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考K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辽宁之昌图、盖县,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运城,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撒拉族有此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 《姓苑》。《姓氏考略》 注其源:
❶“当系考成氏所改。” “考成”,或作 “老成”。其注“老成” 云: “宋有老氏,出戴公,后有老成氏……”知此之考氏,当系出子姓。
❷ “周考烈王之后。” 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
《万姓统谱》 云: “开封有此姓。”

考kǎo

❶老。班固《竹扇賦》:“百王傳之賴功力,壽考康寧累萬億。”
❷亡父。班固《幽通賦》:“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張衡《東京賦》:“靈祖皇考,來顧來饗。”
❸成。邊讓《章華臺賦》:“眾變已盡,群樂既考。”
❹考校。班固《兩都賦》序:“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
❺考察。班固《東都賦》:“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燭幽。”《文選》張衡《思玄賦》:“考治亂於律均兮,意建始而思終。”
❻問。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徽。”張衡《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中国古代笑话。一监生过国学门,闻祭酒方盛怒两生而治之,问门者曰:“然则罚与?打与?礅锁与?”答以出题考文,即咈然曰:“咦,罪不至此。”

☚ 迂公   老人 ☛

考kǎo

❶老,年纪大。《小雅·蓼萧》二章:“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说文》:“考,老也。”毛《传》:“爽,差也。”
❷死去的父亲。《尔雅·释亲》:“父为考。”郭璞注:“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大雅·烝民》三章:“缵戎祖考,王躬是保。”郑《笺》:“戎,犹女也。继女先祖、先父始见命者之功德,王身是安,使尽力于王室。”《周颂·雍》一章: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毛《传》:“烈考,武王也;文母,太姒也。”郑《笺》:“子孙所以得考寿与多福者,乃以见右于光明之考与文德之母”。《周颂·访落》一章:“访予落止,率时昭考。”郑《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群臣曰:当循是明德之考所施行。”
❸成,完成。《尔雅·释诂》:“考,成也。”《卫风·考槃》一章: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毛《传》:“考,成;槃,乐也。山夹水曰涧。”郑《笺》:“有穷处成乐在于此涧者,形貌大人而宽然有虚乏之色。”朱熹《集传》:“诗人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而硕大宽广、无戚戚之意。”一说:考,扣。朱熹《集传》:“陈氏曰: ‘考,扣也。槃,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以为乐也。”《小雅·湛露》二章:“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毛《传》:“夜饮必于宗室。”郑《笺》:“载之言则也。考,成也。夜饮之礼在宗室,同姓诸侯则成之。”胡承珙《后笺》:“在者,于也。在宗,犹言于同姓也。言必于同姓乃有燕饮之礼。”
❹稽问,考察。《大雅·文王有声》七章: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郑《笺》:“考,犹稽也。宅,居也。稽疑之法必契灼龟而卜之。”孔《疏》:“稽考其疑,灼龟而卜之者,维武王有疑而卜者,其宅居于是镐京之地。维其所契之龟则出其吉兆,以正定之,言居此必吉,故得天下。”《大雅·桑柔》三章:“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郑《笺》:“宣,遍;犹,谋;慎,诚;相,助也。维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所瞻卬者,乃执正心,举事遍谋于众,又考诚其辅相之行,然后用之。”朱熹《集传》:“言彼顺理之君,所以为民所尊仰者,以其能秉持其心,周遍谋度,考择其辅相,必众以为贤而后用之。”
❺敲击,打击。《唐风·山有枢》二章:“子有钟鼓,弗鼓弗考。”毛《传》:“考,击也。”
❻铭器。见《什器篇》〔考〕条。

