
徐继涛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4卷第260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42页
聂 耳(1912—1935)
巍巍然与国族并寿之歌——田汉《义勇军进行
曲》的创作和聂耳谱曲的史略
张敏孝
于 伶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353页
中国电影年鉴(1983)第108页
聂 耳
聂 耳
霍凤仁 颜久石中国电影家列传(1)第289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1集第270页
聂 耳
聂 耳(1912—1935)
回忆聂耳生平
回忆聂耳
聂 耳(1912—1935)
聂耳与《聂耳》影片
聂耳——学夯歌——写国歌
踏着聂耳的道路前进
聂耳在上海创作和学习的片断回忆
回忆聂耳在北平生活片断
缅怀聂耳
把热情与兴趣注入正流的界堤——忆聂耳在北
乔 佩
伍雍谊
杨式谷
张仓荣
庄 葳
田 汉
胡学海 顾荣信
金紫光
王浩兰 王旦东
王浩兰
邓 涟
陆万美
*中国现代音乐家第126页
中国音乐家小传第82页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237页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第72页
古今中外三百名人第382页
田汉文集第11卷第526页
自学成才的中外名人第426页
延安文萃(下)第1116页
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286页
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289页
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31页
隽永的纪念第94页
忆聂耳夏 衍夏衍杂文随笔录第42页

聂耳

聂耳评传
聂耳传
聂耳:国歌作曲者
聂耳:从云南大山走出来的音乐大师
聂耳的青少年时代
我国新音乐的开路先锋和奠基人——纪念聂耳
逝世二十四周年
汪毓和
王懿之
王之平
存文学 冯德胜
和 平编著
宋运昭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117页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366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44页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70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82页
湖北日报1959年7月17日
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纪念聂耳诞生五十周
瞿 维解放日报1962年2月15日
新音乐的开路先锋——纪念聂耳同志诞辰五十
周年
李康生重庆日报1962年2月15日
中国音乐的巨星——纪念聂耳诞生五十周年
研究聂耳札记
聂耳的道路——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二十
周年
竹 风
王震亚
焕 之
辽宁日报1962年2月15日
人民音乐1955年6期
新华月报1955年11期
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杜马舍夫著 马稚
甫译
人民音乐1956年2期

聂耳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影片
《聂耳》的上演而写
王云阶上海音乐1960年10期
聂耳生平
聂耳笔名浅谈
普通的生活,高尚的心灵——谈冯绍京同志回
忆聂耳在日本二三事
聂叙伦
崎 松
韩 溪
云南文史丛刊1985年2期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年4期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6年1期
自学成才的典范——聂耳
从聂耳的音乐看他的美学思想
聂耳的戏剧活动
有关聂耳的专著及专刊资料辑目
聂耳自传
崎 松
茅 原
崎 松
崎 松辑录
民族音乐1986年1期
中国音乐学1986年2期
云南戏剧1987年2期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7年2期
云南文史丛刊1987年4期
聂耳在日本
聂 耳
聂 耳:大海在歌唱
已故著名作曲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六十
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杨继仁
何 为
文 同主编
李维民主编
名人传记1988年6期
中国青年1959年12—14期
人类档案——中外名人之死第574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321页
20世纪中国著名作曲家聂耳(1912—1935)
聂 耳(1912—1935)
聂 耳(1912—1935)
李维民主编
马洪武等编写
霍凤仁等整理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83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71页
革命烈士传(四)第274页
聂耳

聂耳

电影剧本。于伶、孟波、郑君里编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1930年,聂耳因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离开故乡到上海,在一家商店做伙计;商店倒闭后,进歌舞班当小提琴练习生。在女友郑雷电的鼓励和党的地下工作者苏平的影响下,聂耳参加了革命组织“反帝大同盟”。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侵略战争后,聂耳因不满歌舞班演出黄色歌舞,愤而离开了上海到北平找苏平,参加抗日救亡戏剧运动。不久,他随苏平回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电影界工作,创作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1935年,聂耳去苏联深造,在途经日本时不幸逝世。剧本通过对聂耳短暂一生的描写,再现了一位人民音乐家的成长过程,颂扬了聂耳对革命音乐事业所做的功绩。

☚ 骗婚   冰上姐妹 ☛

聂耳

中国作曲家。1912年2月15日生,1935年7月17日逝世。曾学习笛子、二胡、三弦等乐器。1931年4月入“明月歌舞剧社”,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1933年创作《矿工歌》、《卖报歌》,两年中创作37首歌曲(8部电影、3部话剧、1部歌剧插曲)。主要作品:《毕业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等。其《义勇军进行曲》(1935)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

131 聂耳1912—1935

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在小学、中学期间酷爱家乡民间音乐和习奏笛子、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自学小提琴、钢琴,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1931年考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曾参加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工作,后进联华影业公司一厂。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后任音乐部副主任,组织并主持百代国乐队。1935年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后决定经日本去苏联学习,7月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自1933年在上海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等音乐活动时,便创作了具有强烈时代精神、鲜明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艺术形式的歌曲。主要作品有《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此外,还选编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他的优秀歌曲开一代新的乐风,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开辟了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 谭小麟   马思聪 ☛

