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过三闾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过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1。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校记】 1.宋,《全唐诗》一作“子”。 2.烟,《全唐诗》一作“风”。 【注释】 [三闾庙] 指屈原庙。王逸《楚辞章句》卷一:“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大清一统志》:“三闾庙,在长沙府境内,号三闾大夫祠。”《水经注》卷三八“湘水”:“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径此,弭江波,投吊于渊。渊北有屈原庙。”《括地志》:“故罗县城在岳州湘阴县东北六十里,春秋时罗子国,秦置长沙郡而为县也。按,县北有汨水及屈原庙。”即在今之湖南汨罗县。 [沅湘] 《楚辞·九歌·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日暮] 《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萧萧] 象声词,雨声、风声等。《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刘向《九叹》:“秋风浏以萧萧。”枫树林,阮籍《咏怀诗》:“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评论】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九:忧愁幽思,笔端缭绕。又:屈子之怨,岂沅湘所能流去耶?发端妙。 《岘墉说诗》: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 《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之意,与少陵咏《八阵图》“江流石不转”,皆咏昔贤遗恨,与江水俱长。因前二句已质言之,故后二句仅以秋声枫树,为灵均传哀怨之声,其传神在空际。王阮亭《题露筋祠》诗“门外野负开白莲”,不著迹象,为含有怀古苍凉之思,与此诗同意。 过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①!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②。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题一本无“过”字,又一本作《题三闾大夫庙》。当是诗人路经屈原祠而作。三闾:屈原曾官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设置此官,掌管昭、屈、景三氏贵族的事务。据《方舆胜览》卷二三记载,三闾大夫庙在在湘阴之罗州(今湖南汨罗)。诗中运用《楚辞》中所写的景象,造成一种悲凉气氛,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感受。施补华《岘佣说诗》称此诗“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 【注释】 ①二句乃作者即景抒情,意谓沅水湘水不断地流人洞庭湖,似乎仍然充满了屈原的深沉哀怨,屈原的哀怨多么深! 沅湘:沅水和湘水,屈原经历之地,都在今湖南省境内,屈原作品中常提到,如《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怀沙》:“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这些诗中都充满哀怨。②二句既是写眼前景色,又是用《楚辞》中语。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