☚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西 ☛

考kǎo

铭器,刻有记功铭文的铜器。《大雅·江汉》六章:“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朱熹《集传》: “言穆公既受赐,遂答天子之美命,作召康公之庙器,而勒王策命之词。”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召伯虎簋铭》: “此《召伯虎簋铭》,所记与《大雅·江汉》篇乃同时事,乃召虎平定淮夷,归告成功而作。诗之告成于王,即此之告庆。诗之赐山土田,于周受命,即此之余以邑讯命司,余典勿敢封。诗之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即此之对扬朕宗君其休,用作烈祖召公尝簋。考,即簋之借字,古本同音字也。告庆在六年四月,则出征当在五年之末或六年之初。据《兮甲盘》,王命兮甲征治淮夷之委绩,有敢不用命,即井扑伐之语。盖征治之结果,淮夷终不听命,故终至扑伐之也。今本《竹书纪年》,叙召穆公率师伐淮夷,及锡召公命,事在宣王六年,与本铭相符,盖有所本。”《青铜时代·周代彝器进化说》: “《大雅·江汉》之篇,与存世《召伯虎簋铭》之一,所记乃同时事。《簋铭》云,对扬朕宗君其休,用作烈祖召公尝簋。诗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文例正同。考乃簋之假借字。”

☚ 圭瓒   戎车 ☛

读音k·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苦浩切,上,皓韵。
❶考试。
❷考察;检查。
❸研究;推求。
❹父亲(死去的)。

上一条: 𦙷 下一条:

考kǎo

❶老;高寿。例:年事已高,人已老~了,干不成啥了。
❍ 人已~(靠)近土了。
❷旧称父亲(称母为“妣”)。⑴今多在“灵桌”上用,如:考妣:父讳:×××。母讳×××。⑵骂人。例:~你祖宗!
《说文》:“考,老也。”《尔雅》:“父为考,母为妣。”《苍颉篇》:“考妣延年。”

用木棍敲打。

〔kao〕 kaot: ~试。kaotsib.
考察 〔kao cha〕 kaot cal.
考核 〔kao he〕 kaot hel.
考虑〔kao liu〕 jid qeud jidnas; jid banx.
考试 〔kao shi〕 kaot sib.

考攷《广韵》苦浩·皓;kǒ‖kǎo

❶瞄准一定目标击或打:~靶kǒbě(打靶)
❍ ~真准kǒ zīn zǔn(射得很准)。《广雅·释诂三》:“考,擊也。”《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鐘鼓,弗鼓弗考。”毛亨传:“考,擊也。”唐·李白《白鸠辞》:“鏗鳴鐘,考郎鼓;歌白鳩,引拂舞。”
❷考核;校对:~数目kǒsiàobbák(核对账目)
❍ ~秤头kǒ cìntáo (校准斤两)。《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待考而賞誅。”郑玄注:“考,謂考校其功。”《管子·幼官》:“期之以事,考之以言。”

{}1637测量。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医生给病人~温度。《四川方言朗诵诗・约会》:「一会儿~体温,一会儿摸脉搏。」瞄准一定的目标投掷或射击。闽语。福建厦门〖〗。~靶‖~无着不中‖~真准。订正;校准。闽语。福建厦门〖〗。~数目‖~秤头斤两。交叉,缠结。赣语。湖北蒲圻〖〗。毛线~乱了,死都理不顺。灰垢、油污附着在器皿上面。江淮官话。江苏盐城:太不卫生了,一只饭碗上面~了一寸厚的油垢。江苏阜宁。变成。吴语。上海。《何典》第四回:「待我打发徒弟进去,连未~的疥虫替你一齐触杀便了。」叩击。西南官话。四川荣县。1929年《荣县志》:「~,敂也。」问。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问也。」

考kao

❶死去的父亲。成语:“如丧~妣(bi)”。屈原《天问》:“遂成~功。”(遂:于是。)
❷敲,击。《庄子·天地》:“故金石有声,不~不鸣。”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乃:却。斤:一种斧。)

*❶-
kǎo

❶观察;检查
 △ ~察|~查。
❷考试
 △ ~分。
❸思索;研究
 △ ~虑|~证。
❹(死去的)父亲
 △ 先~|如丧~妣。
❺姓。

考阴平kāo


考kǎo


考攷❶—

❶考试:~卷(juan)︱~场︱~生︱~官︱~取︱~招︱投~︱报~︱应(ying)~︱高~︱期~︱大~︱小~︱监~︱主~。
❷检查:~查︱~察︱~问︱~验︱~核︱~语︱~绩(ji)︱~勤。
❸推求;研究:~证︱~据︱~订︱~释︱~古︱~虑︱查~︱思~。
❹称死去的父亲:先~︱如丧~妣(bi)。
❺老;长寿:寿~。