聂耳

053 聂耳

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于伶、孟波编剧,郑君里导演,赵丹、张瑞芳主演。影片继承我国30、40年代电影现实主义传统,通过中国无产阶级音乐奠基人聂耳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和革命道路,概括了一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足迹,也折射了30年代中华民族的斗争历程。影片把人民的苦难、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斗争风云与聂耳个人的命运和成长道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围绕时代孕育音乐、音乐激发时代的主题,在时代的风云雷电中塑造人民音乐家形象,谱写了一曲时代乐章。本片获1960年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

☚ 林则徐   五朵金花 ☛
聂耳

聂耳1912—1935

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笔名黑天使、噪森、王达平等。祖籍云南玉溪,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家乡民间音乐,少年时期习演奏笛子、三弦等民族乐器。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自学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叛徒告密逃亡上海。最初在商号当店员。后在明月歌舞剧社、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等单位任小提琴手和作曲。1933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1935年因白色恐怖严重,决定经日本去苏联学习,于4月抵东京,不幸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游泳时溺水逝世。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歌曲37首,民族器乐改编曲4首,音乐评论文章10余篇。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有《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等;表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的有《前进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还有《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飞花歌》等抒情歌曲和《卖报歌》等儿童歌曲。他的作品富有战斗性、民族性和群众性,开一代新的乐风,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

☚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吕骥 ☛
聂耳

聂耳1912—1935Nie’er

中国作曲家。云南昆明人。原名聂守信,号子义(紫艺)。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并学习了笛子、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大革命时期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同时继续学习音乐,自学小提琴、钢琴等。30年代,聂耳在北京上海两地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活动,成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等革命音乐组织的主要成员。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年代,他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作了表现中国人民要求抗日救亡、不畏强暴、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和《自卫歌》等;并首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创作了许多表现工人阶级精神面貌的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和《新女性》等。在他的抒情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飞花歌》,儿童歌曲《卖报歌》等作品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受压抑的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此外,他还选编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四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并创作了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聂耳在经日本去苏联学习的途中,不幸溺死于日本海滨。

☚ 快乐的节日   郑律成 ☛
聂耳

聂耳1912—1935Nieer

现代杰出的作曲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自幼喜欢音乐,擅长多种民族乐器。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1928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秘密革命活动。1930年毕业后,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力量进行镇压和叛徒的出卖, 当地的党团地下组织被破坏,7月被迫离开昆明赴上海。1930年11月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因姓聂,听觉又很灵敏,社里有人称他“耳朵先生”,故改名聂耳。1932年到抗日运动高涨的北平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工作,从事艺术创作及评论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为《桃李劫》创作的插曲 《毕业歌》充满了斗争的力量, 《大路》的插曲 《开路先锋》和 《大路歌》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意志,特别是《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更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抗日热潮, 唱出了民族危机的深重和团结战斗的意志,成了鼓舞人们进行抗日斗争的进军号。他谱写了 《再会吧,南洋》、《新女性》等一些插曲及《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卖报歌》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乐曲和歌曲。1935年为躲避国民党的逮捕,经党组织同意,准备取道日本去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是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音乐家。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群众在旧中国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反抗精神,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他是第一个在歌曲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形像的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后被定为代国歌, 1982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正式定为国歌。

☚ 华罗庚   张思德 ☛

聂耳

聂耳1912—1935Nie′er

原名聂守信,号紫艺,字子义。作曲家。云南玉溪人。幼年喜爱家乡的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在昆明师范附小学习时期习奏笛子、胡琴、三弦和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1924年入昆明云南第一联合中学。1927年考入云南省第一师范。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到湖南,在云南十六军当兵半年,后被遣散回原校继续学习。在校期间,自学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组织“九九音乐社”。1928年后更加积极参加公开秘密革命活动。1930年毕业后,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告密逃亡上海。最初在商店当店员。1931年4月考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以 “黑天使” 的笔名发表《中国歌舞短论》批评该剧社“香艳肉感的软工功”,提出“要向那群众深入”,“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后离开该社。8月赴北平,参加“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工作。在群众集会上用小提琴演奏《国际歌》11月返沪,到联华影业公司工作。1933年初在沪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后任音乐部副主任,组织并主持“百代国乐队”。并利用百代唱片公司的“新声试唱会”,传播充满战斗激情的革命歌曲。1935年因白色恐怖,聂耳的名字被列入了“黑名单”,党出于对他的关怀和爱护,决定让他出国深造,取道日本赴苏联学习。聂耳于4月18日抵东京,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二十四岁。自1933年8月发表第一首作品《矿工歌》开始,不到两年,共创作了37首歌曲。其中反映工人生活的歌曲占比重较大,如: 《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和《新女性》等著名歌曲,首先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和《自卫歌》等如战斗的号角,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又如:《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飞花歌》等抒情歌曲和《卖报歌》等儿童歌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情感。此外,他还改编了四首民乐合奏曲,如:《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在民族危亡的岁月,他以大无畏的革命战士的姿态投身于革命洪流,把自己的智慧化作音符献给人民大众,他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创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完全新型的优秀作品,富有战斗性、民族性和时代精神,开创一代新风,为后人之楷模,这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旗手、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的名字与精神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共存。1985年,出版了 《聂耳全集》 (上、下卷)。

