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年人糖尿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老年人糖尿病 老年人糖尿病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有原发及继发两种,即原发型及继发型两种。原发型也分为两型,即胰岛素依赖型及非依赖型,老年人多为胰岛素非依赖型。原发型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或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抗胰岛素激素等有关。到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的诱因比较多,如肥胖者的肥胖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致与胰岛素结合减少,所以需大量胰岛素。其他诱因为感染、应激、妊娠、老化、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的受体的抗体等。老年人糖尿病,血中胰岛素含量一般并不减低,因此考虑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减少或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的受体的抗体有关。老年人糖尿病的表现常为隐匿型。多在常规体检时发现。有的老年人只见血糖升高,而尿糖阴性。老年人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往往由于发生并发症而发现糖尿病。酮性酸中毒、非酮性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病变、感染性疾病、四肢坏疽等。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多种合并症同时存在,如冠心病、脑血栓形成、周围神经炎、视网膜出血或水肿、肾脏病变等。老年糖尿病治疗:一般对轻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饮食控制疗法,密切观察血及尿糖,必要时可使用副作用小的口服降糖药物。对重症糖尿病,尤其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用胰岛素治疗。值得强调提出的是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如: ☚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 老年人糖尿病 老年人糖尿病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本病虽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但更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病及于青、中年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根据1981年中国14个省市30万人群调查结果,患病率为6.09‰,各年龄组的分布以20岁以下为最低,40岁以上则剧增,60~70岁组最高峰达42.7‰。据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葡萄糖耐量亦减低。老年人糖尿病增多及葡萄糖耐量减低的原因为: 人类寿命日趋增长,则糖尿病的发病亦随年龄而增多;糖尿病的治疗日益进步,青、中年发病而幸存至老年的患者也日渐增加;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者增多,而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活力减低; 年老时可能由于胰岛β细胞日渐衰老,胰岛素分泌减少;老年时衰老的组织对胰岛素反应减低。老年人糖尿病一般症状轻微且不典型;年龄越高,症状越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阈亦趋增高。因此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断及判断病情的轻重,既不能依靠症状也不能依靠尿糖。必须以空腹及饭后两小时血糖为基准。如有可能也可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值测定,用以判定60~90天内的血糖均值。如空腹及餐后二小时血糖高于正常值,重复检查仍怀疑有糖尿病者,可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目前对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诊断标准及方法,国内外尚未取得一致。国内于1979年召开的全国糖尿病会议(兰州)曾制订成年人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该标准同样适于老年人糖尿病,但年龄在50岁以上的受检者不分性别,每增加10岁其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值须增加10mg/dl。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以下诊断标准(75g葡萄糖真糖法): 成年人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100g葡萄糖法)
老年人糖尿病绝大部分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本型病情稳定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多数不需胰岛素治疗。另有极少数病人属于胰岛素依赖型(Ⅰ型),表现为病情不稳定,易于发生酮症酸中毒,终生需要胰岛素治疗。病情如果控制不佳,前者有可能转变为后者,但后者很难转变为前者。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代谢性和非代谢性两种,在代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反应等。在非代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有糖尿病性肾病,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等。此外老年人糖尿病还易有眼科并发症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剥离及白内障等。各种感染如胆囊炎、坏死组织感染和菌血症等在老年糖尿病人亦易发生。 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使血糖、血脂、体重得到控制,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要防止低血糖。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包括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及饮食疗法、体育疗法和药物疗法等互相配合。在饮食治疗中须知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并存其他疾病应同时兼顾,非肥胖者其总热量每天为每公斤体重30kcal左右,肥胖者每天为每公斤体重20~30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60%左右,脂肪占20%左右,其余为蛋白质约占20%,宜多进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及高纤维食品。体育疗法对老年人糖尿病颇有益处,它可使肌肉内的葡萄糖得到更快更好的利用,以降低血糖;可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增加,以增强胰岛素的效应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运动还可降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水平,从而降低大血管的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如心脏情况允许每日应进行一小时,大约十华里的步行运动。老年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以口服降血糖药物为宜,在不得已时才改用胰岛素治疗,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标准应放宽一些,允许24小时尿糖在10~20g,无“三多”症状者饭后二小时血糖在200mg/dl左右。口服降血糖药中的磺酰脲类药物如甲磺丁脲,对老年人糖尿病易于并发的眼部微血管病变及高密度脂蛋白和骨质结构有不利影响,使用时应注意,在服本药的同时如尚服阿斯匹林、保泰松、氯霉素、心得安等能导致低血糖反应,故应慎用。氯磺丙脲作用时间长亦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双胍类的降糖灵对于有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亦应慎用,并注意防止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若患者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明显消瘦,或间发各种疾病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则应采用胰岛素治疗,但应避免用混合胰岛素,以使用短效或中效胰岛素为宜,最好每日早晚两次注射。近年研制的人工胰岛仪能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一种对重症糖尿病较为合理的给药方法。胰岛移植可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地分泌胰岛素较为理想,但其排异反应尚待解决。 ☚ 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的老年性变化 老年人甲状腺病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