考kǎo

❶ 检查:考查│考验│考勤。
❷ 考试:中考│考生│考大学。
❸ 探索,探求:考古│考证│考虑│思考。
❹ 姓。

(2次)
❶考定。何由~之《天》
❷成。上无所~此盛德兮《魂》

考kǎo

❶父亲。《尚书·康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后只称亡父曰考。《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天问》:“遂成考功。”王逸注:“父死曰考。”
❷ 终,至。《九叹·怨思》:“身憔悴而考旦兮。”
❸考察;考定。《尚书·周书》:“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孔传:“考,正制度礼法于四岳之下。”《淮南子·精神训》:“上观至人之论,深原道德之意,以下考世俗之行,乃足羞也。”《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王逸注:“言天地未分,混沌无垠,谁考定而知之也?”汪瑗集解:“考,究也。”汪仲弘补注:“考,稽核也。”屈復新注:“考,稽也。”胡文英《屈骚指掌》:“考,察据也。”
❹ 成。《礼记·礼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春秋·隐公五年》:“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招魂》:“上无所考此盛德兮。”王夫之通释:“考,成也。”王闿运释:“考,成也。”

指核查、考证、考订,又指考证历代经学、小学著作的存佚情况与主要内容之书。如清代朱彝尊的《经义考》、谢启昆的《小学考》。

考kao

考妣 考博 考查 考察 考场 考德 考点 考订 考分考风 考古 考官 考号 考核 考级 考绩 考究 考据 考卷 考虑 考评 考期 考勤 考区 考取 考生 考试 考释 考题 考托考问 考研 考验 考语 考照 考证 考中(zhong) 罢考 报考备考 补考 参考 查考 抽考 大考 待考 赶考 高考 稽考 监考 免考 期考 思考 统考 投考 应考 招考 中考 主考 考古学 考据学 考任制 考试学 参考书 考比伦杯 考绩幽明1 考名责实 考瓦沙节2 如丧考妣3

考kǎo

❶应考: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三二·738)
❷查考:若云无朝代可~,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 (一·6)更又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亦不知是那一房的亲眷,亦未~真名姓。(九·203)

❶成也。《詩經·小雅·湛露》: “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鄭玄箋: “考,成也。” 《禮記·曲禮下》: “祭王父曰皇祖考。” 鄭玄注: “考,成也。” 《禮記·禮運》: “以六君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 鄭玄注: “考,成也。” 《禮記·禮運》: “禮義以爲器,故事行有考也。” 鄭玄注: “考,成也。” 《易·復》: “象曰: 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鄭玄注: “考,成也。” (《通德堂經解》)《易·復》: “中以自考也。” 鄭玄注: “考,成也。” (《鄭氏佚書》) 《尚書·洪範》:“五曰考终命。” 鄭玄注: “考,成也。”(《鄭氏佚書》)
❷猶“稽” 也。《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 鄭玄箋: “考,猶稽也。”
❸登也。《儀禮·士喪禮》: “命曰哀子某,來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無有近悔。” 鄭玄注:“考,登也。”
❹父死曰考。《尚書中候》卷下: “予稱太子發,明慎父命,以名卒考。” 鄭玄注: “父死曰考。” (《玉函山房輯佚書》) 《尚書中候》: “予稱大子發,明慎父命,以名卒考。” 鄭玄注: “父死曰考。” (《鄭氏佚書》)
❺正。《易·履》:“上九,視履考詳。” 鄭玄注: “考,正。”(《通德堂經解》)
❻祭名。《春秋傳服氏注一》: “考仲子之宫。” 注: “宫廟初成,祭之名爲考。” (《鄭氏佚書》)