☚ 丁善德   江定仙 ☛
聂耳

聂耳1912~1935年

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祖籍云南玉溪,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学习演奏笛子、三弦等多种民间乐器。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自学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通辑缉,逃亡至上海,翌年考入“明月歌舞团”。后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等处工作。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前苏联学习,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一生共创作歌曲37首,改编民族器乐曲4首,撰写音乐评论文章10余篇。《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及《卖报歌》等歌曲,是他的代表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他是第一个在歌曲创作中塑造中国无产阶级形象的革命音乐家。


聂耳

☚ 刘天华   冼星海 ☛

聂耳1912—1935

中国现代作曲家。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出身清寒。自幼爱好音乐,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早年即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至上海,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左翼艺术活动。1935年在日本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音乐创作集中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以及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等30余首,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等4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聂耳

聂耳

聂耳 (1912—1935),生于昆明,四岁丧父,生活极清苦。从小便从邻居木匠师傅那里学会了演奏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他从小便显露了极高的音乐天赋。长大以后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并在白色恐怖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昆明师范和上海勤工俭学期间,深刻认识到艺术运动要大众化,并因此而曾多次参加抗日示威游行。在聂耳学习了小提琴以后,他的音乐素养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他的小提琴 《国际歌》,几乎在当时每个公共场所下演奏。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便更加坚强地、勇敢地继续投入战斗,并创作了他的 《开矿歌》 等几首最初的革命歌曲。
1934年4月1日,聂耳进入百代公司工作,组织成立了百代国乐队,改编了《金蛇狂舞》、整理了 《翠湖春秋》、《山国情侣》、《昭君和番》 等民间乐曲,并制成了唱片。1935年1月,聂耳在联华公司任音乐部主任,为影片 《新女性》 作曲,并领导成立了联华声乐团,由他亲自指挥。
聂耳有许多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歌曲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受到全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因而国民党准备逮捕他。于是他便打算离开中国,一经日本转道苏联学习,1935年7月17日,他因去日本神奈川县的鹄沼海中游泳,不幸淹死,时年23岁。
聂耳的一生是短促的,从事创作的生活也只有两年多,但他却留下了群众歌曲3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四首,口琴曲两首,还有 《中国歌舞短论》 等15篇音乐论文,以及 《时代青年》 等三部电影剧本。他创作的 《扬子江暴风雨》 是我国近代歌剧创作中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反帝斗争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的《码头工歌》 和 《前进歌》 等都很有创造性。
聂耳是我国新音乐运动的旗帜,是我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第一个人民音乐家。他为新的音乐事业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他的革命艺术实践,为后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社会主义新音乐牢固的基础。

☚ 马思聪   华君武 ☛
聂耳

聂耳

聂耳 (1912—1935),生于昆明,四岁丧父,生活极清苦。从小便从邻居木匠师傅那里学会了演奏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他从小便显露了极高的音乐天赋。长大以后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并在白色恐怖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昆明师范和上海勤工俭学期间,深刻认识到艺术运动要大众化,并因此而曾多次参加抗日示威游行。在聂耳学习了小提琴以后,他的音乐素养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他的小提琴《国际歌》,几乎在当时每个公共场所下演奏。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便更加坚强地、勇敢地继续投入战斗,并创作了他的《开矿歌》等几首最初的革命歌曲。
1934年4月1日,聂耳进入百代公司工作,组织成立了百代国乐队,改编了《金蛇狂舞》、整理了《翠湖春秋》、《山国情侣》、《昭君和番》等民间乐曲,并制成了唱片。1935年1月,聂耳在联华公司任音乐部主任,为影片《新女性》作曲,并领导成立了联华声乐团,由他亲自指挥。
聂耳有许多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歌曲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受到全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因而国民党准备逮捕他。于是他便打算离开中国——经日本转道苏联学习,1935年7月17日,他因去日本神奈川县的鹄沼海中游泳,不幸淹死,时年23岁。
聂耳的一生是短促的,从事创作的生活也只有两年多,但他却留下了群众歌曲3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四首,口琴曲两首,还有《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音乐论文,以及《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他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是我国近代歌剧创作中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反帝斗争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的《码头工歌》和《前进歌》等都很有创造性。
聂耳是我国新音乐运动的旗帜,是我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第一个人民音乐家。他为新的音乐事业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他的革命艺术实践,为后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社会主义新音乐牢固的基础。

☚ 马思聪   华君武 ☛
000075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