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聋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聋针灸治法

耳聋针灸治法

耳聋,又称“耳闭”或“聋聩”,为感音或传音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外感内伤,或大怒大恐,肝胆风火上逆,致少阳经气闭阻或药物过敏,中毒等所引起; 强音和外伤等直接损伤耳窍,也可致聋。完全耳聋并因而致哑者,治疗效果极差。针灸对某些耳聋,往往可取得一些效果。实验表明,针刺既能使内耳血管渗透性增强,改善听觉器官微循环及营养,提高耳蜗电位,有利于未完全损害部分的功能恢复,又可使听中枢皮层诱发电位加大,促进听中枢兴奋性趋向正常化。
通治法 以疏导少阳经气为主。选局部和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如翳风、听会、耳门、侠溪、中渚、液门、外关、风市等穴,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或平针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10~12次为一疗程。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实证 暴病致聋,或耳内闷胀作响,按之不减,或面赤口干,烦燥易怒,或胸闷痰多,或寒热头痛,耳痛,脉浮而弦滑。治宜清肝泻火和豁痰通窍。选手少阳和足少阳等经穴,如翳风、听会、中渚和侠溪等。用毫针行泻法。
虚证 久病耳聋,或兼有耳鸣,按之声减,头晕目眩,腰痠乏力,遗精尿频,女子则带下,脉虚或细。治宜补益肾精。选足少阴经穴和背俞穴为主,辅以手少阳和足少阳两经腧穴,如肾俞、翳风、听会、太溪等。用毫针行补法,并同时重灸关元穴。
聋哑 是聋与哑的合称,因经常是聋为因,哑为果,聋哑共存,故多相提并论。系从儿童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丧失和不会言语,或语言吐字不清。治宜从改善听力着手,以通络开窍为主,并结合语言训练。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完骨、外关和中渚等穴,用毫针行泻法。在听力有所改善时,可同时治哑,选哑门、廉泉和通里等穴,施行平针手法。
其它治法 常用者有:
电针法 选耳区穴位,并配合手少阳和足少阳等经穴,实行电针刺激。每次3~5穴,每日治疗一次,10~12次为一疗程。也可以用特制的鼓岬针穿过鼓膜送进鼓岬,用电针刺激1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腧穴注射法 常选翳风或风池等穴,每穴注射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0.5~1ml,两穴交替使用,三天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也可用654—2或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辅酶A、灵芝等注射液,可使感音性耳聋有效率提高。

☚ 疳疾针灸治法   耳鸣针灸治法 ☛
000018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