考kǎo

〖名词〗
旧称已死的父亲(1)。《泷冈阡表》: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我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德仪。


考kǎo

〖动词〗
考察,考核,查考,考证(13)。《报任安书》:略考其事,综其终始。——大略考证其事实,综合它们的始末。《袁州州学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办学情况,从经书上查考就可以了解了。《同学一首别子固》:予考其言行。——我考察他们的言行。

考攷kǎo

❶ 老。《诗经·小雅·信南山》:“曾孙寿~,受天之祐。”
❷ 指死去的父亲。《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曰伯庸。”欧阳修《泷冈阡表》:“惟我皇~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❸ 成全。《礼记·礼运》:“以著其义,以~其信。”
❹ 省察,考核。《尚书·舜典》:“三载~绩。”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
❺ 敲击。《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

考GkǎoG

考GRE[英语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的缩写]、考GMAT[英语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的统称。前者指(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者指(美国)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 大学生谈得最多的是~还是考托。

☚ 考点   考纲 ☛

*kao

BFBC
❶考试:那孩子明年~大学/马上要大~了。
❷检查:~察/~勤。
❸研究;稽核:~古学/思~/~证。
❹<文>敲:子有钟鼓,弗鼓弗~(《诗经》)。
❺老:富贵寿~/疫疬不流,民获~终(《抱朴子》)。
❻<文>称已死的父亲:显~/先~/如丧~妣。
❼<文>落成:~仲子之宫(《左传》)。
❽<文>终:身憔悴而~旦兮,日黄昏而长悲(《楚辞》)。
❾姓。

研究

研究

究(究研;讲究;考究) 治(研治) 讨 论 摩 考(考查;考校) 揣摸 探索
学习研究:肆治
 阅读研究:览究
 讲习研究:讨论
 修习研究:讲求
讨论研究:讨击 论究 论考
 讲论研究:讲绎
 评论研究:评究
探讨,研究:讨探 探研 论求
 相互探讨研究:相切相磋
调查研究:调研
检查研究:检求
考查研究:考索 考锻
 考辨研究:辨究
审察研究:详究
会同研究:集诊
商量研究:商榷
 商讨研究:榷 磋摩
 切磋研究:摩研
征求意见,商量研究:询谋咨度
分析研究:披究
 提出疑问,进行分析研究:质疑辨惑
对资料性文本的分析研究:考据
推求研究:推究
总结研究:检讨
默默地探索研究:沉吟
研究清楚:究明 研澄
(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研究)

另见:钻研 研求 探求 事物 学问

☚ 研究   研究的方面 ☛

考试

考试

考(~工;考校;考察;招~;待~;投~;月~;季~;报~;初~;中~;高~;主~;监~;补~) 试(试考;~卷;~测;口~;笔~;面~;免~;校~;课~) 校课
要求书面答案的考试:笔试
命题考试:发策决科
统一考试:统考 通试
第二次考试:复试
举荐考试:呈试
前往考试:赴考 赴试 从赋
及时考试:辄试
考核,考试:考较
审察考试:览试
考试条例:试例
 考试律令知识:试法
请人代考:枪替
考生交出考卷:交卷
考试事务结束:撤棘
通过考试:过考
 通过省试:过省
考试列入优等:高第 崇科
(通过书面或口答方式,考查技术或技能:考试)

另见:学生 参加 考核 知识 技能 科举 名次 考场 考试的人

☚ 考试   科举考试 ☛

亡父

亡父

皇考
已故的父:考 亡父 先父 先人 先君先公
称已故的父亲:考 先子 先严
对已故的父亲的敬称:王考
对亡父的尊称:皇考 先府君
美称亡父:显考

☚ 父亲   母亲 ☛

研求

研求

考(考寻) 研搜
研求深奥玄妙的道理:索微
探索研求:考索 考求 攻索 稽索 考征
 考求学问:课学
 钧稽考索:勾索
细加研求:深考
深入研求:钻仰
极力研求:穷探
研求入微:凿虚
(研究探索:研求)

