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耆那教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耆那教伦理思想

耆那教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一种宗教。“耆那”(Jaina)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原意为“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故该教又称“胜利者的宗教”。汉译佛典中称“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宿作因论”等。前六至前五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传说有二十四祖。奉《十二支》为经典。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等。反对吠陀权威和祭祀,守五戒,提出三条解脱的道路称为“三宝”。四至十三世纪曾在印度广泛流行。十三世纪由于伊斯兰教在印度广泛传播而受到很大打击。十七世纪后,该教中出现改革运动,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古老教义。教徒数量虽少,但在印度社会中仍有影响。耆那教伦理思想的主要体现在其基本教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中。也体现在“三宝”(即“正智”、“正信”、“正行”)和“五戒”(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奸淫、无所得)中。耆那教伦理道德是研究古代印度伦理思想史的主要材料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