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的体育疗法
指以确保骨折愈合和恢复伤部功能为目的的一整套体疗方法。老年骨折中以股骨骨折最为多见。在正确整复和局部外固定以后,骨折能否顺利愈合关键就在于功能锻炼得如何。老年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不发生疼痛为原则。
❶被动运动:是在病人肌肉无力,尚不能自动活动时,在旁人的帮助下进行的辅助性活动,包括按摩和舒筋两种方式。按摩分被动与主动两种,主要适用于骨折部和骨折远端有肿胀的肢体,可消肿散瘀,促进循环,解除粘连。按摩时手法要轻柔而有力,不使骨折移位和加重局部损伤,不使局部的炎症扩散。舒筋是帮助病人活动关节,可依各部位的关节体操活动关节。操作时动作要慢,活动幅度由小到大。
❷主动运动:为最主要的练习形式,患者要主动用力练习,保持肌肉紧张,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固定。在骨折后的1~2周,主要是肌肉收缩锻炼,如绷劲,即主动地有意识地收缩被固定肢体的肌肉。例如股骨骨折后大腿被固定,患者可静力收缩股四头肌,持续收缩数秒钟后放松肌肉,反复练习;还可以做其它可动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如做踝关节和脚趾关节各个方向的关节运动。在骨折后的3~4周,继续进行较大力量的肌肉收缩锻炼和自主性的可动关节的活动,卧床者可开始离床扶拐步行。骨折后的5~7周,可进一步加大运动量,扶拐支撑身体自重行走。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的关节活动仍须限制外,其它方向的关节活动都可进行。骨折7~10周后,病人可以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和肌肉不自觉地得到全面锻炼。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做负重练习,负重量是由轻到重,不可操之过急。骨折后卧床的老人应尽早活动,早日下床,做力所能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