☚ 追溯   探究 ☛

推求

推求

溯 考 推勘
推求道理:究理
推求本源:穷本
依类推求:类求
抽引推求:寻绎
 推求寻绎:推绎
仔细推求:推究
推求极致:推至
推求印证:究正
(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推求)

☚ 求知   探索 ☛

考攷kǎo

苦晧切,上晧。
❶敲打,敲击。《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不鸣。”
❷考核,稽考。《左传·昭公十六年》:“言以~典,典以志经。”
❸长寿,寿高。见“寿考”。
❹父亲,亡父。《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曰妣曰嫔。”
❺完成,成就。《礼记·礼运》:“以著其义,以~其信。”

〖考〗

(一)粵 haau2〔巧〕普 kǎo

❶ 年長,長壽。許慎《說文解字》:「〜,老也。」《詩經.商頌.殷武》:「壽〜且寧,以保我後生。」(後生:子孫。)
❷ 父親,特指亡故的父親。屈原《楚辭.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曰伯庸。」
❸ 成全。《禮記.禮運》:「以著其義,以〜其信。」(以禮義表彰民眾做對了的事,以禮義成全他們講信用的事。)
❹ 考核,考察。《尚書.舜典》:「三載〜績。」

(二)粵 haau1〔輕膠切〕普 kǎo

通「敲」。莊周《莊子.天地》:「故金石有聲,不〜不鳴。」

❶即考试。亦用指主持考试,参加考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裴相垍尝应宏词崔枢考,不中第。”《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算,我自二十岁上中举,如今将近五十岁,考也考了三十年了,头发都考白了。”
❷古代考核官吏的成绩曰“考”。其考语亦曰“考”。《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宋王谠《唐语林·雅量》:“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有督运遭风失米,卢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宋王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唐考功法,虽执政大臣,皆有考词,亦有赐考者,亦有自书其考者。”又,古代以考绩决定黜陟,任满一年者为一考。《宋史·职官志三》:“凡内外官,计在官之日,满一岁为一考,三考为一任。”

官吏的通称。《周礼·天官冢宰》: “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设其考; 陈其殷,置其辅……”林尹注: “考: 郑注: 佐成事者,谓宰夫、乡师、肆师、军、司马、士师等官。”

☚ 看守所所官   考工 ☛

考kǎo

❶考试。如:期考,高考。
❷检查。如:考察,考勤,考核,考绩。
❸推讨,研究。如:思考,考究,考证,考虑。
❹死去的父亲。如:先考,如丧考妣。

考[Ⅰ攷]kǎo

Ⅰ  ❶ (考试; 考问) examine; give [take] an examination, test or quiz: 补 ~ make-up examination; ~ 满分 get full marks; ~ 上大学 be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 物理 have a test in physics; 统 ~ the unified state examination; 应 ~ take [sit for] an examination; 你的数学 ~ 得怎么样? How did you do in the maths test [quiz]? 我 ~ ~ 你。I'll give you a quiz.; Let me quiz you.
❷ (检查) check; inspect
❸ (推求; 研究) study; investigate; verify: 待 ~ remain to be verified Ⅱ  ❶ [书] (死去的父亲) one's deceased father: 先 ~ deceased father
❷ (姓氏) a surname: ~ 仲 Kao Zhong
◆考妣 [书] deceased parents; 考查 examine; check; research; test; 考察 inspect; investigate; examination; make an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bserve and study; 考场 examination hall; examination room; 考古 engage in archaeological studies; archaeology; 考官 examiner (especially under the forme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考核 examine; check; appraise; assess (sb.'s proficiency); 考绩 merit of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考究 observe and study; investigate; examine closely; care about; fastidious; particula; exquisite; fine; 考据(考证) textual criticism; textual research; 考卷 examination paper; 考虑 think over; take into account [consideration]; consider; regard; 考勤 check on work attendance; 考区 examination district; 考取 pass an entrance examination; be admitted to a school or college (after an examination); 考生 candidate for an entrance examination; examinee; 考释 make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考试 examination; test; exam; 考题 examination questions; examination paper; 考问 examine orally; question; 考验 test; trial; ordeal; 考证 textual criticism; textual research; engage in textual research

父死称考。《天问》:“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王逸注:“父死称考。绪,业也。言禹能纂代鲧之遗业,而成考父之功也。”

宋制, 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察,任满一周年为一“考”,日期不满者不能成考。按照考察的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作为注授差遣的依据。考入上等者可缩短其升转年限,入下等者则延长其升转年限。

❶宋代官员磨勘考课(官员政绩考核)的计量单位。“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尚书·舜典》),“考”之由来甚古。宋代之“考”,形式上一年一考(《诸臣奏议》卷72《上太宗乞天下官属三年替移一年一考》)。每考,由主管官于历子、印纸上批书,有无过犯、政绩如何,倘“历官寡过、书考最多”,即属表现佳者(《长编》卷102甲午)。实际上,考的作用,主要在考勤以计资序,如一年之内通计过百日在外者,“所余月日并不理为考任”,即不能“成考”(《长编》卷447乙卯)。由此而产生“零考”,即除去一年之内因告假或其它原因不理考任的时间,通计为“零考”(《永乐大典》卷14626《考任门》页14)。零考许跨年度合为“成考”,“若前任所历不及一年、或一年以上、或二年,即合将今任年月补满前任,共成三考。”(《永乐大典》卷14626《考任门》页11)其次,考数即构成资序的一项内容,如“太学正、录三年为任,通计六考听改官,三考与循资。”(《长编》卷302癸卯)
❷或用作考绩的等第。如仁宗皇祐元年二月定考核转运使副满任时的政绩等第为六等:上上考、上下考、中上考、中下考、下上考、下下考(《长编》卷166戊辰)。

考kǎo


❸ 如丧妣|若丧妣|通盘

❹ 彰彰可|昭昭可

考kǎo

甲骨文、金文都像一个人弯腰驼背拄着拐杖,本义为“老”。小篆为形声字,以“丂”为声。老、考为转注字。后作考试的“考”属假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kao
上声:拷(拷问)
烤(烧烤)
栲(木名。“山有栲,隰有杻。”——《诗·唐风·山有枢》)
去声:铐(手铐)

考攷;kǎo

(6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调查” “考核” “仔细想” “推求” 等义时,“考”的异体是 “攷”; 表示 “老”“死去的父亲” 义,用在“福禄寿考”“如丧考妣” 等词中时,“考” 没有异体。下面是丂, 起笔是横, 旧字形是撇; 不要错写成

*1〔攷〕kǎo

6画 老部 
(1) 检查;考查: ~勤|~验|备~|参~。
(2) 测验;考试: ~场|~题|报~|监~。
(3) 提出问题要别人回答: ~问|他被~住了。
(4) 探索;研究: ~虑|思~|~古|~证。


*2kǎo

〈书〉 称死去的父亲: 先~。

考()


甲骨文合集23717,殷
丁酉卜, 大, 貞小考隹丁
按: 甲骨文“老”、“考”通用。詳見“老”字。

叔具鼎,殷周金文集成2341,西周早期
弔(叔)具乍(作)氒考寶(尊)彝。

大鼎,殷周金文集成2807,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刺(烈)考己白(伯)盂鼎。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824, 西周中期
朕文考甲公文母日庚。

曶鼎,殷周金文集成2838,西周中期
令女(汝)(更)乃且(祖)考𤔲(司)卜事。

𤼈簋, 殷周金文集成4170, 西周中期
皇且(祖)考(司)威義(儀)。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8,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文考乙白(伯)(宫)(姬)(尊)𣪕(簋)。

文考日己觥,殷周金文集成9302,西周中期
乍(作)文考日己寶(尊)宗彝。

井人𡚬鐘,殷周金文集成109,西周晚期
盄(淑)文且(祖)皇考。

頌鼎,殷周金文集成2829,西周晚期
用乍(作)朕皇考龏弔(叔)皇母龏(姒)寶(尊)鼎。

師害簋,殷周金文集成4116,西周晚期
師害乍(作)文考(尊)𣪕(簋)。

戎生編鐘(六),文物1999年09期,春秋早期
戎生𠀠(其)且(祖)皇考用。

叔家父簠,殷周金文集成4615,春秋早期
用𣄨(祈)(眉)考無彊(疆)。

王子午鼎,殷周金文集成2811,春秋中期或晚期
用亯(享)(以)孝于我皇且(祖)文考。

𨟭叔之仲子平鐘, 殷周金文集成175,春秋晚期
中(仲)平譱(善)㢭𠭯考。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卲(昭)考成王。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6,戰國
考後而歸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8,戰國
《少(小)弁》、《考(巧)言》,則言人之害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38,戰國至秦
乙丑生,不武乃工考(巧)。
按: 用作“巧”。

河西簡牘·官府文書(1)2,東漢
……考察,不以爲意者輙言如律令。

泰山都尉孔宙碑陽,東漢
三載考績。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百姓號咷,若喪考妣。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西鄉侯之兄,冀州刺史之考也。

劉韜墓誌,晉
君諱韜,字泰伯,叔孝處士君之元子也。

高珪墓誌,北魏
祖復,爲陵安縣令,有受人酒禮者記案考之,愛結民心。

元悌墓誌,北魏
祖重華疊曜,握天鏡以臨萬國;考蹈德齊禮,總三事以調四氣。
《説文》: “考,老也。从老省,丂聲。”
象形字,甲骨文象老人拄杖之形,與“老”同字,本義爲老年人。西周金文杖形聲化變爲丂聲, “老、 考”分化爲二字。 春秋時器王子午鼎、 𨟭叔之仲子平鐘中“考”字聲旁 “丂”加飾筆,小篆承襲金文構形結體。本義指老年人。又於親族關係中指稱父親,《爾雅·釋親》: “父爲考。”又指死去的父親,《禮記·曲禮》: “生曰父,死曰考。”引申指年高有德的老年人,《尚書·酒誥》: “奔走事厥考厥長。”遂引申爲長壽,金文 “壽考”常常連用,《詩·鄭風·有女同車》也有 “佩玉將將,壽考不忘”的用例。

☚ 壽   孝 ☛

考攷kǎo

甲骨文的老字和考字多象老人长发拄杖形。西周以后逐渐有所区别。老字从卜(杖)、小篆以后讹成七(化的本字)。考字的手杖演变成丂(kǎo,也作考字用,本杖形),后以为“丂”声。隶楷演变作考。本是老,年纪大义。组词如:寿考。周代以后称已死的父亲为考。转义为检查。如:考勤|考绩。组词如:考察|查考|考验。引申为试验,测验。如:考语文|期考。组词如:考试。又引申为推求,研究。组词如:考古|考证|考虑。中古又有拷问,敲打义。后作“拷”。敲打义在古代又作攷,从攴,丂声。后作拷问,考勤,考试等考字用。现作为考的异体字。见《异体字表》。

考攷★异◎次★常◎常


kǎo考,表意,甲骨文、金文象拄着拐杖的长发老人之形,本义表示老,年纪大。小篆变为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引申为死去的父亲,假借为敲击,由此引申为考察、考核、推求、研究等。攷,形声,从攵或攴,丂声,本义为敲击,引申为考试、考察等。《异体字表》以“攷”为异体字。
【辨析】
❶“考”与“攷”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考”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kɑo,但声调不同。kǎo:烤、拷、栲∣kào:铐。

(kǎo)

从老省,丂聲。
【按】考,《説文》:“老也。”古代稱父親爲考。

隶kǎo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老省,丂(kǎo)声。
【释义】《说文》:“老也。”本义是老。引申为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极度悲伤和着急。今含贬义。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is related to 老(old).It sounds like the pronunciation of丂( kǎo).
【original meaning】Old or aged.

考k’əw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老也。 从老省,丂聲。(八篇上)
老人扶杖助行,與老字分別。

☚ 丂   勹 ☛
000005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